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崔悅

近幾年Choker人氣一路飆升,一度躍居爲時尚圈的寵兒。其實90年代的哥特女孩兒、19世紀末的威爾士公主都如此癡迷頸鍊,而早在她們之前,古文明的女性就穿戴它們。今天,我們來探一探頸鍊的歷史。

【最先穿戴頸鍊的人】

頸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數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帝國以及古埃及就能找到它的蹤跡。在這些古文明中穿戴頸鍊的女性,常常也搭配其他款式的項鍊,這些首飾的功能都一樣:保護她們並予以她們力量。

古埃及飾品

她們將首飾置於身體需要保護的部分,相信首飾注入了特殊的力量,這個特點在黃金首飾中尤其明顯。

【文藝復興時期】

在西方文化中,高級珠寶中的頸鍊在歷史中亦是清晰可見的,其中包括文藝復興時期,你可以在那時候的肖像畫上看到穿戴頸鍊的女性。文藝復興時期,頸鍊流行的時期十分短暫。

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

【頸鍊真正流行的時代】

所有時尚和首飾的興起都有一個極具親和力的公衆人物爲頸鍊的復興助力。英國王室愛德華七世的妻子,丹麥公主Alexandra也就是威爾士王妃十分熱愛頸鍊,而在其作爲王后統治的那個年代對時尚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丹麥公主、威爾士王妃、英國王后Alexandra肖像

一個有趣的傳說是,Alexandra通過佩戴頸鍊來遮擋童年時造成的傷痕,正是Alexandra王妃開啓了choker的時代,不管是貧民階層還是富貴家族似乎都非常喜歡王妃這種優雅的佩戴方式,追捧和模仿一瞬間成爲了當時的潮流。

在倫敦的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中,館藏着一條於1840年到1870年間在奧地利打造的Kropfkette。

Kropfkette項鍊

Kropfkette是一種特殊的頸鍊,它由多股項鍊匯聚打造,在項鍊前段以一個大釦子固定。德國與奧地利南部的女人穿戴這種項鍊以遮擋甲狀腺腫大——在阿爾卑斯山生活的人羣中常見這種缺碘引起的疾病。這種項鍊自然沒有Alexandra王后穿戴的那樣豪華夢幻,它們大多數是用銀和石榴石鑲嵌的。

【世界大戰後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Choker一路受到表演者和社會名媛的喜愛和追捧,再次成Choker的不斷推廣和盛行也逐漸被打破了佩戴Choker的人羣中的階層劃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我們現在常見的款式和材質。到了大蕭條時期,黑色編織款Choker又一度成爲女同性戀者互相識別身份的符號。

【90年代的火火火】

這個殺手不太冷

隨着和平時代的來臨,褪去往日光輝的Choker在20世紀九十年代再度流行,它成爲女星在紅毯上的寵兒,幾乎火遍大街小巷。90年代,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更是讓重返時尚圈對的Choker大放異彩。

【再度流行】

近幾年頸鍊再度流行並且沒有褪去熱度,有越來越烈的趨勢。可以看懂啊紅毯上的女明星精心裝扮, 各樣式的choker出現在女星的頸部,風格各異,都美得沒話說。

【大牌頸鍊】

左上:Cartier 卡地亞 貼頸項鍊,PT950,黃色和銀色,七顆淺黃色的墊狀圓形鑽石,重76.55 克拉

左下:Piaget 伯爵Extremely Piaget系列項鍊,18K玫瑰金,鑲嵌536顆明亮式切割鑽石,重約9.42克拉

中:Tiffany & Co. 蒂芙尼 Blue Look系列鑽石及18K黃金蕨葉項鍊,鉑金,18K黃金,無色鑽石

右上:Bvlgari 寶格麗 Parentesi系列項鍊,18K玫瑰金,無色鑽石,鑲嵌白色和灰色珍珠母貝,飾以密鑲鑽石,重37.39克拉

右下:Gucci 古馳 時尚項鍊,黑色真皮,金色塗層金屬,奶油色玻璃珍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