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龐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正在對自己動刀。

  數名消息人士證實,作爲公司歷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的後續動作之一,2018年12月內部員工大會後,騰訊開始裁撤一批中層幹部(下簡稱“中幹”)。騰訊中幹主要包括助理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級別,有時一些副總裁也被認爲在中幹範圍內。整個騰訊大概有兩百多名中幹,此輪調整比例約爲10%,有戰略發展部的騰訊員工認爲,實際甚至超過了這個比例。

  截止發稿,騰訊並未對此作出回覆。

  然而,這麼多中幹離開騰訊,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司齡十幾年的老騰訊,“是騰訊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名CDG(企業發展事業羣)的騰訊員工稱。不過,這場悄無聲息的人事調整幾乎完全在水面之下進行,沒有官方公告或聲明,但時不時會有離職同事寫的紀念文章在騰訊員工的朋友圈刷屏。

  36氪沒有獲得完整的中幹調整名單,但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這一輪的人事變動不僅涉及到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羣)、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DG等騰訊多個事業羣及下屬業務線,還包括S線(職能部門)、對內做技術支持的TEG(技術工程事業羣)等一些不是做具體業務的部門。

  “(一些中幹)早該優化了。”一名前騰訊產品經理對此評價道。

  騰訊尋找年輕人

  “很多以前經常拋頭露面的人,現在都沒怎麼看到冒頭了。”IEG一個遊戲項目的負責人說,“心理承受不起的就離職了。但外面的環境更加惡劣,出去不幹事只指揮的人誰會要啊。”

  本月稍早前一篇得到騰訊部分高層支持的報道也提到了裁撤中乾的消息和10%比例的數字,並且這個決定直接來自於總辦(騰訊的最高管理層)戰略會。這篇報道由微信公號“故事硬核”發出,這個公號的主理團隊均爲資深記者,與騰訊網旗下項目穀雨實驗室有內容合作。

  ……每位總辦成員都接到了裁撤中幹、爲年輕人騰位置的任務。

  在騰訊公司20週年的會議上,劉熾平表態,在未來一年內,有10%不再勝任的管理幹部要退。“尤其在中幹這個領域,”他態度堅決,“我們幾個月之內很快地會完成10%的目標。”他希望公司能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新文化。

  但“裁撤中幹”不等於“裁員”。與此前滴滴、美團、網易等公司對基層員工的裁員動作不同,騰訊的這次調整沒有在社交網絡、新聞媒體上引發什麼風波。考慮到騰訊的員工總數,只有很少比例的員工在此輪調整中離開了騰訊。此外,這些被裁撤了的中幹均爲有豐富資歷和經驗的中高層管理者或項目團隊負責人,相比起抗議與抱怨,他們更在乎離開騰訊後的職業生涯和業內聲譽。

  然而,騰訊裁撤中乾的實際影響仍然是深遠的,這家在過去20年裏曾取得輝煌成就的中國公司正在發生一些真正的變化。

  “故事硬核”的報道里提到,馬化騰在架構調整前的香港戰略會上曾向總辦同事提問,“騰訊一兩千個總監級幹部裏,30歲以下的有多少?”答案是不到十人。

  於是,騰訊前所未有的裁撤中幹、爲年輕人騰位置的組織變革大幕也隨之拉開。

  中國另一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在2017年底任命1985年出生的蔣凡爲淘寶總裁,彼時蔣凡加入阿里纔剛四年。一年多之後,蔣凡又接過了天貓總裁的職位。相比而言,騰訊在對應的這個級別上確實沒有類似的年輕人冒出來,或者說騰訊的年輕人還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騰訊總辦顯然早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外部競爭及政策和貿易環境的變化使得騰訊在過去一年裏增長有所放緩。再加上騰訊“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的策略,以及用廣泛的投資來替代掉了一些無需自己做的業務,導致新人通過業績升職的機會比此前已經少了很多。裁撤中幹看起來是另一條可行路徑。

  PCG重新分工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佈進行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原來的七個事業羣調整爲六個事業羣。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原SNG、MIG、OMG三大事業羣重組整合爲兩個新的事業羣PCG和CSIG。而相對應的人事調整是與業務、項目團隊、彙報線等變動緊密結合的。

  36氪獲悉,原SNG的QQ團隊下屬的即通產品部總經理冼業成在今年一月已經去職。一位曾經跟冼業成開會過多次的其它部門員工告訴36氪,其對冼業成的總體印象是“蠻敬業的”。但現在來看,騰訊此次架構調整所要表達的要求是,管理幹部僅僅敬業是遠遠不夠的。

  即通產品部負責騰訊最早的即時通訊工具QQ旗下各項業務,最近一次發佈的重要新產品是2018年4月的騰訊文檔,發佈時還引來了馬化騰在朋友圈點贊。

  已經運轉多年的組織體系此次被打破。在組織架構調整前的原SNG,冼業成的上級是負責QQ的副總裁殷宇,另一個副總裁樑柱則負責QQ空間,兩人都向高級副總裁湯道生彙報;而在調整後,湯道生被集團委以to B業務重任,殷宇和樑柱跟着整個QQ體系都被劃分到了新成立的PCG,向PCG總裁任宇昕彙報。

  隨後,在PCG內部又進行了進一步調整,殷宇的新任務是做資訊信息流,而社交相關的業務則全部劃給了樑柱。於是,即通產品部的彙報線也隨之從殷宇換到了樑柱,在這一背景下,冼業成去職。

