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幼兒園絕密資料請點擊文章最下面專欄查看

點擊加入圈子【學前教育之家】

羨慕開了30年的幼兒園有自己的園本課程?今天編制祕訣統統交給你

幼兒園招生營銷攻略:知己知彼,以正合、以奇勝

幼兒園裝修、購買傢俱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園成功祕訣》

《幼兒園成功祕訣》葵花寶典:開辦幼兒園的前期策劃

已經購買專欄的朋友請私信聯繫我!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本文將帶你穿越幼兒國經營的迷霧,走進營銷管理的多彩世界...…正如它改變了數百個園長一樣,它將改變你、你的幼兒園和你家人的命運!建議你找一個沒有人的角落,靜靜地閱讀5次以上.....

看此文前可以先看前面的三篇文章:

1、《幼兒園經營祕笈》:園所招生滿員是來自廣告?錯!來自你的忽略

2、《幼兒園經營祕笈》:沒有生源?不!那是你沒挖掘出這些引爆點

3、因爲少說這句話,幼兒園9月報名時家長一聽價格爬起來就走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製造稀缺性,讓你的幼兒園成爲搶手園!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進來,我有一定的數量限制。"幼兒園要設計這個稀缺性。

怎麼設計?

"我園只能接收100個孩子,爲什麼?因爲我希望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所以我不能接受很多孩子。"

爲什麼稀缺性很重要?如果你沒有稀缺性,對方會猶豫,因爲稀缺性會造成一種失去的感覺。

緊迫感是什麼?是時間有限。

比如招生,我可能在8月20號就停止招生,雖然20號以後還有很多人打電話,但我根本無法應付,因爲沒有時間了。我們希望在20號以後全力以赴地做好開園準備。這是一個時間的緊迫感,如果你在20號之後,再打電話過來,"對不起,我們無法幫你。"所以這就增加了家長的"緊迫感"。

還有一個我想說明的,緊迫感和稀缺性是相關的,這兩個可以相互地加強。沒有緊迫感和稀缺性,你很難招生。我們都是人,人性就是喜歡拖延,你必須給他一個不拖延的理由。但我並不是讓你去編假話,我們要實實在在的做。可惜很多人辦幼兒園,沒有意識到這些。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打造"稀缺性"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如果你在現場報名,你就能得到一個超級贈品,這個贈品的價值非常高;但如果你今天沒有報名,明天你也可以報,但是贈品沒有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先報名的人必須得有額外的獎賞,這點大家可以理解。

你的所有決定:爲什麼稀缺?爲什麼緊迫?爲什麼你要送超級贈品?爲什麼你的價格這麼高?爲什麼你的價格這麼低?爲什麼你的"零風險承諾"如此地慷慨?所有這一切,你都需要給對方一個原因。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對方理解你爲什麼這麼做,這樣他更容易相信。如果你看我的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我解釋了很多"爲什麼":爲什麼我要編寫《幼兒園經營祕笈》給你?如果我能幫你"更輕鬆、更快速、更光榮"地賺錢,你也不在乎我的自私目的。但是如果我不說,反而不真實。

如果你的自私是建立在別人得到價值的基礎上,那你的自私反而顯得真實。就算你拼命地給別人創造價值,但是你卻把真正的目的掩藏在背後,那人家會覺得怪,可能就"扼殺"了你的成交。所以原因非常重要,你一定要解釋原因……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在招生季節,給家長寫一封信很重要。

給家長寫信,一定從 "家長的需求、家長的夢想、家長的藍圖、家長的顧慮、家長的疑惑……"出發。你寫信的風格要像"聊天"一樣,不要寫的"文縐縐"的,不要寫的像"八股文"一樣!你要讓家長感覺到你在跟他一個人聊天,不是和一羣人聊天。不要使用"你們",要使用"你"。你不要用"難懂繞口"的詞彙。當家長不理解你的"用詞"時,當他連續兩三行看不懂時,他就不會往下讀,他也不會把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很簡單。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你的目的不是去"炫耀"你的中文有多好,你的目的是通過你的文字,把你內心的一種感受,把你對幼兒教育的理解,轉移到家長的腦海裏。如果你的"用語"有問題,那這種"轉移"是不可能實現的。有人說"圖象比文字更有銷售力",這得看哪種情況。如果你看一個報紙,所有的版面都是文字,突然有"一個美女"的圖片,那你的眼睛一下就"聚焦"在圖片上,但是圖片只能給你一個注意力,並不能銷售!圖象永遠不能銷售,如果你想單純依靠圖象去銷售,幾乎不可能!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但圖象可以幫助你"抓住"對方的注意力,如果你利用圖象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然後用周圍的文字刺激家長的興趣,那你就成功了!如果你的標題寫的不好,那你的整封信就不可能成功,因爲標題是廣告的"廣告"。

