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這幾天,你的朋友圈被《烈火英雄》刷屏了嗎?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影片上映後好評不斷,有不少人是哭着看完的:“120分鐘的電影,我哭了110分鐘。”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烈火英雄》講述的是某市海港碼頭管道爆炸,1080萬噸原油不斷外泄、燃燒,迅速燒出一片火海。如果不能控制火勢,流淌的火將蔓延至化學罐區,當有害氣體與火焰接觸,將產生更大的破壞力,其爆炸量相當於20顆原子彈,整座城市將不復存在。若原油流淌到海里,將影響到鄰省乃至鄰國的安全……

而令人脊背發涼的是,電影裏的這些故事情節並非編劇憑空想象,是真真實實發生在我們生活當中的。

《烈火英雄》改編自作家鮑爾吉·原野的長篇報告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其故事原型是2010年7月16日發生的大連新港油罐區火災。鮑爾吉走訪了188名消防員,歷時4個月撰寫了這一長篇報告文學。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最深的水是淚水》

當年,這場火災事件震驚了全國。事故造成財產損失2.23億元,一名消防員犧牲。所幸的是,羣衆無傷亡。

火,是《烈火英雄》的主線。9年前的那場大火,也牽動着許多消防員們的神經。作爲內地第一部描述消防員事蹟的電影,《烈火英雄》讓我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這羣幕後英雄不爲人知的一面。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地震了!

2010年7月16日18時左右,在大連開發區一個小村子開小賣部的韓大姐像往常一樣,喫過晚飯坐在院子裏乘涼。突然,“砰”的一聲巨響,炸裂四空。

爆炸聲把韓大姐的小賣部震得直晃,隔壁小飯館的老闆娘一邊嚷嚷着“地震了”,一邊從屋裏跑出來。可很快他們發現並不是地震,而是不遠處的新港碼頭罐區爆炸了。那裏距離韓大姐他們只有四五公里的路程。

大連新港碼頭位於我國遼東半島南端,始建於1974年,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現代化深水油港,設計年通過能力1500萬噸。這裏有中石油、國儲油、成品油及液體化工儲罐。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新港港區地圖

爆炸發生後,新港碼頭頓時濃煙滾滾。一開始,煙霧是白色的,後來漸漸發黑。18時30分左右,現場發生第二次爆炸,蘑菇雲般的黑色濃煙升向天空。

韓大姐和其他人一樣,“家裏喂的小雞兒、狗崽兒,啥都沒帶,全扔下了”,趕緊開車往外走。與此同時,一輛接一輛的消防車從她門前呼嘯而過。

在接到報警電話後,開發區消防大隊3箇中隊和海港專職消防支隊4箇中隊相繼到達現場。

消防員們發現,爆炸點是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保稅區的油庫。這個油庫分爲兩期,總儲量185萬立方米,共有3個5萬立方米原油罐和17個10萬立方米原油罐,着火的103號罐便是其中之一。

火災首先由103號罐北側的900毫米輸油管道爆炸引起,然後瞬間引爆了並列的700毫米管道,原油從兩個直徑將近1米的管道中帶着火焰噴射而出,與它們緊鄰的103號罐很快便起火了。

當時,在103號罐的北側是即將建成的國儲油罐區,共有30個10萬立方米原油罐;其南側是港區單位和辦公用房等附屬建築;東側爲總儲量132萬立方米的大連港南海罐區,這裏有12個10萬立方米原油罐和51個儲存着甲苯、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有毒化工原料的儲罐。

而爆炸一旦引起鏈條反應,將會非常可怕:一個10萬平方米的儲油罐爆炸,距離相近的其他儲油罐也會相繼爆炸;若是東側51個二甲苯罐中的一個罐體發生爆炸,現場滅火的消防員們會全部中毒身亡;毒氣一旦飄到25公里外的大連市區,整個城市都將變成一座死城。

現場總指揮、時任遼寧省公安廳廳長李文喜事後說,消防員們當時相當於是在炸藥桶中救火,“我是含着眼淚下命令的”。他知道,如果撲救不及時,再引燃一座油罐,背後25公里外的大連市區將受到嚴重影響,數百萬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你太不瞭解他們了!”

