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阿克曼的作品以‘心理地圖’的形式。2005年阿克曼的作品在愛爾蘭。

這裏是德國藝術家系列,

爲大家介紹幾位德國當代著名

藝術家,今天爲大家推送

弗蘭茲·阿克曼。

五方雜處多元共生的當下,

繪畫藝術曾經受到極大的衝擊,

似乎這種傳統媒介已經不能滿足

對多元化跨媒體的社會文化觀念

產生充分的視覺感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

新一代的藝術家開始推動

繪畫形式的回潮。

但他們不再固步於

平面上的重建真實或者

從內而外地瞭解對象,

而是將目光投向生活中的現成圖像,

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傳統基礎之上

自身對當代文化語境的獨特

體驗和感受的表述。

弗蘭茲·阿克曼便是

其中之一。

阿克曼是一個旅行者,

他從一個全球化城市到另一個,

從很有名的大城市到

不知名的地方。

在香港那兩年,

他開始思考國際化城市的繁華

及其帶來的負面效應,

並開始在藝術創作上探索

這種表現方式並形成

獨特的創作理念。

阿克曼創作的系列組畫

“心理地圖(Mental Map)”是他

遊走於現代都市間,用一種特別的

素材蒐集方式來幫助

創作的代表作品。

他用素描來記錄旅程風光,

或者表達在旅程中的所思所感,

他稱這種方式爲“視覺日記”。

這些“日記”式的小作品

成爲他創作大型作品的源泉,

他將這些“日記”小畫重新構建出

多元視角的城市景觀。

拼貼的、零碎的城市景觀

是阿克曼以自己的邏輯

融合在一起的印象,

通過多元化的視角,

他把旅行中所見所聞的城市景觀

和內在的心靈感觸立體

地描繪出來。

阿克曼的“日記”是穿越精神的,

地理穿插、時間次序顛覆,

是一種記憶的象徵符號。

這些符號在考慮以何種方式上

有可能將潛在存在的

差異性復原時,他有意將空間的

修辭引入精神領域,轉化爲

象徵的形式。

“日記”式的創作方式

爲他的作品帶來文化意義上的

聯繫和網絡,

感覺、印象、氛圍、預言,

被具體地表現爲色彩和線條。

現實片段和意象環境相互對照,

是阿克曼獨有的特徵。

阿克曼在《心理地圖》中

表現了全球化世界都市的壯麗景觀,

他把自己的身心經歷描繪成

想象與真實相互印證的世界地圖,

那種明亮而有刺激性的色彩

和活力十足的形式,與遊客在

旅行經歷所體驗的難以形容

的新鮮刺激相呼應。

當他表現一些可確認的片斷,

如建築的主題、延展的城市計劃、

摩天大樓的輪廓和充滿

活力的交通系統時,

他的畫面同樣包含着活力十足

的抽象形式,能夠喚起觀衆自己

的都市記憶和人生閱歷。

飽和的紅黃藍三原色營造着歡樂的氣氛,

瑰麗多彩的畫面給人強烈的視覺效應,

萬花筒般眼花繚亂的整體觀感,

任何針對細節的分析或視角

都將遭遇強大的挑戰。

2005年阿克曼的作品在愛爾蘭

都柏林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時,

都柏林的評論家Tim Stott)稱:

“阿克曼的鮮明色彩正是當代性的標誌,

從自然和規則的束縛下解脫

出來的色彩,富有魅力,

令人陶醉不已。”

鮮豔的色彩瞬間抓住觀衆的眼球,

切割的塊面交織在城市建築的

直線立體造型中,幾何立體形狀的

色塊組成植物花卉的曲線造型,

橢圓的形像色塊又像展開的煙花,

與中間的建築互相輝映,

如同海市蜃樓般。

這個系列的作品中,

既有現實的現代都市景觀,

同時也體現藝術家的心靈感悟:

通過彎曲纏繞的、

凌亂交織的深色線條,

作品展現了一種人類生存空間

中的虛幻縹緲、糾結扭曲的

心理情結。

有時,我們不得不感概,

現代社會在高速發展的時候,

信息爆炸、通訊快速便捷

使生活節奏也隨之猛然加快,

而生活期間的人與人的關係

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已經大大改變,

不斷求新變異的時代到底

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意大利文化學者Marco Meneguzzo

在評論阿克曼時,引用德國哲學家

海德格爾提出的“詩意的棲居”,

他認爲:“關於生存的概念

在德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從海德格爾

‘以審美的態度生存’中可見一斑,

他對存在起源的思考,

形成了一種重要而又神祕的理念。

這理念也吸引着阿克曼,

在阿克曼的作品以‘心理地圖’的形式

呈現出來:感覺、印象、

氛圍、預言,被具體地表現爲

色彩和線條。”

阿克曼畫中現實片段和

意象環境相互對照,

把觀者帶入了神祕的異域。

此外,法國的城市規劃專家

Paul Virilio提出的“速度、全球化和

分解世界” 的理念,對阿克曼

也有着重要影響,

促進了他在畫中表現出對世界的

解構和重建的思想。

以不斷旅行的方式來生活,

從各種地域位置和文化情境中

吸收創作題材,尋求人生

不同尋常的體驗,

這對阿克曼來說似乎從中得到了

作爲世界公民的些許浪漫情懷。

將那些存留在腦際的印象

轉化成絢麗的色彩,從記憶的片段中

使結構得到了新生。

藝術家對世界的感受

是通過自己的作品在觀衆面前

得到的最好的詮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