券商研报点赞保险股称“最稳不过保险”

■本報記者 蘇向杲

截至昨日晚間,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4家A股上市險企均披露了今年前兩個月的原保費收入情況。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1月份和2月份,這4家險企合計原保費收入達5131.9億元,同比增長12.1%。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近期股市向好,多險企密集發佈研報,推薦保險股。比如,國信證券研究員王劍表示,“最穩不過保險,宜長期配置。”

中國人壽原保費收入增速最快

具體來看,今年前兩個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原保費收入分別爲1892.0億元、2070.6億元、895.0億元、274.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22.4%、7.4%、5.2%、7.9%。不難看出,中國人壽保持了較高增速。

從披露子公司保費收入數據的中國平安來看,平安產險、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平安健康今年前兩個月的原保費分別爲463.6億元、1561.4億元、35.4億元、10.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9.9%、6.2%、10.9%、96.7%。在各子公司中,平安健康增速最快。

從中國太保2家子公司來看,太保壽險與太保產險前兩個月原保費分別爲668億元、22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2.8%、12.7%。

從上述4家上市險企2月份單月保費增速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及新華保險單月保費同比增速爲12.9%、2.6%、9.9%、10.6%,環比增速分別爲-80.1%、-70.7%、-71.2%和-62.4%。這也說明首月開門紅後,上市險企保費有所回落。

從不同渠道保費來看,中國平安2月份個險新單保費96億元,1月份、2月份單月同比增長分別爲-20.2%,-2.2%,降幅收窄。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維逸認爲,中國人壽開門紅情況好於同業,產品保證利率達4.025%,預計2019年一季度NBV(新業務價值)增速最高。中國平安2019年開門紅保障型產品佔比高,個險團隊業務品質優,預計平安人壽2019第一季度NBV增速好於保費收入增速。上市險企均表示淡化開門紅效益,開門紅期間保費收入增速放緩在預期中,預計全年保費收入將整體呈現“前低後高”走勢,保障型保險產品後續發力。

多份券商研報推薦保險股

就保險股目前的配置價值而言,平安證券、天風證券等券商研報均提到,目前保險股具備配置價值。

比如,平安證券研報認爲,當前保險股仍然具備絕對收益的配置價值。2019年行業保費收入增速明顯回暖,年金產品銷售回暖且保障產品需求在長週期仍會保持增長。

從保險公司投資、負債匹配的角度來看。“負債端,上市險企保費收入持續改善的邏輯得到驗證,同時伴隨着部分險企策略的轉變價值率有望明顯提升。投資端,雖然長端利率仍然在相對低位,但是權益市場今年以來大幅上漲,顯著利好投資收益。我們仍然維持行業‘強於大市’評級。”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天風證券研報則認爲,壽險方面,資產端,股市好轉、10年期國債收益率企穩於3.1%以上;負債端,壽險保費和NBV預計持續改善。保險公司權益投資好轉將帶來2019年及一季度淨利潤較快增長。

“產險方面,手續費率下降+投資收益好轉+非車險佔比有望提升,預計淨利潤增速將迎來大幅提升。我們推薦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等險企。”天風證券提到。

國信證券研究員王劍則表示,“最穩不過保險,宜長期配置。”保險行業的基本面較爲穩定,其提升是確定的,且是長時期的,而其上市企業,大都屬於大盤股,且流通盤佔比高,短期內的股價反彈幅度自然會弱於小盤股,總體股價表現以穩爲主。保險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屬於短中長期的堅實標的,適合低風險偏好的資金長期持有。

王劍認爲,尤其是目前龍頭壽險企業的分紅率已讓股價具有防守性,投資機會凸顯。同時,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壽險集團分紅穩定,其靠着續期已經可以平穩應付短期的經濟波動,在實現內部造血的同時既能繼續維持業務的擴張也能持續滿足償付能力的要求,而四大壽險集團目前的分紅基本都在2%左右,防禦性強。同時,鑑於壽險龍頭企業在2018年的新單增速收縮,其2018年要求資本的釋放或超出預期,進一步提升其同期的分紅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對保險股的配置風險,平安證券研報提到,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大風險:一是新單改善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當前對開門紅數據仍然保持較高的關注度,且預期後期新單數據將逐期改善,如後期新單改善不及預期,可能會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利率持續下行風險。2019年對於利率端的擔憂可能成爲保險公司的潛在風險,長端利率下降將使得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當期利潤。三是權益市場下跌風險。保險公司股價走勢與權益市場呈現一定的相關性,今年以來雖然權益市場大幅上行利好投資,但如果後期權益市場回調有可能使得保險公司股價下跌,同時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下降且浮虧增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