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漳州10月14日電 (何凌霄 周穎 夏惠娟)14日上午,林語堂、許地山、楊騷文學館開館儀式於福建漳州古城文廟廣場舉行,來自兩岸的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活動。

福建漳州是一座歷史名城,自唐垂拱二年建州以來,已有1300多年,歷史深厚,文化鼎盛,歷代英傑輩出。漳州古城作爲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核心區,是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走進林語堂故里書法展開幕現場。 夏惠娟 攝

據漳州城投集團董事長賴少雄介紹,文學館是一幢具有強烈閩南傳統風格的特色建築,把古城建築與古城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集中展示林語堂、許地山、楊騷三位漳州籍文學大師的生平、照片、作品及書稿,擺放三位大師的雕像,爲社會公衆認識三位文學大師、瞭解漳州豐厚的底蘊文化,打造了一個新的文化公共空間。

“文學記憶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構成和文化自信的載體。”漳州作家協會主席陳子銘在開館儀式上說道,“我們建立林語堂、許地山、楊騷三位先賢文學館不僅是文化成就的紀念,也是文化發展的平臺。”

陳子銘稱,三位先賢的作品、思想,都是歷史留給漳州的珍貴財產,是構建現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資源,“他們將與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同生共榮,歷久彌新。”

民衆參觀林語堂文學館。 夏惠娟 攝

民衆用手機拍下林語堂肖像。 夏惠娟 攝

“這個文學館的落成,不管是對來漳州的遊客還是當地的市民來說都是很好的,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效果,能夠促進漳州的文化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作家青禾在參觀文學館後如是說。

他還表示,林語堂、許地山、楊騷這三位並不是地方性的文人,他們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有姓名,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他們的事蹟、著作以及身上表現出來的精神,比起一般的號召作用更大。”

兩岸專家學者們在開館儀式後參觀了”走進語堂故里”福建省中青年書法展。據悉,作爲海峽兩岸(漳州)林語堂文化研討會暨福建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2018年年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展覽共有101件作品,或巨幅大作,或精緻小品,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用書法詮釋語堂文化,以翰墨彰顯國學情懷,傳承語堂精神。

許地山文學館內人頭贊動。 夏惠娟 攝

楊騷文學館。 夏惠娟 攝

當天下午,兩岸學者專家還一同前往漳州平和縣坂仔鎮,參訪林語堂故居實地感悟與研討。(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