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诉讼中心“小变身” 服务民生“大提升”

  走进邕宁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虚拟导诉机、自助立案终端机、电子叫号机等智能化诉讼辅助设备一应俱全。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邕宁区法院按照上级法院部署,全力完成诉讼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倾力打造“升级版”诉讼服务,为群众带来便捷高效的服务。

  优化环境

  便民服务接地气

  “我第一次来法院立案,什么也不了解,但有工作人员引导,办理很顺畅。”在诉讼服务中心,前来立案的林杰为邕宁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贴心的引导服务连连称赞。

  “我材料没带齐,身份证也没有复印,法院这里不但有复印机可以复印材料,而且还有传真机,方便多了,我刚让我女儿把所缺的材料传真过来。”在休息区座位上等待的张大爷说。

  邕宁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除了为群众免费提供复印、扫描、传真等便民服务,还为群众提供饮水、休息桌椅、报纸杂志、笔墨纸张、订书机、老花镜、雨伞、急救药品、免费WiFi信号、手机充电、电脑上网等便民服务,同时根据乡土民情,安排会讲南宁白话、壮语、土话、桂柳方言的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

  “我们导诉台安排有导诉人员为群众提供诉讼引导,包括信息咨询、案件查询、材料转交和联系法官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办事更省心顺畅。”邕宁区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梁哲表示。

  “互联网+”

  足不出户可立案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邕宁区法院院长刘炫介绍,邕宁区法院积极利用网络和移动应用技术,加快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诉讼服务转型升级。

  如今,应用互联网,当事人或律师只要登录邕宁区法院官网或广西法院阳光司法网,足不出户即可进行预立案、诉讼咨询、诉讼引导、材料收转等事务,也可以使用手机通过关注法院官方微信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诉讼指南、起诉须知、法律援助等诉讼信息。当事人还可以凭借法院提供的密码,查阅自己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审判流程信息。

  在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随处可见信息化建设的影子。在自助立案区,当事人可通过自助立案终端机自行或在导诉人员指导下按照提示办理立案手续,轻松实现自助立案。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自助立案终端机查询案件、查阅电子卷宗、进行材料打印等。

  另外,该法院还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在导诉查询区设置触摸智能叫号机,做到有序立案。针对诉讼费的缴纳问题,现场除了支持POS机刷卡缴费,当事人还可通过扫描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实现诉讼费等费用的便捷支付。

  内外分流

  诉讼服务“大提速”

  针对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案件大幅增长的形势,邕宁区法院突出案件分流功能,根据纠纷的不同类型和特点,从源头上实行内外分流。

  对外,该法院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建立特邀调解制度,大力开展诉调对接,与司法、民政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借助律师、人民调解员等第三方力量来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当事人理性提出诉求,为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让更多纠纷在诉讼渠道之外得到有效化解,防止诉讼矛盾演化升级。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压力。

  对内,该法院在立案阶段推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工作机制。对进入司法程序的民商事案件,在立案阶段就开展案件的繁简分流和类案分流,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由立案庭快审团队快速审理,即收即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快速解决纠纷,快速兑现维护权益的司法新需求,有效提高办案质效。而对案情复杂的案件,则迅速移交业务庭进行审理。

  今年6月14日,辖区居民周某因借钱给朋友多次催还无果后来到邕宁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此案迅速被分到快审团队,考虑到双方是朋友关系,快审团队的法官认为有调和的可能,于是通过耐心劝说和调解,周某和朋友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该案仅用半天时间便调解结案。

  自邕宁区法院快审团队组建以来,有7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就得到了解决。另外,该院在法律文书送达、财产保全等环节上也适时开展调解工作,力争在庭前解决一定数量的纠纷案件,既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又减轻当事人诉累,促进审判工作的良性循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