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

僅僅是生養兒女,卻不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父親的過錯。

只是對孩子進行教育,但卻不嚴格,就是老師的失職了。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解讀:

這兩句主要告訴人們,教育不是單方面的,而應該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結合。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點,這個起點,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道路。《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而孩子的教育之本更在家。千百年來,我國關於家教的專著就有120多部,比如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等等。

這些家訓都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即在學習技能之前,首先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唯有明白做人的道理,才能打好根基,路纔會走得長遠。

立志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爲聖賢,便爲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這在今天,仍然具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少年立志,人生便有了方向,而讀書也再不是漫無目的。因爲有了未來想要達成的目標,學習也變得有了動力。

現代教育中,我們總有一些急功近利,而忘記了教育的根本是立志。很多孩子並不清楚將來想要做什麼,這一點似乎被教育遺忘了。

很多孩子,可能直到填報高考志願時,都未能好好考慮未來。這樣的教育,豈不是本末倒置?

立德

朱熹《家訓》曰:“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朱熹重視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一個人的德行,是深受家庭影響的。所以,要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父母的示範作用不容忽視。這點,古人就已經非常重視了。

春秋末年的魯國人曾子就做到了這一點。有一天,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孩子哭喊着想要和母親一同去。於是母親就哄騙孩子說,只要在家裏等着,回來就殺豬給他喫。於是,孩子信以爲真,高興的在家裏等母親回來。

好不容易將母親等了回來,滿以爲可以喫上香噴噴的豬肉。可是,孩子和母親提起此事後,母親卻不以爲然的告訴他,這是騙他的。孩子一聽不讓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曾子聞聲而來,問清緣由後,二話不說,轉身就回到屋裏拿起刀具準備殺豬。妻子見狀連忙阻攔,而曾子則嚴肅地說道:“你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喫的,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妻子說道:“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曾子對妻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了,大人都說話不算數,以後又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

曾子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言而有信。對於孩子來說,接觸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便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相較於家教來說,老師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可見,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業務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品德修養。生活中,我們往往發現,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我們更願意去聽他說的話。與此同理,一位值得學生尊敬的老師,學生則更願意聽其言。

有了過硬的業務知識和良好的品德修養,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反之,則是怠惰,是誤人子弟。

可見古人對於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可以說,能夠成爲老師,並不是隨便考一個資格證就可以勝任的。

一個人的成長是如此的艱難,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在最初的人生起點,成年人的一言一行將會影響到一個新的生命。所以,作爲父母、作爲老師,責任是重大的。我們每一個舉動,都會產生蝴蝶效應,不斷的傳遞。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既爲父母、既爲師,自當銘記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