標題是廣告的"廣告"

當你看一個網頁的時候,你第一個決定是什麼?是走還是留下,對嗎?你去留的決定取決於什麼?標題,因爲你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聚焦到這個標題上。如果這個標題跟前面的"廣告鏈接"對不上的時候,別人就很容易"走人"。非常簡單,一瞬間的事。

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核心賣點是什麼?你要把最核心的賣點,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你可以列出1-5個賣點,然後選擇最重要的三個賣點,想方設法地融進你的標題。你要把你幼兒園的特點、優勢或價值,融入這標題,同時你的標題必須能夠刺激別人的"好奇心"。你需要把"好奇心"跟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相結合,而不是用其他的方法。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如果你的標題寫的好,家長就會暫時留下,然後他會看你的"開頭"。你的"開頭"必須順着你的"標題"外延,你要知道家長是因爲對你的標題感興趣,所以纔看你的"開頭"。而且你"開頭"的那一段永遠不要超過三行,爲什麼?越短越容易讀。別人在讀的時候,可能先整體地看一下,一看你的"開頭",第一段就寫了七行,所以根本沒有慾望讀下去。

副標題爲什麼很重要?因爲你的網頁是一個整頁,一個屏幕,如果你的每一屏都沒有"副標題",而是一段一段的文字,那樣很難讀,人家一看就會"走"。一般人來你網頁的時候,一看這麼長的信,他首先會往下"拉"看看,這樣他會先讀你的"副標題",所以你的"副標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讀者的習慣是先整體瀏覽下,然後再回來讀。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所以"副標題"就相當於一個快速閱讀的路線,這些路線非常關鍵,要寫的精彩。我有時候可能寫出50個標題,但只選出一個作爲主標題,其它的都用在"副標題"上。當你講完了一段話,需要過渡到另外一段的時候,你要非常小心,這時候非常容易失去讀者。所以你必須要有所交代,必須有所過渡,尤其是下面有一個長段落,那你就更"危險"。

你過渡的句子最好是一個簡單的句子,或者最多隻是一行字。就像一個"膠黏劑",要把上面一段和下面一段連在一起,所以你不要在這裏"長篇大論",但是你的過渡要能激發對方的興趣。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比如說,"爲什麼我要這麼做?有兩個理由,一個是自私的,一個是無私的。"這句很短,但是讀者會接着讀,人們想知道"究竟自私的理由和無私的理由是什麼?"所以他會讀下去。

"你一定想知道,難道你自己能賺錢,你就能夠教別人賺錢嗎?當然不能,如果我對營銷的研究只停留在這裏。"

這個句子就激發了你對後面內容的"好奇",而不是說"當然可以,因爲我做了這個"。太直接,人家就沒有足夠的興趣去讀。所以有時候你需要預示"下一段將要講什麼",你用結果去吸引他,他纔會往下讀去。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人們之所以會讀,是因爲"往下讀"會使他得到一種特定的"結果"和利益,所以你先預示一下"價值",那他讀的興趣就更大了。你記住,在信上(尤其是很長的銷售信),你在任何時候失去讀者,就等於你前面的努力白費了;所以你千萬不可以在中間失去人,任何一個多餘的段落,都會造成障礙。你的"過渡"非常重要,不要讓人覺得"唐突",你要讓人覺得很自然,同時又很好奇,"下一步會是什麼?"這是關鍵!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可讀性"是銷售信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你要讓對方很輕鬆地閱讀,不僅容易讀,而且看起來也容易。這樣你就不會容易失去讀者。如果你的信需要讀者"向左拉、向右拉",那他就沒有耐心讀。

