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作者 | 周炎炎 上海報道

責任編輯 | 實習生 李瑞嬌

21世紀經濟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此事極有可能與一家正在大力處置資產的巨型民企有關,這家企業7月底也有私募債違約被媒體曝出。目前鞍鋼股份內部正在落實責任人。

鞍鋼股份踩雷3.38億銀行承兌匯票,緊急說明稱“實爲財務公司開具”。爲何此事引起市場浮想聯翩,又引起當地金融監管關注?財務公司開具的“銀行承兌匯票”玄機幾何,究竟有多大風險?

8月5日午間,鞍鋼股份(000898.SZ)公告稱,公司收取的金融機構開出的部分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獲清償,該“金融機構”爲個別財務公司。公司持有的商業銀行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均正常兌付。

深度|詭異!財務公司爲何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鞍鋼踩雷與寶塔的前車之鑑

這事兒得追溯到8月1日該公司發佈的一則《部分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獲清償的公告》,公告中稱,公司在銷售商品過程中,收取的部分貨款爲金融機構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截至2019年7月31日,公司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人民幣3.38億元出現逾期未償付情況,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0.64%。公告並稱,截至2019年7月31日,尚有未來可能被後手貼現方追索銀行承兌匯票人民幣4.94億元,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0.94%。

2018年鞍鋼股份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爲79.52億元,這幾個億相對而言似乎影響不大。但根據鞍鋼股份7月中旬公佈的上半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歸母淨利潤爲14.5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3%。因此,承擔這筆3.38億的損失,說是沒有壓力,還是言之尚早。

財務公司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

8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率先報道了此事,並詢問了一位資深銀行業分析師,其對記者表示,“這實在是罕見,因爲一般來說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的信用,而且兼具開票行和轉貼行的信用,極少出現到期未償付。鞍鋼股份所持票據沒有兌付的話,可能交易過程存在違規,或者票據本身存在違規現象。”(原文見:罕見!鞍鋼股份持有3.4億銀行承兌匯票逾期未償付)

一般來說,承兌匯票分爲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簡單來說,商業承兌匯票是企業開具的,到期後企業無條件見票付款的一種承兌匯票,主要是企業信用背書。

而銀行承兌匯票是指A企業在B銀行開立賬戶,向銀行申請銀行承兌匯票,銀行在考覈通過A企業的資信狀況,並且A企業在B銀行存入一定的保證金的時候,約定無條件在承兌匯票到期那天給最後一手的持票人付款。在這過程中,A企業可以取得高於保證金的更強的支付貨款的能力,而銀行可以用存入的保證金放款,同時賺取手續費。

對於持有到期銀行承兌匯票的人來說,償付幾乎不存在風險,因爲直接的對手方是銀行,而銀行信用高於一般的工商企業。因此銀行承兌匯票安全性遠高於商業承兌匯票。

那爲什麼安全性極強的銀行承兌匯票會出問題?

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在官網發佈《有關情況的說明》稱,近期注意到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收取的金融機構開出的部分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獲清償。據人民銀行瀋陽分行排查,該公告所指“金融機構”爲個別財務公司,不是商業銀行。此前,個別媒體所做的報道爲誤讀。

深度|詭異!財務公司爲何開具“銀行承兌匯票”?鞍鋼踩雷與寶塔的前車之鑑

緊接着,鞍鋼股份也進行了上文所述的補充說明。對此事不可謂不重視。

爲什麼開票人是財務公司,卻叫做“銀行承兌匯票”呢?

一位資深票據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財務公司開具的承兌匯票也叫銀行承兌匯票,因爲屬於地方銀保監部門監管,是銀保監准入機構。

財務公司是經銀保監會批准的、由大型企業集團投資成立的,爲本集團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原銀監會2007年發佈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有一章是“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法人機構設立”,強調了財務公司的歸口管理,所以財務公司開具的承兌匯票的確也叫銀行承兌匯票。

1987年中國有了第一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至今已經32年。財務公司相較於銀行業比較低調,甚至在非銀金融中也不顯山不露水。根據財務公司協會8月1日發佈的《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行業發展報告(2019)》,截至2018年末,全中國財務公司的機構數量爲253家,全行業表內外資產總額9.50萬億元,同比增長9.3%,資產增速高於銀行業平均增速4.41個百分點;全年累計發放貸款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3.03%,遠高於經濟增長速度。雖有個別財務公司出現了風險事件,但財務公司整體經營穩健,風險指標整體優良。2018年末,財務公司行業不良資產餘額爲316億元。行業平均不良資產率0.46%,不良貸款率0.96%。相對於銀行業2018年末1.89%的不良率,財務公司還是偏低的。

寶塔石化財務公司鏡鑑

“但是財務公司的支付能力依賴於集團公司,雖然這票叫銀行承兌匯票,但信用風險上更接近於商業承兌匯票。”上述資深票據人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此事極有可能與一家正在大力處置資產的巨型企業有關,這家企業7月底也有私募債違約被媒體曝出。目前鞍鋼股份內部正在落實責任人。

但是記者聯繫鞍鋼黨委辦公室,對方一直未接聽,所以也並未對此事進行評價。另一位鞍鋼股份原管理人員則對記者表示,已經退休,不參與集團事務,也不方便對此事評價。

財務公司銀行承兌匯票的問題早有先例,比如去年寶塔石化財務公司的危機。雖然據記者瞭解,寶塔石化與此次鞍鋼的事件並無明顯聯繫,但是前者已經讓財務公司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顯現。

寶塔石化財務公司於2016年成立,是寧夏首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18年11月,寶塔石化旗下上市公司寶塔實業(000595.SZ)公告,公安機關通報,公司實際控制人孫珩超涉嫌刑事犯罪,寶塔石化面臨的資金問題隨之走向公開化,大量票據持有人前赴寶塔石化銀川總部要求兌付。

而早在去年5月,其票據兌付風險出現,7月10日,寶塔石化下屬財務公司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今年5月份以來,由於在工作上的失誤,對風控兌付問題未進行嚴格統籌,造成持有寶塔票據的客戶未能如期兌付。”根據新華社報道,寶塔石化集團2018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集團資產總計668億元,總負債340.5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59.35億元。在寶塔集團近260億元的流動負債中,應付票據一項爲164.1億元,佔到了絕對比重,短期借款43.85億。根據財報,2018年前三季度,寶塔集團淨利潤爲48.39億元,這一盈利水平明顯無法覆蓋巨大的債務窟窿。

此後寶塔石化多位高管離職,今年7月,寶塔實業公告預計上半年虧損6000-8000萬元,其後又公告財務總監繼董事長之後也辭職了。

聯合資信曾在一則關注公告中表示,關注到寶塔石化財務公司主要對寶塔石化集團內部子公司提供資金管理、信貸、結算等金融服務,財務公司票據兌付逾期反映出其在集團子公司資金歸集、風控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對其市場信用度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今年7月22日,聯合資信維持寶塔石化集團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爲C。

這裏所提到的未能兌付的票據,正是寶塔石化財務公司發行的銀行承兌匯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