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18时左右,湖北省鹤峰县躲避峡峡谷因暴雨发生洪水,目前已致12人遇难,1人失联 ,61人获救。受暴雨天气影响,鹤峰县屏山旅游风景区已于5日8时起暂停接待游客。

此次事故发生之地躲避峡被誉为“中国仙本那”,近年来因绝美风景照走红网络,不少游客因受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推荐前往“打卡”。

网红景点背后,商业利益合谋掩盖安全隐患。当地“野导游”月收过万,为规避监管天亮前私拉游客进入,旅行社推出的亲子共游产品在事故发生后仍出售。

面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鹤峰县2015年曾成立屏山安全整治领导工作小组,一周前对屏山未开发景区实行封闭管理。

走红:炒作“中国仙本那”,游客称峡谷沟里都是人

海水有时湛蓝、有时碧绿,俯瞰时清澈见底,这是号称海洋之心的旅游胜地仙本那,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东海岸。

千里之外,一个被誉为“中国仙本那”的旅游景点也在近年为人熟知。2016年,一张躲避峡的照片走红网络——木船行驶于清澈水面,影子被投射在水底,船只也仿佛悬浮在空中。

山洪下的躲避峡:以中国仙本那之名种草,有野导游天亮前私带游客

该峡谷全长18公里,两岸皆为绝壁,属于鹤峰县屏山风景区内未开发区域。

江苏卫视2016年对躲避峡的一期实地探访节目中,有当地导游透露,屏山峡谷之所以会被称为"中国仙本那",是因为当地人曾带着资深旅游人士游玩,对方把美景照片放到旅游网站上传播并评论,合伙炒作突然爆红。

此后,不少当地居民开始了导游接待工作,在网络上发布躲避峡的旅游攻略并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做起了导游广告。

“基本都是个人游,躲避峡这两年才火起来。”一位从事导游服务的当地居民8月5日告诉南都记者,接待过来屏山游玩的客人中,也有不少私自前往躲避峡。

短视频及内容聚合平台的兴起,也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在关于躲避峡的多篇游记中,网友均提到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看到的“网红景点”推荐,以此前去“打卡”。

南都记者看到,“恩施躲避峡”话题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达1151万次,该景点在小红书上也有多篇推荐点赞近万。

山洪下的躲避峡:以中国仙本那之名种草,有野导游天亮前私带游客

“早上8点的躲避峡,人流、河流混合在一起。”一位游客去年7月23日拍摄的躲避峡视频显示,峡谷最窄处只有两三米,乘坐皮划艇时稍有不慎就会撞上峡谷两边的石头。

当地导游透露,乘船往上游划的时候有些地方水太浅,船走不动,需要下水行走。上述视频中,游客穿着救生衣与皮划艇共入水流,水路湿滑,不易行走,只能手扶峡壁谨慎前行。

甚至有导游将躲避峡的“堵船”现象列为特色景观介绍称,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堵船现象在节假日时有发生。

“今天很庆幸,也很惋惜。”有游客8月5日凌晨在点评网站上分享4日去躲避峡的经历,形容该地为在“原始森林”的探险,早上需4点上车赶在天亮前到达景区。

山洪下的躲避峡:以中国仙本那之名种草,有野导游天亮前私带游客

对于躲避峡的客容量,该游客认为“完全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峡谷沟里全是人,没有限流”。在文章中,她还提出4点安全隐患——容易出现踩踏事件、容易出现人体因过长时间待在水里冻僵、容易出现洪水和山体滑坡。

盈利:“野导游”月入过万,旅行社仍在售旅行套餐

“躲避峡不是景区,属于未开发区域,此前发布过通知建议游客不要随意进入。”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因风景清秀,一直有人进峡谷探险。

鹤峰县人民政府8月5日的《鹤峰县躲避峡被困人员救援情况》通称,进入该峡谷的人员多为外地分散的自驾游人员。

一名不久前刚去过躲避峡的旅客称,当地多家导游均透露躲避峡是一个政府尚未开放的地区,不让带游客上去。

屏山旅游风景区的售票员向南都记者表示,每天均有工作人员在躲避峡禁止游客进入,从早上7、8点一直到下午5点。

“如果要去的话,只能搭乘私家车进入,并且只能是早上5点的时候。”该游客表示,对于山洪一类的自然灾害隐患,导游们并未事前告知。

由当地“野导游”私自带领进入躲避峡,似乎成为大多游客的探险之选。

“车辆只能进村,村口有人带,进村之后换乘面包车,200元一辆,最多可坐六人,必须步行到谷底,坐船100元每人。”多篇发布躲避峡旅游攻略及导游服务的文章显示,人均价格为300左右。

此前媒体在躲避峡实地探访的过程中,一名“野导游” 曾透露他与儿子每个月的导游收入高达数万元。

除了当地居民从事的“野导游”服务,不少旅行社也同样提供躲避峡旅行服务。

8月5日,湖北想游国际旅行社提供的“屏山躲避峡谷—悬浮船”1日游产品目前仍在网上销售,从8月9日起售,可预订到10月底,成人价为355元,儿童价为130元。

山洪下的躲避峡:以中国仙本那之名种草,有野导游天亮前私带游客

南都记者查询到,上述公众号所属的北京三丰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去年11月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北京工商部门罚款3000元。

规范:四年前成立安全整治小组,一周前曾封闭管理

面对屏山知名度增高、游客数量激增的现象,鹤峰县2015年曾专门成立了屏山安全整治领导工作小组,由县长亲自担任组长,涉及到的旅游局、公安局、工商局等14个部门,各司其责。

针对“野导游”问题,鹤峰县政府也于201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屏山区域安全管理的通知,并制定了县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方案。

其中对屏山安全宣传提到,在县内交通主干道、屏山重要入口设立安全警示牌,让以前从事导游活动但没有导游证的村民签订了承诺书,承诺不再带游客进入屏山峡谷。

2017年8月,鹤峰县公安局、安监局、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屏山区域安全管理的通告》再次强调,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带领游客进入屏山。

对于躲避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似乎早有预警。4月30日,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切勿冒险到屏山躲避峡、八角岩等难以保障安全的未开发区域游览观光”。

事发一周前,相关部门作出封闭管理的规定。

“由于屏山景区大部分区域未开发建设,尚不具备接待游客条件,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屏山未开发景区实行封闭管理。”南都记者从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7月24日,鹤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鹤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个部门曾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屏山旅游安全管理的通告》,并于当日执行。

通告指出,封闭管理期间,严禁任何车辆及个人擅自进入屏山未开发区域;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带领游客进入屏山未开发区域游玩,严禁任何车辆从事非法营运行为,严禁任何船舶(含皮划艇)进入屏山未开发水域非法经营。封闭管理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到屏山未开发区域的旅游宣传招揽信息。

8月4日下午6时许,恩施州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鹤峰将有50毫米以上降水,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高。

山洪下的躲避峡:以中国仙本那之名种草,有野导游天亮前私带游客

此次山洪事故发生之后,屏山景区所属开发商鹤峰宝通旅游开发公司8月5日发布公告称,因遇屏山旅游风景区突降暴雨天气,导致核心景区河水上涨,游船不能正常航行,峡谷内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自8月5日上午8时暂停接待游客的服务,恢复开放时间未定。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实习生 杨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