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地意識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如果地鐵車廂是空的,先上車的乘客大多先坐靠邊的座位,沒有人要求乘客非要這麼做,但乘客們還是不約而同地這樣做。

接下來的乘客會坐在座椅正中間,後面的乘客纔會一點點把座椅“填滿”,如果座椅空間比較大的話,乘客都會選擇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只有人比較多的時候纔會擠着坐。從這種行爲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有一種想確保自己“領地”的心理,每個人都想“保衛”自己身體周圍的一種空間,如果有人進入這個空間,我們就會產生壓迫感,渾身不自在。

心理學將這種“領地空間”稱爲私人空間。

當然,每個人的私人空間範圍不相同。比如,性格比較外向開放的人,私人空間比較小,別人在一定程度內接近自己,也不會覺得不自在。反之,性格中排他性比較強的人,私人空間的範圍相對較大,如果有人進入他們的私人空間,他們就會不高興。此外,相對於中間的座位,靠邊的座位會更令人安心。因爲中間的座位,雖然一開始左右兩邊是空的,但不久就會被人“佔領”;靠邊的座位就不一樣了,至少可以保證單側不會有人。

二、心理距離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裏,當裏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結果證明,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裏,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後,被試驗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遠離到別處坐下,有人則乾脆明確表示:“你想幹什麼?”這個實驗說明人與人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當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侵犯時,就會感到不自在、缺乏安全感甚至惱怒。心理學家將距離分爲四種:

1、親密距離。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我們常說的“親密無間”,其近範圍在6英寸(約15釐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其遠範圍是6英寸到18英寸(15釐米~44釐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爲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

2、個人距離。

這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已較少直接的身體接觸。個人距離的近範圍爲1.5~2.5英尺(46~76釐米)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個人距離的遠範圍是2.5~4英尺(76~122釐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不過,在通常情況下,較爲融洽的熟人之間交往時保持的距離更靠近遠範圍的近距離(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間談話則更靠近遠範圍的遠距離(4英尺)端。

3、社交距離。

這已超出了親密或熟人的人際關係,而是體現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較正式關係。其近範圍爲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上,人們都保持這種程度的距離。一次,一個外交會談座位的安排出現了疏忽,在兩個並列的單人沙發中間沒有放增加距離的茶几。結果,客人自始至終都儘量靠到沙發外側扶手上,且身體也不得不常常後仰。可見,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關係需要有不同的人際距離。距離與情境和關係不相對應,會明顯導致人出現心理不適感。

4、公衆距離。

這是公開演說時演說者與聽衆所保持的距離。其近範圍爲12~25英尺(約3.7~7.6米),遠範圍在25英尺之外。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空間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予交往,因爲相互之間未必發生一定聯繫。因此,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衆演講之類,當演講者試圖與一個特定的聽衆談話時,他必須走下講臺,使兩個人的距離縮短爲個人距離或社交距離,才能夠實現有效溝通。

三、關於心理距離除了個人差異外,中西方也有很大差異

注:人類學家霍爾認爲人際距離可區分爲四種 : 親密距離 、個人距離 、社會距離 和公衆距離 。在這裏我們可以通俗的將人際距離理解爲這樣幾種情況 ,家庭距離 ( 包括父母與孩子之間 ,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距離 )、權力距離 ( 權力無處不在 ,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領導,甚至領導本人 都在小心翼翼地把握着這種人際距離 )、 人情距離 ( 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與親朋好友同事之間的人際距離 )和大衆距離 ( 涉及到社會上任何任何兩個人 ,甚至可以直接構築成一種社會風氣 )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