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 80天

关注时事热点,保持作文的新鲜度固然没错,但若能穿透历史的迷雾,积累一些小众的素材,同样能体现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今日素材为你推荐几则比较陌生的历史图片素材,从这些老照片里,你能解读出什么来?

最后的合影

1986年,河北保定的某火车站,两位年轻人相拥而立,面带微笑,留下了一张合影。

他们是一对夫妻:副营级侦察参谋傅平山与妻子于丽萍。

让妻子于丽萍想不到的是,两百多天后,丈夫回来的只有一个头颅。

傅平山在执行任务中,与警卫员和部队走散,在敌纵深与敌周璇六天,后被越军用手雷炸死。

烈士头颅被铲下(后被我军用高价从越军边民处赎回),烈士尸体被越军浇筑在水泥里……

片段示范

生在和平年代,从来没想过战争意味着什么。傅平山,一位年轻的战士,面带微笑,与妻子留下了一张合影。这对年轻的夫妇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影。

为了保家卫国走上战场,他走上战场;她在家盼他归来。然而,等待他的是死亡,等待她的是丈夫的头颅。他成了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安康。

冯玉祥的乌鸦论

中原大战时,中央军出动空军对付冯玉祥。当时空军在中国还算新奇,冯玉祥的西北军士兵很多人没见过战机,大家惊恐万分。

冯玉祥为稳定军心,集中部队训话。他问大家空中飞机多还是乌鸦多。士兵自然回答乌鸦多。冯玉祥问:“乌鸦拉屎时掉到你们头上没有?”众人答道:“没有。”于是冯玉祥如此推理说:“所以啊,飞机投弹时,能命中的机会就更少了,你们怕个毛,不要怂就是干!”

经总司令点拨,士兵茅塞顿开。次日空军再来,大家都不躲不避。

结果可想而知,炸得裤衩都不剩。

片段示范

都说无知者无畏,但无知却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中原大战,冯玉祥为了稳定军心,有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乌鸦论,他将飞机投弹的概率与乌鸦拉屎的概率进行对比,忽悠一帮无知的士兵不再害怕,却也因此面对敌机不躲不避,导致伤亡惨重。

图为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羞辱的刑罚:“站笼”

在中国古代社会,将犯法者“示众”是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那个时代的“示众”确实起到了教育民众、预防犯罪的作用。

而这样的刑罚工具主要为枷锁与站笼。其中尤以“站笼”最为残酷,受刑者大多会死于刑具之中!

片段示范

看到这张照片,你会觉得犯人是咎由自取,还是认为犯人应该有基本的人权和尊重?在一部热播韩剧《机智的监狱生活》里,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监狱里的犯人们拥有基本的人权,在这里你看得到恶,也看得到人性善的一面。,“尊重和保障人权”已写入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违法犯罪就应该受到追究,但不应该“法外施刑”、任意羞辱。游街示众,可以休矣。

神庙“搬家”

1967年,埃及阿布辛贝神庙

当年由于埃及修建阿斯旺高坝,神庙有被淹没的风险,因此神庙整体被迁至原址的上方。

由于神庙规模宏大,运输途中不得不被切成了1050多块,再用吊车运往高处组装。

从1960年至1980年,专家们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古迹活动,才成功将神庙转移到安全地带。

片段示范:阿布辛贝神庙,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可以称得上最伟大的世界奇迹之一。

令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如此宏伟的建筑是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建造而成的,而且还在于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的整个过程。

人们今天还能欣赏到这座埃及最美丽、最神秘、最不寻常的神庙,则全赖于历史上最惊人的一次拆卸和重组工程。

为了阻止神庙被淹没,神庙被切割成一千多块,搬移到高地,再小心翼翼地重组,最后还原了它原来的样貌。保护文物遗址,这无疑是历史上规模庞大的一次榜样示范。

无家可归的战士

1946年,德国法兰克福

这张照片上,一名德国战俘在战后返家时,发现家已经被夷为平地,家人不知去向。

片段示范

战后返乡,家已不再是家。面对一地狼藉,悲从中来。

无家可归的他将头深深埋进手臂里,此时的他,是痛苦,还是绝望?这时,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是辞官告老返乡,士兵是战后归家,都是怀抱着“终于回家”的喜悦,等待他们的却都是世事变迁的沧桑与无奈。

125克劣质面包

约1941年-1944年间,列宁格勒战持续了872天,战争使城市的食物、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几乎全部被切断。

照片中的当地居民正从救助站领来了一天的口粮——125克的劣质面包。

片段示范

列宁格勒战役,我们对它的认识或许只是历史书上冰冷的介绍: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

我们不了解的是,这场围城战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照片中的老者手拿一小块劣质面包,而这是他一天的份额,明天的口粮还是未知数。

这场战役造成15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城内还出现了人类同食的惨况,历史学家将此称为“种族灭绝”。

你对上面哪张照片感触最深?

为什么?

①最后的合影

②冯玉祥的乌鸦论

③羞辱的刑罚:“站笼”

④神庙“搬家”

⑤无家可归的战士

⑥125克的劣质面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