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哪吒》票房破24億:業績飆升市值平, 電影公司股價喪失想象力?)

“在宏觀經濟下行時,對娛樂行業是會有影響。在初始階段,可能會有同步效應,但在第二階段,口紅效應可能會顯現。”有券商報告如此分析說。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繼續創紀錄中。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票房數據,截至5日18:00,《哪吒》票房達到24.54億元,榮登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並超越《捉妖記》(24.40億),進入內地票房總榜前十。

隨《哪吒》成爲焦點的,還有出品方光線傳媒(300251.SZ),其在公告中表示,截至7月29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目前爲票房收入)區間約爲人民幣2.03億至2.43億元間(最終結算數據可能存在誤差)。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光線傳媒預計盈利8500萬元—1.05億元,同比下滑95.02%—95.97%。

業績飆升下,光線傳媒市值漲幅有限。Wind顯示,從7月26日(《哪吒》上映日)—8月5日,光線股價歷經短暫起伏,最終維持在原點附近,5日報收8.67元,跌幅4.83%。

投資人用行動投票,背後是冷淡大市。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票房收入311.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2.7%,更嚴峻的問題是,觀影人次下跌,2019年上半年觀影人次8.08億,相比2018年同期減少了10.3%。一改多年高增長局面。

細分到上市公司,亦不樂觀。華誼兄弟(300027.SZ)預計上半年虧損3.2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盈利2.77億元。北京文化(000802.SZ)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800萬至6800萬元,同比下降208.51%-253.72%。

這種情況,電影公司增量在哪,成爲行業不得不回答的問題。“單從票房上講這兩年的增長有所放緩,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產業都不應僅僅通過票房來衡量,美國影片票房佔整個市場的比例是30%,其他的是版權銷售、授權、衍生品等。我們現在還是80%~90%來自票房。西方傳媒集團的模式是中國影視行業未來的走向。”光線董事長王長田在2017年投資者關係活動上稱。

但問題是,內容本身不值錢。“各方面都在壓低動畫片價格,從電視臺時代到視頻平臺時代,導致我們必須要去找贊助,結果是內容被迫越來越‘商業化’,直到現在也沒找到合理商業化路徑。創意越來越不值錢,渠道最大。”有知名院線動畫片導演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洪泰大文娛產業基金合夥人金城也直言,國內的版權保護也有待優化。“更大的問題,在於產業整合,特別是人的整合。”他對記者說。

這種情況下,王長田認爲,光線傳媒下一個增量還是在內容與投資。“一方面是公司核心業務的增長,公司對此很有信心,目前項目儲備較多,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都在提升。在沒有爆款的情況下,公司業務希望能保持穩定增長,遇到爆款就可能迎來業績的爆發。另外一方面是投資業務,但公司的投資業務並非只是獲取投資收益,更多會考慮跟公司業務的相關性等。”他在最近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上表示。事實上,投資貓眼和新麗傳媒,均給光線帶來不菲收益,並助其相當體面地渡過此前產業寒冬。

當然,光線路徑也有爭議。“光線靠投資拉業績,這在行業不具有樣本意義,更多和王長田本人相關。”多位分析師持類似觀點。

王長田看到了希望。“在宏觀經濟下行時,對娛樂行業是會有影響。在初始階段,可能會有同步效應,但在第二階段,口紅效應可能會顯現。在市場困難的情況下,將推動集中度的提升。”他道。

有人加碼,就有人在撤退。多位投資人告訴記者,已不再投內容公司。“完全看不清”成主要觀點。

“雖然一個爆款確實很掙錢,但至少我看不出電影產業這幾年想象力在哪,正在準備轉行。”有電影上市公司中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