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冒充電信集團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通知你電話欠費或者某些費用未繳存。其次則是交友詐騙,85%受害人也都爲男性。

五十多年前,人們的業餘消遣是坐在一塊兒,

打牌、搓麻將、侃大山。

五十多年後,大家依舊保持了這些傳統,

只不過再也不用面對面了,

通過一臺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就能實現。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你已經有多久沒和朋友當面說過話了?

這個發自靈魂深處的提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也許你們天天都在社交軟件上交流,

但是隔着屏幕,始終無法真正感受到對方的喜怒哀樂。

心理學上認爲,肢體語言纔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情實感,

這種和朋友“手舞足蹈”的酣暢聊天,是網絡比不上的。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同樣比不上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網絡套路深,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那些騙子的陷阱。

根據昨天出臺的《2019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治理研究報告》顯示,

「電信詐騙已成爲當前網絡犯罪率最高的一項。」

並且被害人的性別分佈比例上,男女比例分別爲63%、37%,

也就是說男性被騙數量是女性的近2倍。

而在年齡分佈上,中等收入、經濟自主的中老年人受騙比例更高。

看到這個數據倒是並不意外,畢竟很多電信詐騙專盯中老年人下手。

利用這部分人羣對於網絡的不熟悉,從而實施不法行爲。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比如以下五大最常見的騙術:

欠費

冒充電信集團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通知你電話欠費或者某些費用未繳存。

先套取你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之後再進一步實施詐騙。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老同學

冒充多年不見的老同學等虛假身份進行詐騙,

或者盜取你朋友的QQ、微信賬號等,一步步誘導實施詐騙行爲。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綁架

冒充黑社會老大或者綁匪,聲稱你的孩子或者孫子孫女在他們手上,

如果短時間內不交錢贖回去就撕票。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中獎

冒充彩票公司或者稅務機關等單位的工作人員,謊稱你已中獎,

不過要想領獎則需交納一定的費用。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涉案

冒充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打電話謊稱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

涉嫌捲入重大案件。

對於某些警惕心強的對象,他們還會放心讓你去查詢,

因爲查詢的電話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這些騙術乍一看都很容易識破,但是騙子往往都會換個花樣。

不管怎麼變,他們的目的就是套取你的身份信息和交易密碼等等,

因此只要記住不要在網絡上透露任何自己的個人信息,

有事情第一時間聯繫自己的家人朋友幫忙確認。

這樣子就可以避免很多不法人士的虎視眈眈。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然而根據報告顯示,在詐騙類型當中最爲突出的竟然是“色情詐騙”,

並且98%受害人爲男性。

其次則是交友詐騙,85%受害人也都爲男性。

男性成爲當前最容易受騙的羣體,

想必是令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吧。

但仔細想想,其實這跟男女羣體的性別差異有一定的關係。

女性相比於男性而言內心更爲保守,因此警惕性要強。

再者,色令智昏,“美人計”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

都是屢試不爽的計謀。

也難怪像是很多的交友軟件都是以各種“美女”爲噱頭,

吸引了不少的男性用戶。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最直接的例子,就好比前段時間頻繁上熱搜的“喬碧蘿殿下”,

一位網紅女主播,平時都遮臉直播,

憑藉甜美的聲音收穫了一大波男性粉絲。

排行榜第一的男性粉絲更是給她刷了幾十萬的禮物。

而後來某次意外才讓大家發現,

這位“美女主播”真人看起來就像就是位大媽,

據說這位男性粉絲直接註銷賬號,從此銷聲匿跡。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當然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但是也足夠警示其他人了。

雖然大家總是在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但是信任被打破的情況也經常出現。

所以希望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上網的時候都要擦亮眼睛,

不要等到事後才後悔萬分呀。

最新報告出爐,男性竟然比女性更容易上當受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