晚上8時許,遼寧全省消防支隊2000多名消防員趕到,他們面對的是燒得猶如人間煉獄的火場。

大連電視臺的攝像機曾捕捉到這樣一個畫面,一位消防員拿起電話說:“老婆,我可能回不去了,對媽好點、對孩子好點。”電話那頭肯定是急促的追問聲,只見他很果斷地說:“別問了,沒時間了,不說了!”然後迅速掛掉電話,往火場裏走。

源源不斷的原油從管道線中噴出,流到哪,哪就是一片火海。消防員們趕到時,現場已形成了500多平方米的地面流淌火。在烈焰、毒煙、黑雨包圍之下,消防員們要完成“全力撲救流淌火,積極冷卻103號罐,確保毗鄰罐區安全”的任務。

爲了不讓已經爆炸的103號罐引燃其他罐體,消防員們首要的任務是撲滅罐體裏的火。但是輸油管道里油氣混雜,壓力也大,103號罐幾十米高的火焰把有着十多年消防現場經驗的王國開嚇呆了,這是他見過的最恐怖的現場。

地上密佈的輸油管線,把幾十個儲油罐串聯起來。滾燙的原油在地下湧動着,像燒開的粥一樣“咕嘟咕嘟”冒泡,高溫讓原油接連發生好幾次爆炸,路面上的井蓋被炸得滿天飛。本是瀝青澆築的地面,經過大火的炙烤後成了稀軟的“沼澤地”。消防員們每邁前一步,腳上都像掛着鉛球似的。就這樣,他們一邊躲避不期而至的井蓋,一邊喊着口號、扛着水帶,把陣地一點一點向前推進。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103號罐的牆體經過一個小時大火燃燒後,變得軟踏踏的,幾乎折了下來。此時,開發區大隊大隊長李永峯突然發現,103號罐東側原油泵房裏的油“呲呲”地響,原本紅色的火也突然變白了,輸油管線來回亂動,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油泵房要爆炸了。他馬上用對講機大喊:“趕緊撤!”就在消防員們剛跑出去十幾米遠,身後的油泵房就爆炸了,他們還沒來得及拿的不鏽鋼水槍、水炮瞬間化爲灰燼。

原油汩汩地往外噴湧,剛撲滅的火,轉眼又被點燃。如果不切斷原油泄漏的來路,103號罐旁邊的101至106號儲油罐一旦被引燃,大火將無法控制。因此,關閉這些油罐的閥門,成爲滅火的唯一出路。

但油罐區爆炸之後,火場全部斷電,平時3分鐘就能關閉的閥門此刻只能由消防員手動去關。

《烈火英雄》中,侯勇飾演的消防指揮長派遣了一組7人“敢死隊”去火場關閥門。當時他那句“是黨員的,家裏有兄弟的往前一步走”,也是根據真實採訪來的。

影片中,油罐區負責人一開始說大概轉15分鐘就能關掉閥門,但黃曉明和隊友轉了超過15分鐘,閥門還沒關閉。這時,負責人才說,每個閥門要轉8000圈才能關閉。氣憤的侯勇扇了油罐區負責人一巴掌,說“你太不瞭解消防員了”。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烈火英雄》截圖

實際上,大連新港火災現場的一個閥門要轉80000圈才能關閉!而且一個油罐有兩個閥門!指導員聽到實際情況後,直接把負責人給打了。

在此之前沒有人嘗試過手動關閥門,更別說消防員在隨時可能爆炸的油罐附近手動操作。大連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桑武在接到命令後,帶領兩名戰士進入火場。

他們的腳下是燃燒的大火、頭上是濃濃的黑煙。爲了加快速度,桑武等人卸掉了身上幾十斤的呼吸機,摘掉了手套,徒手在滾燙的閥門上轉動;手磨破皮沒有勁,就找根棍子繼續轉。消防員們從16日的20點左右進入火場,滴水未沾,粒米未進,徒手與閥門斗爭長達8個多小時。直到次日凌晨4時30分,102號罐和106號罐的4個閥門才終於被關閉,火勢也有了趨緩的跡象。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桑武講述搶險經過。

