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很多人對於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一座城市的街道充滿活力,那麼這座城市也會顯得有活力;如果一座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單調,那麼這座城市也會非常乏味。

而人行步道,承載的不只是面貌與風情,更是生活和故事,同時也生產着人們對整座城市的想象。

讓我們從一條條街道出發,去看一看精細化的城市人行步道離我們還有多遠。

人行步道上多了“攔路虎”

人行道上亂停亂放車輛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停放不當的共享單車更是加劇了人行步道上的違法佔路現象。

金虹橋商場是虹橋地區的重要商圈,靠近地鐵二號線,每日人流量較大,不少市民反映,這裏車輛亂停亂放情況比較嚴重。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金虹橋商場附近的十字路口道路兩旁,密密麻麻地停放着各式車輛。不少車輛沒有停放在劃定的停車區域內,而是隨意停放在人行道上,大大壓縮了行人的通行空間。在金虹橋商場出入口的一側,車輛基本上堵住了原本寬敞的出入口,行人只能側身從縫隙裏穿行。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金虹橋商場門口違停情況:阻擋出入口

虹橋南豐城附近也是如此。記者在現場看到,白線停車區域內都停滿了車,找不到停車位置的車輛只能隨意停放在路邊。很多人行道只給行人留下了一人通行的空間,爲了避讓來人,行人甚至被擠到旁邊的綠化帶中,導致人行道旁邊的綠化也被損壞。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佔道經營是人行道上的另一隻“攔路虎”。

自從上海重點整治違章建築以來,破牆開店、佔道經營的情況有所減少,但是依舊有“漏網之魚”。記者從古北路沿着茅臺路一路往西,看到道路兩側有水果店、雜貨店將貨物堆放在人行道上,甚至直接把人行道佔了一大半。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還有一家自行車修理店乾脆直接在人行道上“開工”,地上都是修理工具,把這段人行道歸爲“私有”了。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茅臺路上有一家餐廳,每天到飯點的時候,老闆就會在人行道上支起幾張小桌子,方便顧客在外面用餐。但這樣一來,人行道被佔去一大半,往來的行人只能在“油煙”中通過。不僅如此,餐廳每天收工以後,人行道上滿是油污和廢紙屑,附近居住的老人特別有意見:“地面油乎乎的,走路容易滑倒,還影響市容。”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夜間人行步道照明不足

楊小姐在金虹橋國際中心上班,因爲業務繁忙,幾乎每天都在晚上10點過後才下班,回家步行需要15-20分鐘,必經之路是古北路和天山路。楊小姐向記者反映,晚上獨自走在空蕩蕩的馬路上心裏總是有些緊張——因爲人行道上的路燈不夠亮,還有樹枝遮擋,讓整段道路看起來陰森森的。

首先是古北路,與茅臺路、天山路交接的一段有100多米,僅設置了兩處路燈,相隔距離較長。靠近天山路一側,有幾個燒烤攤會營業至深夜,楊小姐說:“這條路很暗,而且經常碰見一羣從燒烤店裏出來喝了酒的人,我作爲一個女生還是挺害怕的。”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與古北路相交的天山路情況好一些,兩側路燈間距在20米左右,但由於天山路較寬,人行道的光源還是有些不足,加上道路兩側的香樟樹枝葉繁茂,樹木的陰影完全籠罩了人行道,夜間出行明顯感到缺乏安全感。

此外,有些健身步道因爲夜間照明不足,影響了附近居民的使用。比如,蓮花南路、劍川路的步道,雖然位於華東師範大學附近,但並沒有吸引大學生們前來跑步健身。一位姓徐的女生說,因爲這條步道周圍樹木高大茂密,沿街路燈的光亮很難照到健身步道,擔心安全問題,所以寧願選擇在人行道上夜跑。

盲道不暢隨處可見

盲道,顧名思義是爲方便盲人而修建的專供其導向行走的行道線。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前行;另一類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該拐彎了。但在現實生活中,佔用盲道的現象仍然隨處可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盲道存在以下幾類問題:

一、設計不合理:盲道或整個路面過窄;未正確使用條形引導磚及圓點提示磚;障礙物(主要是窨井蓋)與盲道重合;步道路面整體不平整;有一些防止車輛進入人行道區域的路樁,反而成了“路障”。

二、管理及養護不善:自行車、摩托車及其他機動車佔道;因缺少維護,致使盲道磨損不易辨認。

三、選址不合理:與盲人密切相關的區域未完全覆蓋。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東長治路(近旅順路)路段窨井蓋與盲道重合,且盲道與地磚顏色一致

記者採訪了居住在寶林六村的幾位視力殘障人士。其中,蘇先生說:“盲道我一個人不走的,都是老伴陪我出去。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亂停車,佔盲道,也占人行道,路都沒法走。”曹先生這樣說:“盲道我偶爾走過,但是我識別得不熟練,經常走歪。我不太習慣使用盲杖,因爲盲杖很輕,我年紀大了,走路不穩容易摔,盲杖根本使不上力,還是柺杖好,但靠柺杖判斷盲道就更難了。”