  不過,殷宇在移交出即通產品部等業務的同時,也接收了與資訊信息流相關、來自其它事業羣的業務部門。此次架構調整後,原OMG負責天天快報的興趣閱讀產品部被整體合併進入了殷宇的QQ看點團隊。

  2015年上線的天天快報曾被視爲是騰訊狙擊競品崛起的重要產品,一度被總辦寄予厚望。2017年3月,任宇昕取代劉勝義兼任OMG總裁。隨後的2017年6月,騰訊將快報產品提至更高的戰略級別,此前的快報產品部更名爲興趣閱讀產品部,副總經理級別的鄭堅爲第一負責人,向“常勝將軍”副總裁林松濤彙報,林松濤此前在MIG一手帶起了應用寶。不到半年後,鄭堅離職創業,由原快報總編輯、副總經理級別的馬立接任部門第一負責人。

  然而,天天快報並沒能在林松濤領導下的鄭堅和馬立手中達到總辦期望,反而是殷宇旗下的QQ看點在2018年異軍突起,成爲騰訊各大信息流產品中的新星,在集團財報中反覆受到表揚。於是,天天快報被整合進入QQ看點,36氪獲悉,今年1月馬立也已經離開騰訊。公開資料顯示,馬立具有深厚的網絡原創內容背景,也有一定的產品運營經驗,在中國互聯網媒體從業多年,2005年就加盟騰訊,是騰訊網的早期創始員工。

  於是在調整後的PCG裏,重點產品的VP分工,林松濤做短視頻,殷宇做資訊信息流,樑柱做社交,這也是任宇昕在2018年底員工大會時提及的三個業務方向和負責人。

  持續調整的廣告營銷線

  另一塊人事變動較大的業務是騰訊的廣告營銷線。

  由於歷史原因,此前的騰訊廣告業務分散在OMG和CDG兩大事業羣,分別由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劉勝義和總裁劉熾平各管一攤。劉勝義在大中華地區廣告界從業二十多年,擔任過多家知名4A公司的高管,2006年加入騰訊。2017年初,劉勝義不再擔任OMG總裁,出任騰訊廣告主席、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推動廣告業務在全公司的協同。他在OMG的廣告系統內仍然具有深厚影響。

  但劉勝義的這種影響或許正在逐步減弱。36氪獲悉,此次架構調整後廣告線合併,CDG社交效果廣告部與OMG銷售線和廣告平臺產品部進行整合,在CDG下共同組建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AMS。

  與業務調整同步進行的依然是人事調整。一名騰訊廣告線的員工透露,原OMG負責廣告系統業務的騰訊集團副總裁鄭香霖、大客戶部銷售總經理翁詩雅均已離職。另一名廣告線員工也證實了這個消息。

  其中,2014年加入騰訊的鄭香霖,在2018年12月還曾以騰訊公司副總裁身份參加第三屆Morketing Summit全球營銷峯會。幾天後,鄭香霖又在騰訊內部的騰訊營銷突破獎頒獎典禮上,與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副總裁程武一起代表市場部高層爲騰訊M族(市場族)員工頒獎。事實上,劉勝義出席的許多內外活動都有鄭香霖陪同。

  值得一提的是,鄭香霖曾在2017年9月的騰訊智慧峯會上提到當時OMG的廣告業務佈局。鄭香霖稱,整個OMG面對的是品牌廣告主爲主,品牌廣告主需要通過OMG有一個ONE TENCENT(“一個騰訊”)的概念統一出口。

  騰訊的廣告線從2017年開始調整,彼時的大致分工是CDG做各個效果廣告系統和平臺,OMG致力於大客戶品牌廣告銷售。然而2018年的幾次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的廣告收入增速並沒能達到預期。

  到了2018年底2019年初,隨着整個公司的組織架構調整,在高層強力推動下廣告線終於實現了ONE TENCENT,只不過卻是劃給了CDG。

  在這些背景下,鄭香霖成了2019年第一個從騰訊離職的副總裁級別管理幹部。

  自上而下的兩管猛藥

  中國互聯網大公司對管理層的改革並非騰訊一家而已。大約在騰訊裁撤中乾的同一時期,京東官方證實將對10%的副總裁以上高管進行優化;而百度則在上週宣佈正式推出高管退休計劃,總裁張亞勤成爲該計劃首位申請者,將在今年10月退休;而阿里巴巴更是一個幾乎每年都不停地調整組織架構的公司。

  這種不約而同的動作首先與整體互聯網環境有關。宏觀經濟減速、監管政策收緊,行業裏所有公司都要對新變化作出反應以及騰訊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騰訊需要挖掘同一代際的年輕人才,應對新的競爭。

  3Q大戰之前,騰訊富有侵略性地進入幾乎每一項在線業務,自身獲得了高速增長,但也遭遇行業和公衆輿論的反彈。而2012年後的騰訊重新定義了使命,馬化騰說只做兩件事:連接器和內容產業。而與之無關的業務,騰訊則選擇用投資協議交給了合作伙伴。

  在此背景下,騰訊內部的業務擴張會受到限制,新陳代謝變慢,公司守業心態日漸濃重。當近年來信息流、短視頻等新的賽道出現時,騰訊此前無往不利的產品方法論無法再完美適用。

  而現在,騰訊選擇的破局方法是自上而下式的,第一是業務層面的組織架構調整,第二則是直接裁撤10%的中幹,給年輕人騰位子,試圖藉此讓整個公司重新產生活力。這兩件事之間有聯動,但又並非因果關係。

  不過,當架構調整和裁撤中幹都做完以後,騰訊能變成自己想成爲的那家最受人尊敬且一直受尊敬的公司嗎?也許只有騰訊裏的年輕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