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說起明星,大家一定會想到文藝圈裏的各種老戲骨、小鮮肉、實力派、流量派等演藝界人士。這些明星充斥着各大平臺娛樂板的頭條。

前不久,楊超越被《中國新聞週刊》評爲2018影響中國十大人物,與物理學家王貽芳,《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等人並列,這一事件引起極大爭議。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批評者多以“楊超越沒有影響我”來抨擊這個名單。他們也許不知道楊超越在00後這個年輕人的羣體裏火到什麼程度。這裏我們不對這個榜單是否正確進行討論。而我們想說的事情是:每當遇到如此新聞,我們都在感慨,爲什麼真正推動人類進步的科學家們,沒受到如此追捧。

現實非常簡單和殘酷——年輕人中間知道楊超越就是比王貽芳的多,這就是“影響”。如果我們今天關注另一個圈的明星——數學圈的明星們。我問你,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十多年的數學,你知道哪些數學家,你會怎麼回答!

回答可能很多,但大多人會說的大概就這些人,陳景潤、華羅庚、祖沖之,有的人也許還會說出高斯、牛頓。對於好萊塢電影愛好者,還會說出《美麗心靈》中的納什和《模仿遊戲》中的圖靈。

你發現了什麼?國人知道的都是年代久遠的數學明星。當代數學家們在做什麼,他們毫不之情。

當代數學家中有明星嗎?一定有!

來自巴西的陽光帥氣合照王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阿圖爾·阿維拉,1979年出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他在動力系統研究上有很多重要貢獻,使他成爲2014年菲爾茲獎獲獎人。

大概是因爲身上帶着巴西所有的熱帶風情,阿圖爾·阿維拉十分陽光帥氣, 2014年開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時候,他成爲被要求合照最多的數學家。

這位數學明星,在巴西可謂家喻戶曉,因爲他是巴西乃至整個南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殊榮的數學家。

印度才藝多多的鄰家小哥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曼紐爾·巴爾加瓦,美國籍的印度裔,同樣是菲爾茲獎得主。這位有着鄰家男孩氣質的小哥哥,從小就對數學有着不一般的興趣。8歲時他跟着媽媽去超市看到一堆桔子,就開始爲數桔子數而推導起了公式,併成功得到正確結果。

這位小哥哥可以說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他對語言和文學還有古典印度音樂有着濃厚的興趣,會演奏多種樂器,如西他、吉他、小提琴、鋼琴及印度樂器塔布拉鼓。

他認爲,音樂、詩歌和數學這三個東西非常相似。它們都需要創造性,都在努力地表達日常語言所不能表達的真理,也都在努力地臻於完美。

這樣多才多藝,智商超羣的小哥哥,不知能俘獲多少少女心,成爲印度非常受人喜歡的數學家一點也不意外吧。

法國的優雅貴氣的數學王子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賽德里克·維拉尼,法國數學家。他陪着法國總理馬克龍訪華的照片,一度刷爆了朋友圈。不少國人都注意到了馬克龍身邊這位臉龐帥氣,裝扮個性高雅,渾身透露着貴族的氣質的男子。很多不瞭解的人都以爲這是一位藝術家,或者是法國傳統的貴族。然而他可是現任法國龐加萊研究所所長,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可以說在數學物理學、最優輸運理論和黎曼幾何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2010年他還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這位既有才華又有氣質的數學家可是法國國寶級的人物,並受到英國、美國等各國媒體的關注,妥妥的數學明星一枚了。

數學界的德國小鮮肉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8年,年僅31歲的德國數學家彼得·舒爾茨斬獲菲爾茲獎。

舒爾茨從小就展現出極強的數學天賦。2004年,未滿17歲的舒爾茨,被選進德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第一次參加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並獲得了銀牌。之後他連續參加了三屆國際奧數競賽,拿到了三次金牌。

2007年,舒爾茨進入波恩大學數學系,三個學期讀完本科,兩個學期做完碩士論文,更可怕的是,這篇碩士論文不僅能解決一些數學界的難題,還創造了一套理論。這一理論後來被譽爲代數幾何未來幾十年最具潛力的框架體系之一。因此,這篇碩士論文也就讓他直接獲得了博士學位……

