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項20多年的反腐制度,這省今起廢除)

湖南省紀委宣佈,8月6日起,全省統一撤銷廉政賬戶,違規收受紅包禮金者,一律先免職再查處。與此同時,4名觸碰“高壓線”的省管幹部被曝光。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上世紀90年代創立的廉政賬戶制度,在廣東、重慶、四川、湖北等省份相繼被廢除,而這背後正是越織越密的制度籠子。

廳官周松柏收受500多萬紅包禮金

湖南省紀委共作出8條具體規定,簡單來說如下——

收受紅包禮金者,一律先免職再查處;

親屬收受的,追究領導幹部責任;

送紅包禮金的公職人員,同樣嚴肅處理,公款送禮的,從重追責;

因特殊情況未能拒收的,10個工作日內上交,並作出情況說明。

除了印發通知,省紀委還以案說紀,披露了4名省管幹部違規收受紅包禮金問題——

長沙原副市長李曉宏,違規收受黨政幹部和私營企業主所送禮金,其中十八大後收受81萬餘元,目前正接受調查;

益陽市安化縣委原書記熊哲文,違規收受黨政幹部和私營企業主所送禮品禮金,數額巨大,已被免職;

省直機關工委原委員、省委離退休工委原副書記周松柏,利用逢年過節、聚餐等時間節點,多次違規收受他人所送禮金,其中十八大後收受534萬餘元,已被雙開並移送司法;

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志偉,和其妻李某共同收受他人所送禮金,其中十八大後收受87萬餘元,已被雙開並移送司法。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周松柏半個月前被雙開、熊哲文4個月前被免職,上述通報是官方首次披露兩案詳情。

長沙原副市長李曉宏

實際上,湖南並非首個撤銷廉政賬戶的省份。其“近鄰”湖北表示,從2019年1月1日起,統一撤銷各類廉政賬戶;收到禮金後,公職人員必須當面拒絕,或者事後5天內退還。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內蒙古、四川、貴州、廣東、重慶等省份陸續撤銷了廉政賬戶。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廉政賬戶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反腐敗高壓態勢下產生的一項特殊制度,關於其存廢早在卻存在一定爭議。初衷是爲收受紅包禮金的黨員幹部提供一個糾正過失的通道,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人“收多交少”或者聽到風聲後急忙交錢,以此對抗組織調查。

貴州凱里市原市長洪金州,便是鑽廉政賬戶制度漏洞的典型。檢方披露,他共收受賄賂380餘次。因害怕事情敗露,一直主動以“廉政金”名義上繳部分賄金,爲自己“打掩護”。被調查時,其家中贓款有2000多萬元,而已繳納的多達5500餘萬元。

洪金州受審

各地紛紛撤銷廉政賬戶,是大勢所趨。2018年頒佈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收送紅包禮金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換句話說,從紀律法律的邏輯上說,紅包禮金不該收,也就沒有收了之後再上交這一說。

撤銷廉政賬戶,意味着黨風廉政建設升級換擋,在紀律面前無“面子”可言,“不好意思拒絕”“不方便回絕”就是違紀。撤銷廉政賬戶,更是是向全社會表明,在紅包禮金問題上,沒有緩衝區,沒有避風港,也沒有任何空子可鑽!

王寧 本文來源: 長安街知事 責任編輯:王寧_NB124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