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不换掉廉颇,秦军必败。

第一,攻方消耗远比守方消耗大。最先坚持不住的一定是进攻的一方。所以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大部分攻防战,最早坚持不住的是攻方军队。

第二,赵国距离自己腹地更近,在后勤消耗上要远低于秦军。好多人还说秦军可以调拨蜀地的粮草。你们可知道,运输粮草需要多少人马,在交通严重滞后的战国,要走多少时间才能到赵地。这么长的时间,路上粮草的消耗是多少?你们可以试一试,赶着一辆马车,甚至手推车,从四川走到邯郸,车上的粮食能剩下几颗。

第三,赵国只想自保,秦国想称霸天下。就算两败俱伤,失败的仍然是秦国。而且秦国的敌人太多了。一旦在长平之战中消耗太厉害,趁火打劫的诸侯绝不在少数。赵国可以把全部国力压上去,秦国是不敢的。

廉颇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是看透了这些关键的,秦国已经感到了恐惧,才不得不用反间计除掉廉颇。

而且赵括代替廉颇以后,给赵国的是最坏的结局,所以赵括没有什么可洗白的。

在长平之战中,如果赵王不用赵括,一直用廉颇会胜吗?为什么?在长平之战中,如果赵王不用赵括,一直用廉颇会胜吗?为什么?在长平之战中,如果赵王不用赵括,一直用廉颇会胜吗?为什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