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12月5日,亞馬遜推出革命性線下實體無人零售店——Amazon Go,已經過去了快三年時間。中國的無人店也是風起雲湧,有的已經退潮,有的還在堅守。和Amazon Go單店上千萬美元的成本不同,國內無人店普遍採用低成本的RFID方案,沒有采用視頻分析和重量感應的方案。因爲單店增加的成本僅需幾萬元,所以得以在國內普及開來。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

筆者於2017年4月開始組織技術團隊進行開發,7月落地國內首家哇塔智慧商店(原名孚利購無人智慧店),並從事該行業兩年多時間,總結出無人店行業的七差和七不差。

一、不差科技感,差體驗感

無人店因爲用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所以科技感均很強,但是普遍體驗感不足,比如出入比較麻煩。即使是Amazon Go,也經常出現門口排隊等着掃碼進場的現象。相比有人店大門趟開的感覺,無人店的體驗普遍差一些。所以無人店要重點提升體驗感。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二、不差數字化,差人性化

無人店從落地開始,全身都是數字化的,將顧客數字化爲一個賬號,將商品數字化爲一個編碼,將消費數字化一條記錄,......。但正是這些冷冰冰的數字,導致人性化不足。在有人店,也許一句“張阿姨好”或者“李大爺,您來了”,讓人倍感親切,但是無人店只是記錄0001號顧客來了買了商品編碼爲1234的某品牌零食或者0002號顧客來了買了商品編碼爲5678的某品牌水。雖然全部實現了數字化管理,但是缺乏人情味。所以無人店當前的重點不是數字化,而是人性化。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三、不差產業鏈,差供應鏈

隨着這兩年多的發展,無人店產業鏈發展比較完善,做RFID標籤的,做RFID讀寫器的,做屏蔽膜的,做圖像分析的,做重力感應傳感器的,做電子價籤的,......,都比較專業。但是針對無人店的供應鏈體系卻不健全,各自爲政,都還沒有形成規模。做深做精供應鏈是無人店的發展方向之一。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四、不差研發能力,差運營能力

從事無人店技術研發比較成熟的公司估計有20多家,其中很多具備技術輸出的能力。但是無人店普遍缺乏運營能力,現在更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輸出無人店的運營能力。深耕運營能力是無人店最關鍵的工作。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五、不差形象設計,差成本設計

無人店的店鋪設計都還可以,但是缺乏成本設計。零售是一個薄利行業,成本設計非常重要。無人店在成本設計上普遍不如傳統店。在成本控制方面,無人店還需要更多向傳統店學習。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六、不差注意力,差競爭力

無人店無論從前,還是現在,都不缺乏注意力。但是相比資深連鎖零售店,綜合競爭力普遍處於下風。無人店必須找到自己的應用場景,發揮自身的優勢,形成自有的競爭力。

無人店的七差與七不差七、不差信心,差耐心

無論如何,業界對無人店仍然充滿了信心,但是缺乏耐心。無人店的成長需要一個發展週期,不可能一蹴而就。行業的成長需要耐心培養。

【本文作者李穎悟,孚利購無人店聯合創始人、智慧新零售雙創學院院長,省市級產業領軍人才,原華爲十七年技術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