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檢察院黨組對標對錶中央決策部署,發現全省檢察機關在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存在政治站位不高、辦案力度不夠、對“一體化”辦案機制建設重視不夠、生態環境修復不到位等問題。建立全省三級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一體化辦理機制,對重大疑難複雜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實行上下級檢察院一體化辦理機制,打破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的界限,統一指揮調度,統一調配辦案力量,提級協調重大問題,有效解決調查難問題,有效排除辦案阻力。

江西省檢察院出臺22條舉措,環境修復不到位一律不予結案

環境修復不到位一律不予結案

省檢察院出臺22條舉措進一步強化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8月2日,省檢察院出臺《江西省人民檢察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2條具體的工作舉措護航生態文明建設。據悉,這是省檢察院部署的第7項主題教育重點整改工作,爲使這項工作抓出實效,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田雲鵬通過電視電話會議向全省檢察機關進行了部署。

◎文/胡文星 王菁 新法制報記者陳旻

江西省檢察院出臺22條舉措,環境修復不到位一律不予結案

全省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 圖/姚衛東

持續跟蹤問效 狠抓各項措施落實

據瞭解,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檢察院黨組對標對錶中央決策部署,發現全省檢察機關在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存在政治站位不高、辦案力度不夠、對“一體化”辦案機制建設重視不夠、生態環境修復不到位等問題。對此,省檢察院出臺《意見》,要求加強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能“等靠要”“坐堂問案”,要“主動上門”“張開嘴、邁開腿”。

根據《意見》,全省各級檢察院檢察長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統籌推進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措施和任務的落實,部署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辦理重大案件,協調重大問題,督辦重要工作。

各級檢察院黨組要自覺承擔起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把檢察機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爲踐行“兩個維護”、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工作,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彙報,檢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謀劃工作措施。要層層傳導壓力,持續跟蹤問效,狠抓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建生態環境刑事案件提前介入機制

《意見》要求,建立生態環境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機制。全省檢察機關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工作聯繫,對生態環境刑事案件要在偵查階段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特別要引導公安機關主動收集、固定生態損害後果的證據。同時,要加強對公安機關生態環境刑事案件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檢察機關在辦理生態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發現刑事案件線索時,要引導有關部門向公安機關移交線索,監督公安機關立案。

全省檢察機關要主動上門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林業等行政執法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完善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對接程序,相互通報工作情況,共同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應對措施,推進生態環境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解決,每年選取一個或幾個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提升生態保護工作實效。

建立三級檢察機關一體化辦理機制

省檢察院根據調研發現,在檢察實踐中,有時環境損害案件已經辦完,但受損的生態環境得不到及時修復,讓案件辦理效果打了折扣。

對此,《意見》指出,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訴前程序要以生態環境修復爲辦案標準。全省檢察機關辦理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在訴前程序中,要堅持以生態環境修復效果爲導向,跟蹤評估訴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嚴格結案標準,凡治理修復不到位的,一律不予結案。行政機關對訴前檢察建議不回覆,或者雖然回覆但逾期不落實檢察建議的,堅決依法起訴。

建立全省三級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一體化辦理機制,對重大疑難複雜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實行上下級檢察院一體化辦理機制,打破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的界限,統一指揮調度,統一調配辦案力量,提級協調重大問題,有效解決調查難問題,有效排除辦案阻力。

建立全省生態環境辦案共享專家庫

聚焦提升生態環境案件辦理能力,省檢察院要求做強辦案組,鼓勵基層檢察院探索設立跨生態環境刑事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業務的辦案組,專職辦理生態環境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基層檢察院檢察長編入辦案組,以主辦檢察官身份直接辦理案件。

建立全省檢察機關生態環境辦案共享專家庫,在辦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培訓辦案人才、開展理論研究等方面,充分發揮專家作用,提升生態環境檢察辦案專業能力。推動開展檢察機關與有關行政機關互派幹部雙相實踐學習,改進業務培訓方式,充分運用視頻系統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是公益訴訟的相關規定、重要部署、典型案例、重點難點問題、辦案經驗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省檢察院每季度都要及時總結辦案情況和辦案經驗,編髮典型案例。

有獎舉報 鼓勵提供案件線索

《意見》要求,要積極作爲,主動“走出去”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生態公益林、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企業生產經營地、鄉鎮社區等實地查看、走訪羣衆、調查取樣,梳理分析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摸排生態環境案件線索。

實行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羣衆積極提供生態環境案件線索。加強與生態環境相關執法部門的信息互通,及時獲取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信息,擴大生態環境案件線索發現渠道。檢察機關內部也要強化案件信息共享。

注重從公共渠道發現案件線索,要密切關注社會輿論和媒體對涉及生態環境的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的反映和新聞報道,注重從社會熱點問題中梳理發現生態環境案件線索,適時介入調查。

《意見》還指出,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社會氛圍。加強辦案管理,實行生態檢察工作季度通報、提級考覈等制度,激發生態檢察工作動力活力。

江西省檢察院出臺22條舉措,環境修復不到位一律不予結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