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囉,我的車座是哪個小哥哥幫換的?

    在喧囂的街頭,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已成爲瀋陽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痛點。與此同時,它又成爲一塊人性試金石,亂停亂放、惡意破壞、強加私鎖現象時有發生。當我們吐槽種種不文明行爲時,卻容易忽視了其另一面,它也可以稱爲一盞“探照燈”,照亮前方,給予希望。10月13日,由一輛共享單車引出的暖心事兒通過微信朋友圈被無限放大,溫暖了不少瀋陽人,有市民甚至發起了尋找暖心“車座哥”的活動。

    另類車座引出暖心事兒

    “哪位親給這輛共享單車換了車座,求朋友圈小夥伴幫忙找到這位好心人,聯繫電話1584057××××。”10月12日,這條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尋人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傳播着濃濃暖意。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輾轉聯繫到了這條信息的發佈者,她叫小倪,是個90後妹子。小倪告訴記者,她在和平區華陽大廈附近上班,幾乎每天都騎共享單車,10月12日9時,當她騎車到達單位時,發現單位樓下停放的共享單車中,有一輛非常特別的哈囉單車。

    “一般共享單車的車座都是黑色的,但這輛車的車座卻是棕色的,顯得非常醒目。當時的第一反應,這會不會是共享單車的維修人員更換的,後來想一想應該不是,因爲共享單車的車座都是黑色的,即便發生丟失或損壞,更換的車座也應是與原來一模一樣的。”小倪分析,這很可能是一位熱心小哥哥看到共享單車的車座遺失後,主動更換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有車可騎,這一凡人善舉讓她非常地暖心,於是就將自己的所見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引來不少微信好友的轉發和點贊。

    哈囉單車:

    另類車座非官方人員維護

    當天,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就此事諮詢了哈囉單車。瀋陽哈囉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也已關注這一暖心事件,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棕色車座並非是官方維護人員安裝的,而從完好的二維碼和車鎖來看,也排除了私佔共享單車的可能。目前,瀋陽哈囉單車也通過新媒體發起尋找,希望能找到這位暖心“車座哥”。

    瀋陽哈囉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瀋陽有很多共享單車志願者,他們稱呼自己爲“單車獵人”,狩獵的對象不是動物,而是被破壞、損毀、私藏的共享單車,這些志願者有各種身份,醫生、護士、白領、大學生、餐館大廚等,他們無償地利用業餘時間走街串巷去發現那些被破壞、損毀、私藏的共享單車,用草根的力量默默維護共享單車的秩序。因此,作爲共享單車的運營方,由衷地爲這位暖心“車座哥”點贊。

    在此,瀋陽晚報聯合哈囉單車向沈城市民發出倡議,積極踐行文明騎行,自覺愛護共享單車,監督舉報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行爲,共同維護共享單車秩序,共建美好城市。

    80後90後是騎行主力

    新聞延伸

    最新大數據顯示,對於共享單車的喜愛,瀋陽男生略勝一籌,男性用戶佔比54%,女性用戶爲46%。年輕人是共享單車的主力軍,接近四成用戶年齡在25—34歲,佔比最高;超過63%的用戶年齡在18-34歲,超過31%的用戶年齡在35-54歲。此外,瀋陽人最喜歡在7時-9時、17時-19時這兩個時段用車,用戶每次平均騎行距離爲1.57千米,每次平均時長爲16分鐘。

    有一種小確幸叫“謝謝你陌生人”

    記者手記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身邊圍繞着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別人,我們的一個舉動或一個神態都是他們生命體驗的一部分,也許很小,也許很大,也許冰冷,也許溫暖。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一舉一動中,點燃他人的夢想;或在他人不經意的善舉中,收穫自己的夢想。這些善舉,終會像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匯聚成溫暖而美好的人間。

    本組稿件由瀋陽晚報、沈報融媒高級記者 白昕 採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