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2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的“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第27屆學術與技術交流年會”在蘇州開幕。大會成立了國內首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聯盟,併發布年度行業綠皮書——《中國醫學裝備發展狀況與趨勢(2018)》。

“綠皮書”顯示,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6萬家。我國醫學裝備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二,從2013年的355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6500億元,國產醫學裝備的佔比率逐年提高。醫學裝備事業發展,爲保障人民羣衆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與信息司副司長齊貴新指出,我國醫學裝備從最初的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現在的CT核磁、人工智能醫療設備,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表示,近年來,我國醫學裝備行業發展呈三大特點:產業規模快速擴大、技術水平大幅度提升、全球化佈局穩步推進。憑藉行業技術水平的高速提升,部分先進醫療設備已經成爲我國外交的一張新名片。

目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臨牀醫學的深度融合,爲醫學裝備的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聯盟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聯合北京協和醫院等11家單位共同發起,旨在搭建起一個針對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產業化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醫學裝備領域的新模式和新機制的全球化合作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成立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聯盟意義重大。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國家高度重視這一變化。對中國來說,人工智能正在成爲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契機、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新引擎。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趙自林表示,人工智能作爲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對提升醫療質量、改進服務模式和技術創新具有重大意義。聯盟集聚了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醫院等社會力量,將加速我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與臨牀醫學深度融合,助力製造強國和健康中國的建設。

據瞭解,本屆大會以“促進醫學裝備合理利用、推動醫學裝備創新發展”爲主題,共舉行專題學術會議110餘場。同期舉辦2018醫學裝備與技術展覽會,200餘家國內外一流醫療裝備研究、生產企業赴蘇參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