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国在六国当中是比较强大的一个国家,它的军事实力仅次于当时的秦国。在公元前233年的时候,秦国的军队曾经攻打了赵国,但是却是以秦国惨败告终,因此韩国当时的君王韩王安以为赵国的实力远强于秦国,因此就攀上了赵国的大腿,与赵国一起形成联盟对抗秦国。

古代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个朝代,在其中最强大的朝代应当非秦朝莫属。毕竟秦朝当时统一了六国,真正地实现了天下大一统。秦朝的统一,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秦朝历经两代,但是秦统一之后的政策确实影响深远。

在古代一个国家将另一个国家覆灭之后,其实最大的麻烦是在于如何处理亡国之君,纵使是强大的秦国在同时面对六个亡国之君的问题上,也是感到非常麻烦。因为在亡国之君这个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就可能会使得民心相背,甚至有可能让亡国之君获得东山再起的资本,从而给自己的国家留下很大的隐患。那么,面对韩、赵、魏、楚、燕、齐这六个亡国之君,秦国是怎样解决这个巨大问题的呢?

一、韩国第一个被吞并,韩王最终因反叛而亡

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是韩国,因为在当时六个国家当中,韩国的军事实力是最弱的一个。在公元前233年的时候,秦国的军队曾经攻打了赵国,但是却是以秦国惨败告终,因此韩国当时的君王韩王安以为赵国的实力远强于秦国,因此就攀上了赵国的大腿,与赵国一起形成联盟对抗秦国。

韩王安当时以为和赵国形成联盟,就再也不用惧怕秦了。但是没想到他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秦国。于是秦国派领军队,仅仅只用一年的时间,就将韩国彻底攻下。而由于当时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自然其他六个国家和秦国形成对立的关系,因此秦国也不能够太明显地直接将韩王安给处死。于是,就将韩王安给软禁起来。而在后来随着原来韩国的贵族不满臣服于秦国,于是发动造反,秦国便借着这场造反的名义,将韩王安给处死。

二、离间计破赵国,赵王身死深山

赵国在六国当中是比较强大的一个国家,它的军事实力仅次于当时的秦国。而且赵国还拥有着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将,比如廉颇、李牧等。但是在后来的战争当中,赵国的军事实力逐渐衰退,而且赵国的君王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为了灭赵,秦采用了离间之计,重金收买了赵王身边的宠臣,离间赵国军臣,王翦、司马尚被当时的赵王杀害。随即,赵王国灭被俘。秦王有了处理韩王的经验,于是就直接将赵王流放到了一座深山当中,赵王也就在那座深山当中度过了他的余生。

三、水淹魏国,魏王结局不明

对于魏国,秦王则是派出了王贲前去讨伐,将领王贲水淹魏国的都城大梁,最终使得城墙完全倒塌,魏国也因此破灭。当时魏国的君王魏王假,也向秦国投降。魏王假投降之后,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秦王如何处置他,到底是将他流放还是将他杀死,至今都还不明确。

四、楚国内忧外患,楚王最终自刎

楚国在当时也是和赵国一样,是属于军事实力比较强的一个国家。在楚考烈王的时候,楚国可以是说与秦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但后来的楚国最终还是被秦国给吞并,这其实是由于楚国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再加上外部秦国对其虎视眈眈,所以使得整个楚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当时楚考烈王的儿子们为了皇位而争夺,秦国就看准了时机对楚国发兵,最后导致秦国覆灭楚国,楚王也被俘虏。但是,在后来项燕又将楚考烈王的一个儿子推举成为了楚王,而在当时楚国的实力早已不如当初,因此秦国很快又将其给覆灭,而那时候的楚王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五、荆轲刺秦王,燕王最后被斩首

对于燕国来说,他是当时六个国家当中最弱小的国家之一,军事实力根本不可能与秦国相互抗衡。但是,燕国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被后人所流传,这件事情就是荆轲刺秦。

当时的燕国太子看到自己的国家如此弱小,于是他就派荆轲想要去刺杀秦王。但是我们都知道,最后这场刺杀行动还是以失败告终。也正是因为这场刺杀行动,使得秦王彻底大怒,立马发兵燕国,燕国也彻底覆灭,秦王也将燕王斩首示众。

六、哄骗投降,齐王活活饿死

在秦国把最强大的赵国和楚国都扑灭了之后,六国当中就剩下了最后一个国家齐国。当时的齐国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远离战争,齐国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应对秦国的进攻。而当时的秦国实力已经非常强大,秦王也不想浪费兵力去攻打这么弱小的齐国。于是秦王就哄骗齐王,只要他能够投降就赐他六百里地,让他仍然做他的齐王。

没想到齐王真的听从了秦王的话,但是等到齐王投降的时候,秦王却出尔反尔,将齐王安排在非常偏远的地方,而且不提供任何的食物与水,最后齐王也就活生生地饿死了。

总结

不论如何,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貌似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大一统的秦朝,为了国家免生祸端,其余六国的君主自然不是软禁就是被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