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報網

東京中央拍賣於官網發佈聲明,原定於3月12日在“長物——中國藝術品夜場”上拍的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由於“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決定中止拍賣。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東京中央拍賣官網聲明

隨後有消息透露:國內多名專家指出,這組極罕青銅器並非拍賣方所稱的民國舊藏,而是疑似近年來從中國非法盜掘、非法走私到境外的重量級文物。

對於日本拍賣方的聲明,一位知名青銅文物研究專家對記者表示,對於此事目前不方便接受採訪,因爲公安等部門正在追查這一事件。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此前拍賣方公開的資料顯示,此套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爲周代曾國高級貴族克父所有,包括鼎、簋、壺、甗、霝、盨等六大類共八件,每件器物上均鑄有子孫頌揚先祖之德,以求子孫萬代得以庇佑的銘文,少則八字,多則百字,其內容對於書法藝術及青銅學術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拍賣方曾稱,這組青銅器爲民國舊藏:“此組西周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來源顯赫,經專家繁複考證,乃柯莘農摯友,近代名人蕭振瀛因時局動盪,爲躲避戰火,代友轉藏至西安柯莘農處,並附書信予以說明。其學術價值及歷史人文價值尤爲珍貴。”拍賣行的頁面中還有蕭振瀛致柯莘農書信資料的照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柯莘農(1883—1945)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拍賣方刊出的蕭振瀛致柯莘農書信資料被疑是僞作

據澎湃新聞報道,目前指出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疑似近年來從中國非法盜掘、非法走私到境外的重量級文物的判斷依據大致有五點:

一、這組青銅器鏽色具有明顯的“生坑”特徵(術語:出土未久呈現新鮮鏽色的文物謂之“生坑”)。這組青銅器通體藍鏽,與近年湖北隨州文峯塔、棗陽郭家廟和京山蘇家壟出土的曾國青銅器鏽色完全相同,而與傳世的銅器明顯不同。

二、近年來,湖北隨州義地崗、文峯塔墓地、棗陽郭家廟墓地、京山蘇家壟墓地多次遭到盜掘,湖北警方曾多次破獲相關盜墓案件,公安部也曾督辦過湖北隨州義地崗盜墓的“五八“大案。

三、“曾伯克父”青銅器目前在私人收藏中已有露面,全都是近年出土。吳鎮烽所編《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一書中收錄有7件帶有“(曾)伯克父”銘文的銅器,全都註明均爲近年出土。

四、民國時期,曾國青銅器發現極少,這樣一批成組的帶銘文青銅器竟然完全不見於任何的著錄,非常不合常理。柯莘農本人是著名的收藏家,他收藏的帶銘文銅器如“太師虘簋”等都已見於著錄,何以這樣一批成組的帶銘文器物卻從未著錄過?

五、一位學者專門查驗比對了民國報刊上的蕭振瀛本人書法,與拍賣行提供的信中落款“瀛”寫法字跡完全不同,而且信紙也不是民國時期的紙。

如若專家所指爲實,“盜墓賊”們爲何要通過這樣的手段將盜掘文物披上合法外衣呢?專家們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於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將近年來盜掘走私的文物僞裝成“民國”時期的舊藏,就可以避開這條公約,“洗白”成“合法”拍賣品,而拍下來的收藏家以後再轉賣也是合法的。

“這是國際市場上‘洗白’非法文化財產的慣常做法。”一位專家說,“這些被盜掘文物一般都是先流落到香港,然後再到日本、美國等地拍賣。”

據悉,東京中央拍賣公司成立於2010年,爲日本首家以公開形式拍賣中國藝術品的公司。2013年成立東京中央拍賣香港有限公司,並在2018年10月11日於香港公司成立五週年之際正式上市。

安藤湘桂(又名廖湘桂)爲東京中央拍賣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根據公司公開資料顯示,這一公司的十多位相關高管人員中,除一人是日本人外,其他人員均爲華人。

安藤湘桂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家是經營文房工藝品生意的,讓我對文房雅玩培養出濃厚興趣,中國藝術品也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日關係非常友好,那年我19歲,考取獎學金隻身前往日本留學,開始了我的中日古美術旅程。在日本成爲大學本科生,爲了補貼生活費用,我開始買賣文房工藝品,沒想到學生時代的兼職會變成我的事業,而且越做越喜歡。”

對於此組青銅器撤拍的具體原因公安等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我們也期待調查結果儘快公佈。

重器:西周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鼎

通高28.9 釐米 耳距:28.3 釐米 口徑:24.5 釐米

銘文:“伯克父其婁迺執干戈,用伐我仇敵,迺受吉金, 用自作寶鼎,用享於其皇考,用賜眉壽, 黃耇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伐我仇敵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毛公鼎

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姬䵼鼎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鼎拓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霝(líng)

通高35 釐米 口徑:13 釐米 腹徑:30 釐米

銘文:“曾伯克父自乍飤霝。”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Lot 140-2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霝

右 湖北省襄陽博物館藏 折紋青銅壺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Lot 140-2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霝拓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簋

通高26 釐米 耳距:36 釐米 口徑:18.5 釐米

銘文:“唯曾伯克父甘婁自作大寶簋,用追孝於我皇祖,文考。

曾伯克父其用受多福無疆眉壽、永命、黃耇、靈終,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曾伯克父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仲柟父簋

右 山東省博物館藏 魯伯大父簋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 師寰父簋

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師酉簋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簋 拓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壺(對)

通高33釐米×2

銘文:“唯曾伯克父自作寶飤壺,用害眉壽,

黃笱,其萬年子孫永寶用”。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 1976 年陝西省扶風縣莊出現的三年興壺

右 1993 年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出現的楊姞壺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壺 拓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甗

通高42.5 釐米 口徑:32 釐米

銘文:“唯曾伯克父甘婁迺用作旅甗子孫永寶。”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相關青銅器參考:

左 Lot 140-5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甗

右 1978 年山東曲阜魯國故城望父臺出土

西周晚期魯仲齊青銅甗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Lot 140-5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甗 拓片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盨(對)

長:33 釐米 寬:19 釐米 高:19釐米×2

銘文:“唯曾伯克父甘婁迺用作旅盨子孫永寶”

西周青銅組器“涉及家族遺產糾紛”於日本撤拍,專家稱拍品或“涉嫌走私”

▲Lot140-5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盨(對)拓片

文章資料參考:澎湃新聞 文物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