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資待遇取決於所在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合理嗎?

教師工資待遇取決於所在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合理嗎?

教育部提出,要讓教師成爲人人羨慕的職業,這讓廣大的教師歡欣鼓舞,工作起來更有幹勁了。的確,教育發展的基礎是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待遇是當務之急,適當拉開教師職業與其他行業公職人員直接的工資差距,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存在一個問題,提高待遇,“待遇”的範圍是什麼?現在只有一個籠統的說法。當然,現在很多地市實行“以縣爲主”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已經實現了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對教師來說,是一件好事。

教師工資待遇取決於所在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合理嗎?

問題來了,同爲教師,在其他條件都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是不是工資收入水平也相當呢?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教師工資待遇基本取決於所在縣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這個就看教師的運氣了,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是經濟發達的,相應的你的工資水平就高。反過來,如果你正好在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可能你的工資就低。

也就是說,同爲教師,所在縣域不同,工資收入水平就不同,甚至差距會很大。舉例說明,我所在的城市雖然不是發達地區,但是我所在的區,相對其他縣區來說經濟情況較好,我的工資收入水平就高於其他縣區,差距有千元以上。因此,其他縣區的教師,都比較羨慕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經常教研活動都能碰到,一交流工資收入情況,每月都差千元,長此以往,收入少的那些縣區的教師,心裏有想法也就很正常了。

教師工資待遇取決於所在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合理嗎?

都在學校工作,都上同樣的課,收入卻差距很大,教師心態會發生變化,也會影響到工作的積極性。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一些教師想要調動,不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

提高教師待遇,還應該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應該適當縮小縣域建教師工資收入水平的差距。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說出您的寶貴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