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本文共計 2909 字 | 閱讀需要 5 分鐘)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超過2400億。儘管,隨着補貼大戰的結束以及行業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外賣市場增速逐漸放緩,但從線上化率來看,餐飲行業的外賣滲透率僅爲6%左右,尚有94%的留白市場待挖掘。且根據行業預測2019年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而到2020年有望達到近8000億,商家數量將超過540萬家。

龐大的市場,激烈的競爭,外賣商家想在市場中分一杯羹,店鋪的運營就顯得尤爲重要,但很多餐飲商家都缺乏線上的運營經驗。如何吸引用戶?如何設置減免活動?如何處理客戶投訴?如何提升排名?

最早做外賣的“資深者”站了出來,利用自身的經驗幫助餐廳,外賣代運營行業也因此而生。因爲入行門檻較低,很多不具有專業素質的“投機者”也進入了行業,讓原本收益微薄的外賣行業更難賺錢。

今天獸哥就跟大家聊聊外賣代運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餐飲商家如何選擇專業的外賣代運營?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應運而生的外賣代運營

2014年左右,餐企開始逐步接入外賣運營,在鉅額補貼、平臺引流之下,商家可謂一大早開門就能線上客流不斷。而到了2017年左右,平臺補貼漸停,大量玩家湧入,老玩家失去了優勢,他們發現,外賣不知道怎麼幹纔好。

在此時,外賣在餐企運營中的優先級也發生了轉變,如果餐企原有團隊和空間不變,像西貝、真功夫等餐企可能連堂食都難以搞定的情況下,它們更傾向於成立專門負責外賣的部門,不過外賣的邏輯在於線上,而堂食的邏輯在於線下,可能大餐企也沒有特別好的方案來運營外賣。

另一方面,不同於大型餐企,不少中小商家還在用幹堂食的方法直接去幹外賣,他們單有幹好外賣的心卻沒有幹好外賣的法子。傳統商家如此,新入局的商家更沒辦法,在不斷通過購買排名和大幅補貼後,雖然生意短時間好了起來,卻在月底一算,累死累活不僅要給房東打工,還要給平臺和員工打工。

在大環境變革下的餐企不知道怎麼幹外賣、不會幹外賣和沒有時間幹外賣的背景下,外賣代運營的商業邏輯就此成立。隨後,資本的進場也加速行業逐漸進入大衆視野。

2018年8月,外賣代運營公司“掌單”獲得由DCM領投的千萬級美金A輪融資;同年9月,外賣及新零售線上代運營服務商“食亨”,完成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榕資本、元璟資本加碼跟投的過億元B1輪融資。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圖片來源:創業邦)

外賣代運營是餐飲行業“還魂丹”嗎

據一家外賣代運營從業者透露,目前美團約有260萬左右的商戶入駐,餓了麼約有200萬左右。在如此慘烈的競爭下,即時有專業的運營團隊,餐廳也避免不了面臨經營慘淡或倒閉的風險。

尤其對於中小餐廳來說,依靠外賣代運營而死亡的概率非常高。對於小餐廳而言,他們對於外賣代運營的效果有着更高的期許。打了個比方:比如夫妻二人用多年積蓄的20幾萬元開了一家小店,每日營收的壓力非常大,他們希望通過外賣代運營業務爲其帶來線上線下的優化,從而獲得訂單量質的提升和由線上訂單轉化的堂食率。

如果一旦外賣代運營公司不夠專業,這會直接導致餐廳的死亡,數據顯示外賣行業每半年就有50%的死亡率。那麼這些不靠譜的外賣代運營公司有什麼外在表現呢?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1、只衝單量,不顧餐廳成本。代運營和餐廳在簽訂合同時經常以單量爲指標,因此,很多代運營就變成了爲了單量而運營,絲毫不顧餐廳是否盈利。

代運營美名其曰是爲了給餐廳培養市場,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送飲料、做滿減、打折,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後單量確實提升了,但餐廳卻從原本的利潤微薄變爲了“賠本賺吆喝”,一旦活動停止,立刻“打回原形”。

餐廳希望的是收益穩步增長,而外賣代運營則一心爲了完成目標單量,這成爲了餐廳與代運營商間難以調和的“矛盾”。

2、剛畢業就敢做,一人運營10家店。現在市面上的代運營專員大多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僅僅通過一兩週的培訓就能上崗操作,一個人在一個月裏要同時經營6-10家餐廳。

這些“速成”的外賣專員缺乏對餐飲和外賣行業的研究,僅僅憑藉着培訓學到的套路,套用在餐廳上。產品特色、所處地域、消費客羣,每家餐廳都有這自身的特色與問題,如此千篇一律的運營很難爲餐廳帶來有效提升。

3、反覆收費,圈完錢就“失聯”。有些餐廳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代運營服務後,發現並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於是找到代運營商家質疑。

外賣袋運營商家則以市場培育期、菜品需要提升等說法進行推脫,要求商家再次繳費,享受“升級”服務。升級是假,圈錢是真,反覆的繳費換不來外賣生意的提升,交錢之前說得天花亂墜,交錢後服務完全跟不上。

甚至一些無良代運營商家圈錢後就“失聯”,期間提供的虛假電話和地址讓餐廳投訴無門。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如何選擇靠譜的外賣代運營

外賣代運營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一面是對餐廳外賣生意實打實的提升,另一面則是亂象叢生,如今外賣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到底還該不該請代運營?餐廳應該如何選擇代運營品牌?

1、切莫貪圖小便宜。有些外賣代運營一個月只收一千塊左右,這種廉價的代運營商大多是請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人運營10多家店,每家店都糊弄糊弄,成功的話後續可以喫利息,失敗就換一家。

對於外賣運營商來說,一家餐廳只是一個客戶,但對於餐廳老闆而言,餐廳就是自己的全部,幾十萬開了家店,結果被代運營商當做小白鼠弄死了,所以餐廳老闆切莫貪圖小便宜,一分錢一分貨,還是要選擇有經驗、正規的外賣代運營公司。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2、不能只看成功案例,匹配纔是關鍵。每家代運營公司在簽訂合同前,都會將自己之前的成功經歷細數一遍,但過去的成功不代表可以在你身上覆制。

每家餐廳都有着自己的“個性”,規模、品類各不相同。有些代運營專門擅長於服務連鎖品牌,有些則專注於服務中小型餐廳;有些代運營擅長運營飲品店,有些則擅長運營快餐店,餐廳老闆在選擇時,要結合自身品牌特色,選擇最爲適合的代運營商,讓代運營“對症下藥”。

3、前期跟着學,後期自己跑。如今外賣行業的成本非常高,對於餐廳來說,將外賣長期委託給外賣代運營已經成爲了一種過於奢侈的選擇。

與外賣代運營的合作應該是階段性的,前期委託業務並不斷學習,後期逐漸捨棄“柺棍”。

如今外賣行業的競爭過於激烈,留給餐廳的試錯空間過小,這就需要外賣代運營幫助,在於代運營的合作過程中,餐廳老闆應該積極學習外賣運營知識,在進入正軌後逐漸轉爲自行運營。

按照外賣代運營的經驗來看,一般外賣店鋪的進店率超過同行5%以上,下單率超過同行15%以上,基本上就不再需要做任何的推廣支出,依舊可以平穩增長,這兩個數據達標後,也意味着餐廳的外賣業務走向了成熟。

外賣市場超2400億,代運營品牌如何借力強勢崛起 | 新零售乾貨

今日話題:你經常使用哪個外賣APP?(在評論區留下你精彩的評論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