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咸阳在高考期间(6月6-8日)、中考(6月26-28日)期间,暂时解除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其他时段依旧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

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01 高考当天究竟限行吗?

5月29日,记者从西安市铁腕治霾办了解到,近期臭氧超标严重,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较大关系,担心取消限行打乱平时出行节奏,反而容易堵车,影响考生时间安排;经过对空气质量、交通状况等综合研判,决定在高考、中考期间,西安依旧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相关部门呼吁,高考、中考期间,不参与考试的市民尽量使用公交出行,共同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同时保卫西安蓝天。

记者也从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为方便高中考期间考生出行,经咸阳市政府同意,决定在高考(6月6-8日)、中考(6月26-28日)期间,暂时解除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其他时段依旧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

小编提醒您,考试期间,考场周边部分道路可能将进行交通管制,市民朋友们在高、中考期间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或绿色出行,不开车或少开车,遵守交通规则,方便考生往返考场哦~ 02 高考中考考试当天

各考点周围500米以内出土(拆迁)工地必须停工

5月29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今年高考、中考考试当天,各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出土(拆迁)工地必须停工。

为做好我市高考和中考期间服务保障工作,营造良好考试环境,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市城管局下发通知要求:

① 从5月25日22时至6月28日22时,禁止居民区、学校、考点等噪声敏感区域200米(含)以内的出土(拆迁)工地进行施工作业。

② 6月1日22时至6月9日22时、6月21日22时至6月28日22时期间,禁止居民区、学校、考点等噪声敏感区域300米(含)以内的出土(拆迁)工地进行施工作业。

上述区域以外的出土(拆迁)工地可正常施工,抢修(抢险、应急)项目和市政府明确许可24小时连续施工的重大民生工程可以正常施工。

考试当日(高考6月7日-8日,中考6月27日-28日),各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出土(拆迁)工地必须停工。高中考期间出土(拆迁)工地在施工作业时,要加强噪声管控,禁止清运车辆和工程机械鸣笛、猛踩油门,减少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产生的噪声,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噪声污染,清运路线的划定要避开学校、考点、居民区等。不能做到上述要求的,辖区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停工。 03 高考复习冲刺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拼命复习”要不得,时间管理最重要

➤ 误区陷阱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类在高三学子中广为流传的励志口号,不幸的是却被很多同学不折不扣地践行了。

突出表现为:一是过度熬夜,过分延长学习时间。起大早,贪大黑,尽量少睡,最好不睡。二是终日不休,过分挤时间来学习。两眼一睁,学到熄灯,下课、走路、吃饭都在学习,一切尽在学习中。特别是在高考前夕,备考到玩命的状态,可以说是在以命搏考了。

➤ 入坑后果

如此勤奋刻苦努力,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过度熬夜,终日不休,这种追求学习时间最大化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特别是在临近高考的最后关头,过度紧张、疲惫进而焦虑、烦躁,致使头晕脑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坐立不安,凡此种种,都会严重影响考生的考前状态和临场发挥,甚至造成考试失常,成绩打折。考前玩命的后果,往往是到高考的时候就只剩下“半条命”了。

➤ 建议

考前要加强时间管理,越临近高考越是如此,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确保白天高效学习,而不能一味晚睡早起。因为高考选拔的对象,显然不是学习时间最长,也不是学得最苦最累,更不是拼死拼活,拼命搏考者。

特别是临考前几天,要拼搏但不要拼命,要提高效率,不要延长学习时间。不要熬夜到很晚,疲惫也会恶性循环。

▐ 刷题大战

——做题不要贪多,要知道“错”在哪里

➤ 误区陷阱

复习备考,不做题肯定不行,但是,只做题绝对不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陷入刷题大战的误区而不能自拔,互相攀比多做题,并以此论英雄,过分重视做题数量的同时,又过分轻视做题质量。

突出表现为:一是只做题,不改错,有时间就做题,所以没有时间改正错题;二是只做题,不复习,有时间就做题,所以没时间复习基础知识,甚至是错题涉及的考点也无暇查漏补缺;三是只做题,不反思,不能变式变形,融会贯通。

➤ 入坑后果

无论做过多少题,不会的依然不会,不对的依然不对。正所谓:有一种失败叫瞎忙!因为,做题只是发现你会不会、对不对的检查过程,而改错才是由不会到会,不对到对的提高过程,因此,做题是前提,改题是关键,提高才是目的。

➤ 建议

刷题不必大战,不必攀比,不必搞题海战术,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做题与改题的最佳结合点,能改多少,就做多少,但要注重改的质量,做到查漏补缺,系统复习,举一反三,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备考最高境界。特别是临近高考这几天,更是如此。

▐ 长板短板

——要扬长补短,不要劫长济短

➤ 误区陷阱

多数考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即长板和短板,但很多人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突出表现:一是劫长济短,二是扬长避短。

➤ 入坑后果

劫长济短者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木桶理论(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称为短板效应),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于补短,结果得不偿失。扬长避短者则是一味任性地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于扬长,成绩越好的学科,越投入时间学习,结果长者难以再长,短者却越来越短。

➤ 建议

因为高考录取是总分为王,因此不宜用“木桶理论”,而要用“线段理论”,即板块之和拼接而成的线段越长越好。所以不要过分偏科,不要劫长济短,也不要扬长避短,而是要扬长补短,特别是临近高考的复习,更需如此。

▐ 目标高压

——高考在即,不要“加压”要“减压”

➤ 误区陷阱

我们很多考生的高考目标定位过高,超出自己现有水平和能力范围,从而导致压力山大。例如,实力是普通大学的学生,目标却是“双一流”;凡此种种犹如马拉松跑到最后一公里了,处于第二甚至是第三阵营的选手,非要冲刺夺冠一样,这种过高的目标定位有的来自学生本人,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老师,或两、三方的过高期望叠加,造成高考冲刺阶段因不断遭受挫败的打击而压力过大,过分焦虑,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

➤ 入坑后果

目标高压的突出表现就是考生复习备考时过分纠模考成绩,对分数过分敏感甚至对难题过敏。即对待考试,重后果联想,轻成因分析与对策。例如,一有题不会做,特别是在考场,就浮想联翩:这道题不会,就少了几分,XX大学就无望了,我可怎么办啊?我对不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七大姑八大姨会怎么看我呀……

➤ 建议

高考冲刺阶段,特别是临近高考,孩子回家备考的日子,家长千万不要再施压,而应设法减压,不要再强化分数目标和理想大学,而应强化基础知识,全面回归教材,关注错题的价值,即如何改错,怎样才能不错,从哪再提高几分等,总之要把兴奋点从后果联想转移到成因对策上来。

▍来源: 西安晚报记者王海鹏、陕西高考助手

▍标签:备战高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陕西高考 ID:gaokaosx

--------------- 陕西高考 -------------

最新高考资讯,解决万千家长难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