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姑姑在縣城一家單位上班,她原想把我弄到縣城一家和我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花了錢託了人,事情最終沒有辦定。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就業難,據說2019年是未來十年就業最難的一年,有人忙着考研,有人忙着考公務員,有人忙着找工作,高溫酷暑,多少應屆、往屆的大學畢業生奔波在求職路上,多少人畢業即失業。

作者:徐俊霞

公衆號: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就業難,據說2019年是未來十年就業最難的一年,有人忙着考研,有人忙着考公務員,有人忙着找工作,高溫酷暑,多少應屆、往屆的大學畢業生奔波在求職路上,多少人畢業即失業。

待業五年,走出鄉下

講述人:蕾蕾40歲

我老家在鄉下,我在初三複讀了三年才考上省城一所五年制中專,原以爲畢業後就成了喫公糧的人,沒想到我趕上了“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畢業時,我在學校簽了一家公司,公司在開發區,喫住在公司,工作在車間,工作辛苦在其次,關鍵是飯都喫不飽。

父親得知後把我接回了老家,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五年。2000年初,鄉下消息閉塞,網絡沒有普及到戶,壓根沒有找工作的渠道。

農忙時,我跟着父母下地幹活,農閒時,我跟着村裏的小姐妹繡花扎皇宮毯。

姑姑在縣城一家單位上班,她原想把我弄到縣城一家和我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花了錢託了人,事情最終沒有辦定。

我的情緒一落千丈,蟄伏在家裏,我不甘心,到外面闖蕩,父母不放心。我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也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我不忍心讓他們跟着我着急上火。

鄉下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我到了適婚年齡。三里五村的媒婆隔三差五地登門,給我介紹對象。

我哪兒有這心思,工作還沒有着落,多年求學,學無所用已經夠讓我鬱悶的了,如果在鄉下結婚成家,我的日子就真的到頭了。

我迫切地需要走出去,恰好一家勞務輸出公司給北京一些企業招人,我交了1000元勞務費,跟着勞務輸出公司,來到了北京。

剛開始,我在公司的流水線上做工人,慢慢地,主管發現了我的才能,便提拔我當了質檢員。

三年後,公司倒閉,我沒有跟其他工人一樣回老家,我和同事合租了一間民房,在北京重新尋找機會。

每當父母來電話問我的情況,我都報喜不報憂。北京城的外資企業多,我接三連三地換了好幾家公司,終於在一家歐美企業站穩腳跟,職務有所提升,薪資也直線上升。

30歲那年,我做了北京人的媳婦,三年後,兒子出生。即便我永遠成不了北京人,至少我的老公和兒子是北京人。

這些年,風風雨雨,我經歷了太多,不管怎樣,我都回不去老家了,也不想回去,北漂再難,都好過在鄉下待業的日子。

自立何其難

講述人:華子35歲

我讀的是一所211大學,大學裏學的是建築工程專業,實用性很強的專業,畢業後,同樣遭遇了就業難。

我家裏窮,父母都是土裏刨食的農民,大學四年,我的飲食一直清湯寡水,連份葷菜都捨不得買。

我原以爲大學畢業後,情況會有所好轉,每天都能喫上肉,是我最大的夢想。

熟料畢業即失業,找工作,投簡歷,我一次次地折羽而歸,一次次地在老家和讀書的城市之間往返。

我讀大學已經掏空了父母的家底,父母已經沒有多少積蓄繼續供我揮霍,那年暑假,我最後一次回家,在家待了半個月,臨走時,父母塞給我五百元錢。這是家裏的全部積蓄了!

我兜裏揣着500元錢,回到讀書的城市,租下一個八人間的牀位,在七月流火的季節裏,重新開始四處求職。

沒多久,我便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公司安排了集體宿舍,還給我配備了交通工具——一輛單車。

這份工作薪水不高,但節省一點,夠我自己用的。年底的時候,我置辦了一身行頭,西裝革履地回到老家。

父母的身上還穿着我高中時代的校服,長短不一,我心裏既愧疚又難過,我也想好好孝敬父母,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連自己的置裝費都是從牙縫裏生出來的!

剛開始工作那幾年,我的薪水低得可憐,連建築工地的民工都不如。雖然我在寫字樓裏辦公,但時不時地需要跑工地,工作沒有外人想象中輕鬆。

沒有幾年的工夫,我便面臨結婚成家,娶妻生子。我和準老婆及雙方父母,六個錢包合在一起,湊齊首付,按揭了一套兩居室的頂層閣樓。

老婆平時沒有什麼嗜好,就是愛喫零食、水果,我們剛結婚那幾年,兩個人收入都不高,每個月要還銀行貸款,連零食、水果都喫不起。

直到女兒十歲左右,我們家的境況纔有所好轉。房貸還清了,我的薪水大幅度提升,老婆做了全職太太。

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講述人:紅紅30歲

我大學畢業後,在讀書的城市工作了一年,纔回到家鄉的。父母捨不得我離家千里,深怕我在那裏結婚成家,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我便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後,母親極力阻攔,我在家待業了半年。

母親考慮地多,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外出謀生,容易出意外。待業在家的日子,我深居簡出,埋首書本中。

沒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閒着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喫飯是爲了活着,活着不僅僅是爲了喫飯。

家裏不缺我那一雙碗筷,有父母喫的,還沒有我喫的嗎?

那一年正是家裏的多事之秋,弟弟訂婚,掏光了父母的所有家底,弟媳搬來了家裏,沒結婚就結結實實地住了下來。

家裏多了個外人,生活裏多出很多不便。家裏有一臺冰櫃,夏天的時候,我賣了兩個月的雪糕,積攢了幾百元錢。

離家出走前,我和母親鬧了很長時間的彆扭,我不出我房間的門,我不喫她做的飯菜,我收拾行李,也不和她打招呼。

我原本打算去上海闖天下,因身體原因滯留在一座三線城市。世事難料,這座城市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剛開始真的不容易,工作不好找,收入朝不保夕,荷包裏的錢越花越少,我從市委招待所的標間換到多人間,從多人間到租下一間民房,那年冬天,我過得飢寒交迫。

父親進城看我,看到我食不果腹,住宿環境惡劣,心疼不已:跟爸回去吧,爸到縣城活動一下。

我搖搖頭,拒絕了父親的提議。路是我自己選的,無論如何,我都要自己走下去。

冬天過去是春天,轉過年,我的境遇好轉。工作穩定了下來,收入直線上升。幾年後,我便完成了原始積累,在城市裏買房置業。

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工作,都是人幹出來的。只要有本事有能力,在哪兒都能喫上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原創公號: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