2011年,24歲的舒爾茨被波恩大學破格聘任爲W3級(德國最高級別)的教授,創下了德國最年輕教授的記錄。舒爾茨還有多項獎項是當時獲獎記錄中的最年輕的獲獎者。

可以說年輕帥氣的舒爾茨,在德國任何一所學校的數學系,都是被關注、被討論的對象。

令宗教做出讓步的“大女人”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4年,伊朗人米爾扎哈尼成爲了菲爾茨獎創辦81年來首位獲獎的女性,震驚了整個世界。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典型國家,女性在公共場合必須要佩戴頭巾。獲菲爾茨獎時,她的宣傳照片原本是一張露出面部的照片。而伊朗的媒體在報道時,米爾扎哈尼的照片則被PS上了頭巾,這引發了伊朗國內的劇烈討論。

2017年,米爾扎哈尼去世,年僅40歲,她的離去讓很多人爲她的數學天分感到遺憾和感傷。而這一次伊朗媒體打破了禁忌,在發佈她去世的新聞裏,米爾扎哈尼的無頭巾照片“大方”的登上報紙。

在米爾扎哈尼影響下打破的禁忌不止如此。米爾扎哈尼與一位非教內男性結婚並育有一女。按照伊朗的法律規定,其子女無法入境伊朗。而爲了讓米爾扎哈尼的女兒能夠回鄉探親,伊朗緊急推進法律的修改,允許與外國人結婚的伊朗女性的子女獲得伊朗國籍。這位女數學家就在離世之後,也通過她的影響力讓一個頑固的政權產生了轉變。

可以說,米爾扎哈尼代表女性在男性“統治”的數學界開闢疆土,影響之大並不止一個伊斯蘭國家,如斯坦福大學的校長所說:她已走得太遠,她的影響將會激發的成千上萬的女性追求數學和科學的發展。

米爾札哈尼是數學界的“大女人”,也是所有女性在學術界的好榜樣。

她用自己證明女性可以在任何地方成就自我,而宗教、社會、刻板印象都不能成爲她們的絆腳石。

數學神童流量花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陶哲軒是名副其實的數學神童,幼兒園時期,他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8歲半時,陶哲軒就升入了中學。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得金牌時他還未滿13歲。21歲獲得博士學位。24歲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爲正教授,成爲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2006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和菲爾茲獎。

而這位數學神童並沒有因爲始終比同齡人快N步而不懂與人交流,恰恰相反,他思想開放,熱衷於與人分享探討。2006年他開始在網上寫博客,經常將自己科研的方方面面寫下來,把一些思考結果直接貼出來與同行分享。 他所涉及的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方向都是數學發展中極熱的生長點。陶哲軒在博客上的交流十分平易近人,我們哆嗒數學網的一位羣友因爲提出對他所寫教材的建議,被陶哲軒在該教材的新版中鳴謝。

他還長期推廣數學,做數學的普及活動,所以深受廣大數學愛好者的喜愛和關注,又因其華裔身份,更是受到華人的關注和支持,可以說是帶着流量的數學明星。

盤點玩以上這些數學明星,我們發現他們都是外國的明星,就算陶哲軒也只是澳大利亞的華裔。那麼我們中國有數學明星麼?

中國也有,而且他們曾經還很火得“一塌糊塗”!

華羅庚,新中國數學學科奠基人,曾因貧窮而被迫輟學。在幫父親料理事務的同時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後在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時還自學了英、法、德、日等語言。1936年,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關鍵性的兩年。劍橋時期他做出一些成果給他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華羅庚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奔向祖國的懷抱,將自己的後半生毫無保留奉獻在祖國數學、科學的發展進步上。他的事蹟,幾乎在所有階段的教科書裏出現。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陳景潤,將“哥德巴赫猜想”的推進了一大步的數學家。可謂在追求數學的道路上一生勤奮。不論是面對童年時期的貧困、少年時代的戰亂紛擾,他都能從數學鑽研中找到內心的光亮。這束光一直陪伴着他,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他仍在不足6平米的斗室裏、一盞煤油燈下不分晝夜地演算。雖然在研究上他一直耐得住寂寞,但是他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大愛。爲了堅定支持“只有一箇中國”,他放棄了在國際數學家大會做報告的機會。他爲科學事業做出的最後一次奉獻是:捐贈遺體供醫院解剖。1978年《人民文學》雜誌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讓他紅遍大江南北,成爲時代楷模。2018年陳景潤被授予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物。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面的中國明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你會發現,幾十年過去了,我們能說出的,還只是他們。他們高大全,沒有任何缺點,甚至讓人感到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他們的事蹟的確鼓舞人心,用現在的話說是非常勵志,但總覺得離我們很遠。

