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老师

为什么有人放假第一天就写完了作业,而你开学前夜还在赶?

明天的汇报PPT还没做,但是喜欢的剧又更新了,是先追剧呢,还是先追剧呢,还是先追剧呢……

选择想做的还是应该做的?

这时候脑中仿佛有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儿,就一个小时,看完再干活儿。”另一个说:“喂,想一想明天老板看见你打哈欠的表情!”

你的脑中可不止这两个小人?

心理学家劳伦斯·弗兰克(Lawrence Frank)认为,这两个小人可能是你对时间的态度。那个劝你先追剧的小人叫“现在”,总能知道你此刻最想做什么;那个劝你先做PPT的小人叫“未来”,总是提醒你为明天做准备;还有个小人叫“过去”,在这次争辩中它可能没上场。

过去、现在、未来,谁在引导着你的选择和生活?

弗兰克把这种时间态度叫做时间洞察力(time/temporal perspective, TP),这个概念在1939年首次出版,到现在还不到80年。这几十年中,许多位心理学家对时间洞察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999年,菲利普·津巴多(Phillip Zimbardo)提出,脑中同时存在6个时间洞察力小人,它们分别叫“过去消极(Past Negative)”、“过去积极(Past Positive)”、“现在宿命(Present Fatalism)”、“现在享乐(Present Hedonism)”、“未来(Future)”和“超未来(Transcendental Future)”。

脑中同时存在6个时间洞察力小人

过去消极小人

“拖延症”并非专门的医学或心理学诊断名词,而是网友自发对号入座的现象,是一种民间戏称。这个词之所以生命力强大,主要是因为它对应的现象让我们很多人似曾相识,非常“中枪”。

“拖延症”虽不是学术名词,但“真性拖延”是有正版定义和限定标准的:后果有害且本可以避免的推迟。但很不幸,在广泛流传过程中,盗版定义比正版定义流传更广。很多人接受的定义,并非来源于一手信息,于是被严重误导了。

再加上人类大脑天然偷懒的属性(“认知吝啬”),使得我们很容易把一些合理的推迟,也错当成拖延,既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又产生一种被忽悠的错觉。

作为一种民间戏称,这个词的社交话题功能很强,许多人会将其用于非正式语境下,产生自黑的戏谑效果,这时听者如果无心玩笑,反而会觉得对方有找借口、逃避责任的嫌疑。

久而久之,有人甚至会觉得这个词背后有人在炒作,产生阴谋论的想法。问主产生这样的疑问,也就不足为奇。

每当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1个或者几个小人就会跳出来发表意见。如果有2个及以上的小人意见不统一,就要打架啦,谁能赢呢?

当然要看谁的战斗力强。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ZTPI)测量了5个小人的战斗力,分别为1-5分。如果你的未来小人的战斗力是4,现在享乐小人的战斗力是3,未来小人就能把现在享乐小人KO了,让你先做PPT。

没错,主动做作业的“别人家的孩子”,从不拖延工作的“别人家的员工”,脑中都有一个战斗力超强的未来小人。

你可能会说,好了我知道了,我要去把脑中的过去消极、现在享乐、现在宿命小人都打死,只留下过去积极和未来小人,它俩能帮我做最正确的决定。

实际上任何一个小人过于强势你都会吃不消的。如果没有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小人的牵制,未来小人就会逼迫你“努力!努力!”让你成为工作狂,熬最深的夜,办最贵的健身卡。强势的过去积极小人会为你的回忆镀一层金,而让你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未来时间洞察力太高,会让人成为工作狂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一种平衡。

过去积极小人帮助你建立自我概念,奠定温暖的基石;

现在享乐小人带领你广交朋友,体验生活的乐趣;

未来小人指导你规划职业生涯,迎接目标和挑战。

过去消极和现在宿命小人偶尔发表意见,避免过去积极、现在享乐和未来小人过于强势。

另外,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些小人应该有所选择地跳出来。比如在聚会时由过去积极小人主导,在度假时现在享乐小人最大,在工作中未来小人以一挡四。

互联网经济学家、启蒙者姜奇平先生,曾写过《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认为互联网通过重塑社会格局,已经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人变得更加感性,而非理性。在我看来,这恰恰对我们传统的强调理性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许多人觉得,拖延症是“行为不够理性”的表现,也是意志力不足的反映。这种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追溯到他的术语akrasia(意志力薄弱)。不过,古希腊以降,哲学长期以来都高估了人的理性程度,这也是学界共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早已反思人在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怪罪拖延者,说他们“不够理性”,但反过来,又何尝不能认为是任务的驱动/激励方式不够感性?要解决拖延症,到底靠让行为变得理性,还是让驱动/激励变得感性?前者也许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而后者则是互联网时代甚嚣尘上的主题,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崭新的激励方式。比如游戏化,比如社群,比如强调自主性的授权。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曾提出“自我决定论”,得到学界普遍认可。这个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有三样:有关爱的“关联性”、有关力量的“胜任力”,以及有关自由的“自主性”。如果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事,如果我们能做那些难易适中、既有挑战性又不会无从下手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可以增强我们的归属感、巩固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很容易自动自发去做,而不会耗费额外的意志力。事实上,在这种内驱动的过程中,让一个人管住自己不做这些事,才需要耗费意志力呢。

如果你观察那些最吸引我们的网络游戏,会发现它们无不是在这三方面,通过设计而达到了极致,难怪我们会投入其中,乐此不疲。

的确,网络时代的演进,伴生着拖延症的大爆发,但并不能简单推论为“拖延症是网络造成的”,也许真正的原因只是“我们在已经感性化的时代,却仍然使用着工业时代冷冰冰的理性思维来驱动自己”。

如果你的现在享乐已经很高了,你就需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看看现在常常沉溺的爱好是否有害于身体健康?是否影响某个人生目标的实现?

如果你很少享受当下的生活,尝试每天或每周给自己划定一个不被打扰的“享乐时间”, 在这个属于你的时间里,放下担心和焦虑,放下别人,“自私”一点,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