記者瞭解到,車輛佔道、路樁設置不合理、步道路面不平整或過窄,這是視力殘障人士最關注的幾個問題。

健身步道配套設施參差不齊

健身步道對於很多上海人來說,已然成爲不可缺少的體育設施。近日,記者走進公園、社區,走訪多個健身步道區域,廣泛聽取市民的健身需求。

在環世紀公園的5公里步道上,記者發現,該步道各類標識清晰,比如步道信息標識、健康指導標識、里程標識,全都一目瞭然。步道還配有休息座椅、直飲水龍頭等設施。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住在附近的61歲的周阿姨告訴記者:“我和我家老頭子每天喫完飯都要來這裏走一走。唯一的問題就是希望廁所再多一點,尤其像我們年紀比較大了,經常需要上廁所。目前只有世紀公園7號門這裏有一個廁所。”

李先生也幾乎每天來這條步道上健身,他告訴記者,許多居民會將寵物帶到步道上,這造成步道兩側的動物糞便幾乎隨處可見。“來這裏遛狗的人一直挺多的,大家都用繩子拴住狗,還算比較文明。我建議能否在步道旁邊多設置一些垃圾桶和一次性袋子,方便居民把動物糞便清理乾淨。”

在位於密山東路與盤古路之間的吳淞口路濱江綠地步道上,記者看到,主幹道整潔乾淨,配有兒童玩樂區。該區域有兩個移動廁所,分別位於健身步道的1/3處,標識明顯。但不足之處在於:步道各種標識信息不足,無飲水設施,部分路段照明不夠亮。

爲什麼居民不愛用健身步道

在走訪中,記者還發現一個問題:有的居民寧願走在硬邦邦的路面上,也不願踏上身邊的健身步道。這是爲什麼?

在保德路1200號的三泉公園內,約1.2米寬的紅色健身步道環繞着公園中心的人工湖。記者留意到,在健身的人羣中,很多人沒有選擇走健身步道,而是在一旁的小路上跑步或快走。

佔道停放、夜間太暗、盲道有安全隱患……人行步道,上海還有這些細節可改進

記者隨機訪問了幾位健身者。謝女士說,2016年三泉公園剛修健身步道時,她和丈夫還常常在上面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本踏上去軟軟的步道開始硬化,與旁邊的路顯示不出太大的差別。“而且,步道太窄了,我和老伴兩個人根本沒法並排鍛鍊。”謝女士說。

65歲的林大爺也指出了步道太窄的問題。他說,人稍微一多,步道就顯得擁擠。林大爺在鍛鍊時,爲了保持步速均勻,避免時不時避讓前面的人,他寧願選擇在人行道上鍛鍊。

在豫園附近的古城公園裏,有一條環形的健身步道,也遭遇了無人使用的尷尬。住在附近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儘管每天來鍛鍊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在這條步道上鍛鍊,因爲這裏場地小,環形的健身步道走兩圈就頭暈,不如選擇公園裏的小路。

此外,還有一些修在馬路兩側的健身步道,因爲很少有人在上面鍛鍊,形同虛設。比如,北外灘東大名路(東長治路—太平路路段)兩側紅色的健身步道,據記者觀察,在17點-19點之間,該路段只有行人路過,健身步道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感謝任溦溦、慄思、肖雅文、唐昕寧、徐曼馨對本文所做的貢獻)

對話

理想的人行步道,是安全、舒適、包容的

上觀:街道向步行化生活空間的迴歸,是不是一種世界性的趨勢?

王林(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責任教授、設計學院教授):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一開始,人們覺得擁有汽車是生活質量提高的一種標誌,這在西方國家也經歷了一個同樣的過程。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市道路的規劃是以車行交通爲主的,保持車行的通暢是城市效率的一個重要體現。

但是,這樣的規劃給人的步行帶來了很多不便。於是,人們開始反思: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空間?西方學者提出了生態城市的概念,對城市的生態環境,從水、空氣到環境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品質要求。近年來,在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步行的舒適度成爲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具有魅力的標準。

2016年,《上海街道設計導則》正式發佈,提出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關注要轉向以街道生活爲主,也是順應了這一世界性的趨勢。

上觀:人行步道的設計最需要關注什麼?

王林:街道是什麼?街道是城市的公共空間,是城市的“客廳”。人們不只是希望穿行在街道上,而且希望在步道上舒適地行走,感受溫馨的生活氛圍。所以,人行步道設計的核心是以人爲本,以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來評判這條街道設計得好不好。

比如,在《上海街道設計導則》裏,要求街道的路口不再拓寬。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在較寬的路口,由於綠燈時間不夠長,常常來不及過馬路。所以,在國外的一些城市,很寬的路口上會加一個人行島。像英國倫敦的牛津街,特意加寬街角的人行步道,縮小路口的車行道,這樣,車在轉彎的時候會減速,而行人過馬路的速度則加快了。

對國際性城市來說,街道還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活力。巴黎有一種說法叫“在轉角遇到愛”,他們鼓勵在街道轉角的地方加設戶外咖啡館,讓街道呈現出濃濃的生活氛圍,這也是城市魅力的一種體現。

上觀:您曾經提出,人們對健康的普遍需求,應當成爲城市空間的根本出發點。您爲什麼會提出這個觀點?

