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媒:中企为克罗地亚建桥“弥合裂痕”

参考消息网10月15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1日刊载题为《对中国来说,亚得里亚海上的一座桥是通往欧洲之路》的文章称,由于历史和巴尔干战争的原因,克罗地亚的一个角落与该国其他地区被属于邻国波斯尼亚的一块长12英里(约合19.3公里)的土地隔断。克罗地亚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搭建一座桥梁来将这块分离的滨海之地与本国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文章称,几十年来大桥工程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只有废弃的水泥桥塔和两座天使青铜像俯瞰着波光粼粼的亚得里亚海。直到今年夏天,中国人来了。

文章称,随着钻机轰鸣和每天都有工程师抵达,中国的一家国有建筑公司成为最新一家接手该项目的公司。

文章称,对许多克罗地亚人来说,仅仅是等待已久的大桥项目存在竣工的可能性就值得庆祝。

文章称,这座大桥将横跨隔开分离地区的一个半岛与克罗地亚其他地区的一片海域。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赢得一个主要由欧盟出资的项目。

文章认为,对2013年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来说,这个项目已经成为巴尔干地区一个一度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干脆利索且相对便宜的解决方案。

文章称,克罗地亚领土的裂痕是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它原来的两个共和国之间的边界变成了国际边界。涅姆走廊是波斯尼亚海岸线上的一条将克罗地亚一分为二的狭长地带,是波斯尼亚进入亚得里亚海的唯一通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从克罗地亚南部沿海来的人必须经过四个边境检查站才能到达该国其他地区,这可能意味着要耽搁几个小时的时间,对该国的主要经济驱动力之一旅游业影响很大。

文章称,2017年6月,欧盟宣布拨款3.57亿欧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约占大桥成本的85%——并进行少量宣传。

文章称,最近的一个下午,在施工现场,土木工程师耶罗斯拉夫·舍盖丁参观了项目的早期进展。作为与中国公司签订合同的克罗地亚道路公司的代表,舍盖丁强调了这座桥梁的重要性。他说:“这对克罗地亚和该地区意义重大。它将成为克罗地亚的国家象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