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3月18日,由北京卫黄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湘一立信教育集团承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启动仪式暨“红色文化进军营”读书汇活动(铁血系列一)在京举行。《我的爷爷朱德》作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之孙、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将军;《战场无亚军》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刘洪顺博士;《血染的风采》作者、一等战功荣立者、陆军航空兵研究所研究院胡国桥主任;解放军出版社数字出版室主任、副编审闫永春博士;节目制作方中广天择代表,《铁血少年行》总导演颜屹峰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英雄事迹提振士气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启动仪式暨“红色文化进军营”读书汇活动正是贯彻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积极实践。为此,基地沈政委向传播红色文化,帮助官兵注入红色基因的文化工作者们表示真诚的敬意,并对卫黄文化积极推广红色经典文化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活动中,朱和平将军以“铁血朱德”为题做了主题发言,用几个小故事深情回忆爷爷朱德元帅的光荣事迹和其伟大品格。“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席间笑谈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世人眼中的朱德总司令的形象一直都是宽宏大度、慈祥和蔼,但是对于从小就生活在他身边的朱和平将军来说,他在爷爷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血性”,南昌起义后的石径岭遭遇战中,朱德同志身先士卒亲自杀出一条血路;过雪山草地时朱德想方设法帮助全军渡过难关;抗日战争中的古县狙击战尽自己全部力量挽救危局。朱和平将军评价爷爷朱德元帅的血性:“在困难与敌人面前他是一位铁血勇士,不忘初心,做个彻底的无产阶级,这是朱德贯穿始终的信念,这种对信念毫不动摇的坚守,是他的血性”。果断、睿智、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朱总司令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意志坚如钢,度量大如海”的光辉形象令现场上千名官兵震撼动容。

军中英雄时代标杆 热血铸就血染风采

《战场无亚军》是一部书写中华民族血性史的著作。作者刘洪顺博士现场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初衷和创作历程,令现场上千名官兵热血沸腾。刘洪顺博士表示:“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受教育,通过不同的故事我体会到有血性的人生才是灿烂的人生”。而关于如何做一名血性军人,刘洪顺博士认为:“共和国是红色的,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旗帜,所以军人的红色必须是高级红,就是要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思想上,这种高级红是胜利、是勇敢、也是血性”。正所谓:“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弓马不素习而欲战者,未有不败者。”《战场无亚军》一书中有对历史问题的深刻追问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反思,纵贯两千年,以史为经,以重要人物和典型事例为纬,多维度、立体化阐释军人血性的五大要素“忠、勇、义、智、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四十年前,在卫国防御边境的阵地上,《血染的风采》作者胡国桥主任奋勇杀敌,血洒疆场,荣立一等战功;四十年后,在军事科研和政治教育的阵地上,他苦心钻研,开拓创新,再创新的佳绩。《血染的风采》一书讲述大量真实的军中内容,展现军中英雄除了血性,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与担当。现场,胡国桥主任讲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6岁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后一个因作战而牺牲的战友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胡国桥主任表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至今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军人为中国革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默默奉献。他们是祖国人民优秀的儿子,是共和国优秀的战士,他们用鲜血写就了一个军人对祖国的忠心,年轻的生命在战火中永恒”。

解放军出版社数字出版室主任、副编审闫永春博士发言:“红色经典,可以明示方向、给予力量、增强信心,让我们不会忘记革命前辈和英模先烈,不会忘记我们这支队伍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表示:“人民军队,是一个大熔炉,是一座红色基因宝库,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是红色,把红色作品出版好、宣传好是军队出版人的重要职责。”

以史为题致敬先烈 《铁血》锻造血性少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是我军铸魂育人思想的与时俱进,也是强军兴军的时代要求。基地广大官兵在读过这三本书后,热血沸腾。六连学兵范宇海读了《我的爷爷朱德》后发言:“学习朱德元帅,到底学习什么,我认为,一是永葆恒心,坚决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第二是竭尽忠心,为党和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第三是充满着热心,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劳任怨;第四是满怀着爱心,对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甚至奉献自己的一生;第五是保持公心,恪守原则,一生坚定信念。”三连学兵白金禧以《铭记血染风采,砥砺血性之路》为题,谈了《血染的风采》读后感。他说:“我们人民军队,是祖国的儿子,是人民的战士,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愿背起行囊,扛起钢枪,将豪言壮语深埋心底,用热血和身躯诠释中国军人的血性。”

七连学兵王博文对《战场无亚军》深有感触,他表示:“一个人永远不会被别人打到,能够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血性是军人永远的底色,充满血性的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坚定信念,顽强不屈地坚持到最后一秒。”

少年强则国强。党中央明确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为此,卫黄文化策划出品了中国首档少年国防军事教育节目《铁血少年行》。该节目以锻造血性少年为主题,“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寻找军中“闪亮的名字”,展现人民军队优良革命传统和新时代人民军队形象。传承红色基因,从少年抓起!节目制作方中广天择代表,《铁血少年行》总导演颜屹峰介绍了该节目并谈了入营体验。颜屹峰表示:“不仅仅在军队中传承,更要将红色精神传遍华夏大地的家家户户,在孩子的心中埋下血性的种子”。他的发言让现场官兵感受到主创团队对英雄先烈的崇敬,以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血精神的创作态度。

活动最后,卫黄文化总经理武晓雨向部队基地赠送了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军旅书法家丁嘉耕老师的书法作品,书法家谭开、张义胜也现场挥墨为此次活动题词,送文化进军营。湘一立信董事会代表姜雅芳上台向现场领导、嘉宾及广大指战员官兵表示感谢,向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活动最终在大合影中圆满落幕。

“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启动仪式暨“红色文化进军营”读书汇活动的举办,具有重大深远意义,让大家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有助于红色精神的代代相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卫黄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不忘初心,始终肩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精品。“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是长期开展,长远发展的文化工程。除了举办红色文化进军营,打造少年国防军事教育节目外,卫黄文化后续还将打造红色主题影视剧、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等一系列红色文化特色项目,为红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增添新动力和更广阔的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