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面對激進分子和某些政治勢力的亂港圖謀,要冷靜思考,獨立分析,堅決跟暴力作鬥爭,撐警方,撐特區政府,撐“一國兩制”,共同守護香港法治和安寧,讓社會盡快走出政治紛爭,聚焦民生髮展,以不負青春時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從非法“佔中”到反修例,反對派挾洋自重,挾年輕人自重,挾香港繁榮穩定自重的圖謀日益清晰,破壞“一國兩制”的嘴臉暴露無疑。

亂港勢力坐居幕後,香港青年別當炮灰

7月3日,在香港特區立法會,香港法律界人士手拿“向暴力說不”的紙張譴責暴力行徑。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從衝擊立法會到如今圍攻葵涌警署,少數極端激進分子的衝擊行動愈演愈烈。令人痛心的是,在以身試法者中出現部分年輕人的身影。近日一位香港警察披露的細節在網上曝光,引人深思。面對被捕的孩子,他的父親反問道:“你被人利用你知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李柱銘出來示威呀?”

李柱銘是老牌的反對派政客,其“告洋狀”、搞運動都是出了名的。當前,極端激進分子、反對派和外部勢力互通聲氣,大有合流之勢。亂港勢力一方面勾連國外勢力明目張膽地介入,另一方面坐居幕後,蠱惑不明就裏的熱血青年衝鋒陷陣在前,讓年輕人成爲遂行自己政治圖謀的棋子和炮灰。

應當說,他們的一些手腕頗有迷惑性。比如以“民主自由”、“公民抗命”等包裝起來的漂亮口號去誤導青年。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羣組的興起,製造很多假新聞及妖魔化內地的內容,撕裂和分化香港社會。再借助香港親泛民媒體和國外媒體的誤導,讓部分年輕人誤入歧途而不自知,甚至走上鼓吹“港獨”的激進道路。

從非法“佔中”到反修例,反對派挾洋自重,挾年輕人自重,挾香港繁榮穩定自重的圖謀日益清晰,破壞“一國兩制”的嘴臉暴露無疑。他們不管不顧也不願認識到,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其品德、學業和對社會的歸屬感都將影響東方之珠的方方面面。而訴諸暴力、反理性的激進方式,對香港年輕一代的荼毒不容低估。

口號再高尚炫惑,也遮蓋不了本質是違法的鐵的事實。部分激進分子先要面對警方的追究,後要接受法庭的審判。之前“佔中”案的判決,已經給香港青年上了一堂寶貴的法律和人生課。真正自由的大腦,不會成爲別人圖謀歪說的跑馬場。某些政治勢力坐居幕後,算計精明,只是爲了利用年輕人牟取政治私利而已。

試問,香港青年普遍關注的住房、就業等民生問題和階層向上流動等實際訴求,鼓動的人何曾拿出有絲毫誠意的解決方案?從“佔中”到如今,除了黃之鋒之流等少數幾個撈取到政治資本上位,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迴歸到日常的柴米生活。民生天大,那些所謂的遊行、衝擊何曾給他們生活帶來正向的改變?

香港亂好還是治好?答案不言自明。暴力行爲不斷升級,影響每個香港市民的安寧生活,衝擊香港最重要的發展根基。發展以和諧穩定爲前提,故而暴力是發展的死敵,由此帶來的對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的衝擊,需要每一個人去概括承受。“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聰明人弗爲也。

當然,一小撮不明就裏受到蠱惑的人,並不能代表香港年輕人。絕大多數香港青年是愛國愛港的,擁護“一國兩制”,對暴力亂港深惡痛絕。近日,就有一批來自金融、IT、科技、社會福利等界別的青年代表會聚中環,呼籲和平理性,齊聲向暴力說“不”。他們的意見表達了香港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心聲。

香港由小漁村慢慢發展成國際大都市,成爲耀眼的東方之珠,靠的正是一代代年輕人的努力和汗水。中央政府已經明確表態,會繼續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支持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央有關部門也會繼續推出一系列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讓香港居民包括港青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機遇的風口就在眼前,是用寶貴的青春去建設一個更美好的香港,還是繼續以內耗破壞的方式讓香港停滯不前?這是愛港與禍港的分野,牽涉不可不明察的大義。

遠觀一部近代史,近觀迴歸廿餘載,香港的繁榮與穩定來之不易,香港的地位和尊嚴來之不易,香港的民主與法治同樣來之不易。對所有香港年輕人來說,香港是家,祖國是根,珍惜這一切是福。所以面對激進分子和某些政治勢力的亂港圖謀,要冷靜思考,獨立分析,堅決跟暴力作鬥爭,撐警方,撐特區政府,撐“一國兩制”,共同守護香港法治和安寧,讓社會盡快走出政治紛爭,聚焦民生髮展,以不負青春時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任成琦)

原題:港青應齊聲向暴力說“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