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踏踏实实得来的,才是别人抢不走的

hi,大家好,今天要聊周星驰的电影《新喜剧之王》。

今年春节档电影扎堆,我们严选一番只看了《流浪地球》。

除了特别主旋律的几句台词让人尴尬到直起鸡皮疙瘩之外,国产科幻片整体观感超出了预期,毕竟谁都没抱太高期待。

而《新喜剧之王》评分太不高,压根儿就没被划进我的观影计划。直到网络平台上线,我们这个周末看过才发现,其实很好看!网友评分打得低大约是预期过高。

毕竟周星驰算是喜剧电影的一座高峰,大家希望他攀过一山又一山嘛。

我要说,周星驰还是我童年印象里的周星驰,他没变,低分真是冤枉他了。

缺点也是很明显,比如植入真的是太简单粗暴了!我宁可解读成因为签了对赌协议,必须要收回成本,所以在植入上对金主爸爸妥协。

抛开几处辣眼睛的植入不谈,这里讲了个女版“尹天仇”的故事——

女主角从小就有演员梦,虽然她的外形条件并没有特别突出,放在人堆儿里很容易找不见人。

所以,即使她一直在剧组跑龙套,也没能迎来伯乐挑千里马、“慧眼识英雄”的那一天。

好在她性格非常乐观,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都快翻烂了,即使演人肉背景,也不忘思考人物特质,体会内心世界。

可惜在娱乐产业几乎流水化作业的“竖店”影视基地,她这么较真儿的龙套演员,在只需要乖乖听话,别有那么多想法,赶紧拍完就得了的大环境下,被视为麻烦的存在。

就算主演记不住台词,只要能记住台词的字数,说个12345,后期还有配音演员呢~

如此浮躁的影视产业,认真努力的龙套演员是不是没有出路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周星驰用自己的新电影证明,即使他们全是素人或不知名的小演员,星爷一样能把他们调教成经得起大屏幕考验的电影主演。

毕竟周星驰自己就是从龙套和儿童节目主持人做起,童年好友梁朝伟一早就当上了主演,他还在漫长地跑龙套。

也许只有真正跑过龙套的人,才能把不曾被人关注过的小人物,表现得那么真实细腻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星驰在鱼龙混杂的名利场多年,依然还能拍得出“初心”,真的很令人感动!

反观其他成名成家的大导演,资本捧着,奖项拿着,观众夸着,结果拍出来的除了有气势(有钱)的所谓大场面外,故事反而讲不好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新喜剧之王的女主角演员本人,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科班出身,功底扎实成绩好。

在俊男靓女遍地的娱乐圈,她就像每个班里都有的好学生般不起眼,同学们大学期间就开始接戏走红成名,却没有一部戏挑上她去演。

王宝强演一个过气童星,几年都接不到像样的工作,导致业务能力下降,做不到导演要求,还非要虚张声势给自己摆个谱儿。

他看到女主角在认真对待每一个龙套角色时,开始羞愧难当——自己虚度了不红的几年光阴,放不下架子,为什么不肯从最底层的龙套演员做起,给自己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呢?

努力这个词儿,越来越像一个贬义词了。

有人说,你可以夸我漂亮,聪明,身材好,可千万别夸我努力。

就像追星的小女孩常说“你知道我们哥哥有多努力吗?”

业务能力不行,所以只好彩虹屁吹努力呗~

因为努力的门槛太低了,只要是个人都可以努力,是无处下嘴才只好夸努力吧。

对呀,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努力就能达到的,可也有许多事是不管怎么努力不会完美的。

天才天生有神力,凡人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比得上天才偶尔的灵光乍现。

难道,天生没有什么就必须自暴自弃了吗?不是的。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努力一时可能未必有效,那你坚持努力一辈子试试看呀!

一直努力很可贵。也许努力之人的优点并不明显到谁都看得出来,但总有一天,持续不断的努力会闪闪发光。

而且,我总觉得踏踏实实得来的才真正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一夜爆红暴富什么的,不知道啥时候就翻车了。

努力的意义不仅对先天条件平凡的人重大。只有颜值的偶像们,如果一直一直努力,也总会有人看到好皮囊包着的有趣灵魂。

《新喜剧之王》是一部小人物群像记,每个小人物都在努力,他们只是缺一个表现的平台。

周星驰能扛得住各方压力,没有启用人气流量明星,没有走最快捷路径,拍一部抠图速成大烂片。

而是在千千万万个有热情的素人里,选出跟电影特质相配的“璞玉”,耐心地把他们打磨成闪闪发光的宝石,因为演技就是要靠时间精力磨的呀。

如果大家都去迎合市场迎合流量赚快钱,不用多久,就没有一部电影能看了。

感谢大导演周星驰,肯给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机会,让努力的人看得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