王林:在紐約曾經有一個“健康城市”的活動,所謂“健康城市”的活動就是讓人們喜歡上步行。因爲在美國,大多數空間都以車行爲主,很多人過分依賴開車,缺少運動,由此造成“現代城市病”頻發,所以他們希望通過“健康城市”的活動,一方面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一方面營造舒適的步行空間,讓人們多走路、少開車。

除了宜人的人行步道,他們還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間設置一些樓梯,樓梯的臺階可走可坐,空間非常開闊,這樣讓人們更願意走樓梯而不是坐電梯。我認爲紐約的這些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鑑。通過城市空間的設計和改善,可以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日常生活習慣,進而引導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觀:除了規劃和設計,人行步道的精細化管理是一大難點,您對此有什麼好的建議?

王林:在我的理解中,精細化管理需要系統化地思考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如,自行車的停放問題。前幾年,我們學習西方國家的做法,在人行道上設置了一些自行車停車架。但事實上你會發現,大多數自行車並不按照規定停放。而且,在一些較窄的馬路上,設置自行車架也會影響行人通過。所以,效果並不太好。

從精細化管理的角度來看,首先你要了解這個地方大約有多少自行車需要停放,然後再根據需要進行規劃和管理。比如,在大商場的門口,就要專門設計自行車的停車區。而在人行道比較窄的地方,每間隔5到10米的距離,可以在地面上鋪裝自行車圖案的地磚,引導人們把自行車停放在規定的位置,同時又不影響行人走路。

這就是精細化管理,它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每一條街道都呈現出多樣化。

上觀:一條理想的人行步道必備的要素有哪些?

王林:第一是安全,安全感是人的首要需求。第二是舒適,包括美觀、便捷。第三是包容,人行步道是可以限時管理的,甚至可以兼顧車行和步行;也可以是一個共享空間,它包含着無數的可能性。

對標

改造後的紐約時代廣場:超寬人行道成爲最大亮點

2017年4月19日,自2010年開始整修改建的紐約時代廣場,終於重新正式對公衆開放。

原本第七大道和百老匯相交的巨型十字路口,現在被改成了一條筆直的車行道和一大片寬闊的三角形公共廣場區域。原本擠在人堆裏的百老匯劇院折扣票務點——一座階梯形的紅亭子周圍變得寬敞了,大大緩解了以往由於排隊買票而造成的人流擁擠。

時間回到2009年2月25日。紐約市市長Michael R.Bloomberg宣佈即將關閉第七大道與百老匯交會處以及百老匯大街的部分街區,作爲交通整改項目試點。當時的報告指出,該區域面臨6大交通問題——不均衡的公共空間規劃,不充分的人行設施,多十字路口,過長的人行道,令人迷惑的交通標識,封閉的步行街。

通過對該地區不同類型車輛的數據監控和調研,該項目提出把原本與第七大道相交的百老匯大街上的行車轉移到第七大道上,百老匯大街則改爲步行街。

作爲世界上最著名的旅行目的地之一,紐約時代廣場每年要接待將近4500萬遊客,是整個紐約市乃至全美國遊客訪問量最高的景點。負責設計這個公共空間改建方案的挪威建築工作室Snohetta,清理了造成人流擁堵的幾十年的舊基礎設施,在每幢大樓前設計了統一、寬敞的平坦道路。

10座50英尺(約15.24米)長的水泥長凳錯落地分佈在一塊新的夾角區域,它們有5種不同的結構,可供行人坐、躺、靠、倚,形成層次豐富的互動空間。這些長凳可以引導人流,供人們駐足休息。同時,長凳中還隱藏有園林電力和廣播裝置,因爲廣場上每年要舉行350多場活動。

2014年春,部分步行街向公衆開放。改造後,這裏的公共安全狀況、經濟效益和使用者體驗都得到很大提升。行人因交通事故的受傷率下降了40%,機動車交通事故下降了15%,該地區整體犯罪率下降了20%,空氣污染也降低了60%。80%以上的遊客認爲,步行道改造讓時代廣場更安全了。

除了提升公共健康和安全,紐約市民、遊客和時代廣場附近工作的人員都能感受到時代廣場步道的改善。93%的參觀者表示步行道讓時代廣場成爲更令人愉悅的地方,88%的紐約市民認爲,這個步行道使時代廣場呈現出一種從前沒有的獨特氛圍。

整個改建工程,使原本位於曼哈頓核心的時代廣場人行空間擴展到了原來的兩倍。改造後的廣場在曼哈頓中心區有2.5英畝的城市步道,這裏曾經是機動車擁堵的地段。這意味着該項目將紐約最著名的擁擠空間變成了一座開放式的市民廣場。

“你不能把這個項目的成功僅僅歸結於提升公共空間的美觀性,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展示了城市設計能夠爲居民帶來健康生活,同時爲公衆聚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Snohetta事務所的創始人、建築師Craig Dykers這樣說。

正文圖片:任溦溦、慄思、肖雅文、唐昕寧、徐曼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