時光荏苒,草根選秀節目經歷從《快樂女聲》到《創造101》的變遷,節目形式在變,但熱度依然不減。有人不解,爲什麼看上去不怎麼樣的才藝,卻能吸引那麼多人爲之瘋狂。

我們的理解是,他們年輕、陽光,曾經有着和我們一樣生活,讓人感到親近。也許,我們科學家、數學家也需要同樣的明星星工廠。

我們需要的數學明星,也許昨天還和你一起在食堂排隊打飯,一起和你在圖書館搶同一本書,甚至講課的時候用不標準的普通話把你逗得樂翻天。——當代的數學明星們,也許應該和每個人有着相同的生活。

有人說,科學或者數學明星天生就不會被人追求。但我看來這並不一定是事實。

韋東奕,他的粉絲叫他韋神。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成績滿分,在競賽中經常橫掃數學競賽獎項,他也很熱心的跟人探討和交流問題,大多人認爲他謙虛而可愛。網上流傳着他的學霸時期的“神蹟”,被人津津樂道。

惲之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成績也是滿分,人稱惲神。他大學三年的數學專業課拿到了19門滿分7門99分,而那些99分科目還不一定是惲神真有錯誤,有的是因爲老師出於勉勵的目的沒有給滿分。後來,惲之瑋學術成績也不錯,前些時候獲得科學突破數學新銳獎,又吸了一幫粉絲。

張偉,一位獲得過拉馬努金獎的中國數學家。生於四川省達州市的大竹縣,從小在農村長大。張偉的中學時光是在大竹縣中學度過的。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投票調查,看看每個人心目中哪些人能在2018年得到菲爾茲獎。結果是,一羣張偉的中學校友,硬把張偉投票投成了第一。可想而知,張偉在學校必然是一位學霸明星,而他的明星號召力也很長久。

但是,你會發現,以上的那些追逐都是因爲學生時代的情愫。然而走向學術道路後,這些人做過什麼,每個人大概並不清楚。

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我們的媒體其實責任很大。的確,數學家們的成果離現實很遠,很難用通俗的語言傳播。這就給了很多所謂“民間科學家”傳遞假成果的空間。

非誠勿擾,中國最成功的相親節目。有一期,一位男嘉賓聲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非你莫屬,一款求職類節目,在“引力波”被發現後,被人炒作,說早有民間人士提出,引發了公衆對科學界的莫名聲討。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的榜樣在哪裏?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榜樣!科學和數學領域也不例外!當年輕人追逐的明星都是科學家的時候,全社會的就自然充實着崇尚科學之風,從而民智國強。

NBA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化籃球聯賽。他們的運營者有個工作,就是“造星”。他們通過造星推廣籃球運動,又通過籃球運動繼續造星,如此往復。年輕人們追逐着明星自己又成爲明星。喬丹追逐着“J博士”歐文成爲籃球之神,科比又追逐着喬丹成爲一代巨星——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科學和數學也需要明星做榜樣,然而明星在哪裏呢?也許需要一個機制,讓明星從民間生長出來,並被我們呵護成長。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依託於互聯網技術的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從網絡獲取。過去我們總能在教科書、報刊雜誌、電視節目上獲得一些高大全的偉人形象,隨着時代的發展似乎越來越難以有吸引力。人們需要一些接地氣的榜樣!

騰訊,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人們都知道他們的QQ、微信、遊戲等不同形式產品。他們總有一種魔力,能不斷的抓住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心。現在他們要在科學領域的年輕人上發力了!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相信,只有年輕的科學明星、數學明星從年輕人的身邊不斷出現,我們才能讓這羣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羣體以崇尚科學爲榮。現在,騰訊基金會和馬化騰先生髮起設立了“科學探索獎”。騰訊將從2019年開始,每年在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製造、交通建築技術、前沿交叉技術九個領域選出50名走在探索路上的青年科技英才,予以表彰。此獎鼓勵青年們以興趣爲舵,以雄心爲矛,堅定前行,勇闖科學的“無人區”。此獎的聯合發起人可謂巨星雲集: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保證了獎項的含金量。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我們看來,此獎有多個特點:

1、 年輕人的獎項:規定只能是45歲以下學者獲獎

2、 身邊人的獎項:規定只能是在全職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學者獲獎

3、 必然全力向社會宣傳:騰訊會利用他們的一切媒體,宣傳獎項和獲獎者的人和事。

4、 民間獎項:獎項來自民間,沒有某些體制束縛。

5、 權威評比:將聘請各自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堵死“民科”忽悠的空間。

6、 資金充裕的獎項:10億啓動資金,每位獲獎者將獲得300萬人民幣。

現在騰訊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我們大膽猜測,此獎必然能產生衆多科學新星,從而成爲中國科學巨星、數學巨星的搖籃!

申報流程見長圖

我們的時代需要數學和科學的明星在哪裏?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