閥門關閉後不久,指揮部從大連供電公司調來的發電車也趕到了,101、104和105號罐的閥門在通電之後很快關上了。此時,大火已燃燒持續11個小時。

最終,在多地馳援、海陸空同時滅火等多條線路合作之下,經過將近15個小時的撲救,油庫大火被基本撲滅,剩餘的儲罐沒有造成任何損傷,沒有羣衆傷亡。

就在勝利在望時,悲劇發生了——7月20日,大連支隊戰勤保障大隊遠程供水編隊分隊長張良犧牲。他也是《烈火英雄》裏海上疏通供水消防員徐小斌的原型。

張良負責爲前方作戰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水。他帶領供水人員趕到大連新港街道南海屯南海碼頭,迅速安放好那臺從德國購入的價值三千萬元的全國唯一一臺最先進滅火設備——浮艇泵,鋪設好供水管線。短短40分鐘,一條近2公里長的供水管線鋪設完畢,每分鐘8000升的供水量使得火場一線的“彈藥”得到了充足補給。

可是當時海里全是泄漏的原油,再加上週圍的海藻、垃圾等雜物,浮艇泵纔開機不久就被堵住了,抽水量受到嚴重影響。爲此,張良和同事們每個小時都要跳到海水裏去清理過濾罩的雜物,身上滿是油污,如同穿上了一件黑色外套。他們的背部被礁石劃得傷痕累累,傷口由於海水浸泡蜇得鑽心地疼。

20日8時30分,張良與戰友韓曉雄再次進入海里清理浮艇泵,由於海面突變,一個巨浪將二人吞沒。張良不幸壯烈犧牲,永遠停在了25歲。而那天,他本來要休假和妻子一起去拍婚紗照。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出於好奇,浙江籍自由攝影師江河(化名),將鏡頭對準了在海里清污的大連消防戰士張良(後排左一)。江河說,沒想到他會死…… 江河/攝影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最帥的逆行者

人們常說,消防員是“最帥的逆行者”。因爲他們總在幫別人往出跑時,自己卻往裏進。

披上那身戰衣之前,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家裏,他們也許是頂天立地的父親,也許還是剛離開父母不久的孩子、新婚燕爾的丈夫。

每個人都有“畏險”心理,消防員也是一樣。只是他們選擇了這份職業,身上就擔負起了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有災難,他們便會義無反顧地衝向最前線。有位消防戰士曾這樣說:“每次出發,我們都祈禱自己能夠平安歸來。但到了現場,時間就是生命,沒有時間去猶豫,哪怕明知有危險,也必須向前衝。”

之前網上有過這樣一段視頻。火災發生時,一位消防員爲了營救羣衆,自己被困在了樓頂。當妻子看到消息打電話來問平安時,他說:“職責所在,沒有辦法,死也得做。”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今年4月,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突發森林火災,27名消防指戰員奔赴火場,再也沒有回來。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3歲。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消防員蔣飛飛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前三天連打了兩場,回來衣服泡起還沒洗呢,又通知走了。”他去年剛結了婚,還沒來得及在老家辦酒。

年紀最小的王佛軍,幾天前出任務時發了一張圖,背景是森林的山火,他說:“來,賭命。”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王佛軍朋友圈截圖

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當所有人在逃離火場的時候,有143輛消防車,1000餘名消防官員逆流而行。

一位消防戰士在前線給朋友發微信說:“我回不來,我爸就是你爸,記得給我媽上墳……”另一位犧牲的消防員曾在筆記本里這樣寫下自己對身份的理解:“消防員就是爲了人民的生命幸福生活能隨時出征的雄獅。”

十餘年來,中國消防救援人員犧牲人數已超300人。像2003年衡陽大火、2015年天津爆炸,單次事故犧牲的消防員就高達數十至上百人。

而活着走出火場的人,還要面對更嚴重的心理挑戰——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對他們而言,接受同伴或者被援助者的離開要比想象中難得多,有人會變得沉默不語、有人頻繁流淚、災難如夢魘般反覆折磨,讓他們短時間內很難迴歸正常的生活。

每一次的深入火場,每一次的前行救人,他們都是在和死神抗爭。穿越火光,不懼傷亡,青春立下報國志,從此戰場是故鄉。

1080萬噸原油外泄,爆炸力堪比20顆原子彈…但比起《烈火英雄》,原型慘烈得多

最後,還是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最敬愛的逆行者,謝謝你們!願每一次逆行遠去,都能平安歸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