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以前遠足,最好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車,綠皮和紅皮的火車裏,也只有硬座和硬臥,雖然坐着辛苦,但心裏卻足夠快樂。以前相隔很遠的朋友來往,也只有書信,通過郵遞員的雙腳,傳達彼此的情誼。雖然說有時候收到一封回信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但往往就是那種靠着時間來打磨思念的關係纔是真的親密。以前,一生只夠愛一人,如今,快捷帶來的卻是內心的空虛和恐慌。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通訊越來越發達,交通越來越發達,有時候往返兩地之間,連一天的時間都用不了,這就說明我們的社會在飛速進步,這是好事。可是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愈發便捷化,卻沒有了以前那種感覺。比如,以前去遠方,需要坐兩天的綠皮火車,沿途還能結交許多朋友,如今,坐飛機坐高鐵很快就能到,沿途大家也不去注意有什麼風景,也不會輕易跟人攀談,人手一部手機,鑽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出來。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雖然已經有了手機,但是我跟遠方的那位佳人聯繫依然用的是信件,每次斟酌之後動筆,到成書封筆,再到買信封、買郵票、然後跑去郵局把信小心翼翼的放到綠色的郵筒裏,特別有儀式感。等回信的時候也不會太過焦慮,因爲知道本來就很慢,而且那種長時間以來醞釀出來的思念,才更加彌足珍貴。等上十天半個月的收到回信,看到那信封上清秀的筆跡時,心中早已歡呼雀躍,更別說看信的時候了。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這看起來跟現在的微信電話這些沒有區別,而且現在的這些通訊工具要比以前快捷很多,也方便了很多。但是這種快捷帶來的焦慮也顯而易見,拿上面那件事來說,我等回信的時候,從來都不會焦慮,說她一個小時不回覆我信怎麼怎麼了。而現在擁有了手機之後,方便快捷的聯絡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之間,但凡是立馬沒有回覆信息的,往往都能激化出這樣那樣的矛盾。這體現了什麼,就是焦慮,因爲快捷,所以大家收信息的時候,就想要很快見到別人的回覆,你只有很快回復了,才能證明你真的在乎。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從這裏我們也就能看出,快捷產品把時間無限縮短,讓人們體會到了時間節省帶來的快感,但同時也把人的時間給碎片化了。你看,以前來往一封信,至少得一個月,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彼此也知道慢,所以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從來都不會耽誤別的事情,也不會胡思亂想。現在呢,因爲快,所以隔幾分鐘就會有消息,然後收到消息的人就會忍不住去看,去回覆,要是不回覆那邊的人就會覺得你不在乎他。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後來給一個朋友寫過一封信,但是去了郵局之後工作人員說不清楚能不能寄信,這就讓人很尷尬,那封信也就那麼擱置了,再沒有寄出去過。其實有時候想想,在交通和通訊這樣發達的時代裏,那種原始的通信工具,才最能給人以儀式感和安全感。

在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忽然很懷念那些書信來往的日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