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硬核”大爺。柯錦華展示自己收藏的門票。

看,“硬核”大爺!

最近網上有個話題叫

#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惹得一批90後“哀嚎”不已

紛紛感慨時光無情

危機感蹭蹭往上升

大家好像對不再年輕這件事情很在意

“變老”真有那麼可怕嗎?

看看下面幾位大爺的“硬核”老年

相信你會明白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

但你隨時可以選擇活得熱烈

征服“魔鬼環線”的“硬核”大爺

他是謝劉京

一位戶外騎行愛好者

一位“硬氣”的六旬老人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謝劉京。受訪者供圖

2018年,謝劉京克服身體難題頂着冰雹,衝出沙塵暴在歷時35天之後征服了世界上最難騎行的路線之一——西藏阿里大北環線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謝劉京。受訪者供圖

該線是世界上最難騎行的路線之一

總長3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

環境惡劣,危險係數相當高

讓許多年輕騎行者望而卻步的“魔鬼路線”

卻被63歲的謝劉京征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哪怕是六十多歲

依然充滿不服輸的信念

70歲的健美“常青樹”

看這一身堅實的肌肉,硬朗的線條

你能想象這是一位70歲的大爺嗎?

點擊進入下一頁

楊新民在訓練。駱雲飛 攝

生於1949年的楊新民

被譽爲中國健美“常青樹”

如今的他是三亞一名健身教練

楊新民把健美當做一種生活方式

每日依然堅持跑步“擼鐵”

攝入無油無鹽的高纖維食物

認真鍛鍊,健康生活

點擊進入下一頁

楊新民早餐能喫6至8個雞蛋。駱雲飛 攝

他說,他想創造一項紀錄

看一個人練健美到底能練多久

能練到什麼年齡

爲後人植樹的當代“愚公”

他叫鄭文泰

是一名印尼華僑

也是海南萬寧興隆熱帶花園的創建者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印尼歸僑鄭文泰。洪堅鵬 攝

27年來,他放棄繼承殷實的家業

變賣資產,投資億元

改造沙化貧瘠的上萬畝荒地野坡

將昔日的荒地變身爲

鳥語花香的“熱帶植物天堂”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海南萬寧興隆熱帶花園。

鄭文泰說,熱帶雨林修復大概需要四百年

與之相比,27年的歷程很短

但起步總比不做好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鄭文泰(右)榮獲“2018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稱號。翟璐 攝

這位74歲的當代“愚公”

依然在兢兢業業地爲保護生態努力

用餘生爲這片熱帶雨林增添更多綠意

農村書屋創始人收藏“萬卷書”

藏書11萬冊,報紙合訂本約2萬本

這是海南省定安縣農民孫衍吾

39年攢下的“家業”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孫衍吾。 洪堅鵬 攝

60歲的農村書屋創辦人孫衍吾

將家庭大部分收入

投入到“知海書屋”的建設上

自費購買圖書,訂閱報紙、雜誌

向鄉親們免費開放借閱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爲青年志願者與孫衍吾在知海書屋前展示長達50米的《雷鋒日記》書法長卷。駱雲飛 攝

一間農村書屋,一輩子安貧樂道

只爲滿足鄉親及孩子們求知的渴望

只爲書香傳遍十里八鄉

七旬老人仍在走“萬里路”

74歲老者柯錦華

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起

迷上了收集全國各地景點的門票

目前,他收藏的門票總數已達數千張

其中有不少已絕版

點擊進入下一頁

柯錦華展示自己收藏的門票。林士傑 攝

柯錦華數十年來走遍大半個中國

門票即是他行走的印記

柯錦華親自爲每一張門票撰寫背景資料

記錄各個景點的文化和歷史故事

只要有機會

他都願意與人分享其中的文化記憶

點擊進入下一頁

柯錦華展示自己收藏的門票。林士傑 攝

看到這些大爺的故事

你的熱血被點燃了嗎

老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朽

青春雖然稍縱即逝

但熱情可以一直保持

人生的長度無法隨意延長

人生的寬度卻掌握在自己手中

向有限的生命

注入無限的能量

用信念、堅持、善意、遠見

去加深生命的內涵

相信無論你處在什麼年齡

依然可以收穫無比精彩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