銷售信的段落不要超過六行。超過六行,看起來一大塊文字,非常難讀。所以你一定要提供很容易去閱讀的方式,不要讓人覺得累。你需要搞清楚,你是需要靠文字去銷售的,如果客戶不讀你的信,你文字寫的再好,也是沒用的。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這個地方你們犯了很多錯誤,你的"加重"用了很多,整個網頁"花裏胡哨"的,看得人"眼花繚亂",根本無法讀。加重的目的不是爲了"大聲疾呼",加重的目的是爲了增加"可讀性"。"加重"跟重點詞沒有關係,很簡單,加重是給家長一個想法,但這個想法"不完整"。

你知道,當一個人要放棄的時候,他會往下看加重的地方。如果"加重"是一個不完全的想法,那他會情不自禁的瀏覽"加重"周圍的文字,這樣他就被這些"加重"的文字帶着,一步步地,很輕鬆地閱讀了整篇文章。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你的句子不能太長,越長的句子越容易失去人。所以你的每一行都得有標點,這就需要"斷句"。在這裏,不一定按照中文的習慣去斷,你看我的信,很多斷句的地方不符合語法,但是讀起來沒有關係,因爲就像"說話"一樣。

如果你把我說的話打印出來,一點都不編輯,你會發現有很多問題,但是你聽的時候很舒服,因爲它符合你說話的習慣。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所以當你寫信的時候,你的風格跟說話的習慣一致,對方就不會覺得很怪。可能一些語法專家會告訴你"有問題",但是無所謂,你的目的是"銷售",不是獲得文學大獎,所以沒關係。只要你"斷"的句子沒有歧義就行。

標點我用的"非常獨特"。是什麼東西引着讀者不斷地讀呢?是因爲你揭露了一個想法,但這個想法並不完整,所以他想知道下文是什麼?正是這種"好奇"引他讀下一段。

爲什麼要用引號?因爲"引號"本身有兩部分組成。如果你看到左引號,但沒有看到右引號,那你就會去尋找另一半的引號。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括號也一樣,你看了一半的括號,你會想"另一半括號在哪裏?"你當然會找,在尋找的過程中,我肯定你的閱讀不會停下來。但"括號"有獨特的作用,它可以用來表達"很重要、很關鍵的利益或價值"。

我覺得你們的信留白太少!你看看我的信的行間距有多大?我周圍的留白有多少?你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否則很難讀。行與行,字與字之間都要留足夠的空白。

我用的字體是宋體,因爲宋體是"標準"的。你沒必要用各種各樣的字體。你在主標題裏,可以用不同的字體,但在你的整封信中,最好不要使用"不同的字體"。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除了你的副標題,你的整個正文不要使用"不同的字體"。當你使用同一種字體的時候,閱讀是很順的。但是當一個新的字體出來的時候,你需要動腦子想,閱讀"節奏"就斷了。

你的標題和正文可以採用不同的顏色,但是不要太多的顏色。太多的顏色,會讓人眼花繚亂。如果客戶一看就"眼花繚亂",再加上字"有大有小"的,這會影響信的"可讀性"。記住,"可讀性"很重要!

當客戶看到你的銷售信時,你需要在一瞬間"抓"住他的注意力,否則就會失去他。因爲現在有太多的東西能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你到一些網站上去看一下,鏈接有幾十個,上百個,客戶憑什麼注意你?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你怎麼"抓"住他的注意力?答案是"主標題"。

在第一時間內,你要靠"主標題"在顏色、形狀上的獨特性,以及文字的衝擊力,去"抓"住潛在客戶的注意力。不管是網頁版的銷售信,還是你寄出的信件,你都需要一個主標題。

在標題上面,你可以寫一些字,這叫"導入式副標題"。這樣做可以強化"主標題"的作用,但不能寫的太多。因爲你希望客戶在第一時間內,注意到你的"主標題",然後有機會再看你的"導入式副標題"。所以"導入式副標題"有1-2行字就夠了。

"主標題"唯一的作用,是讓客戶讀你的第一段文字,如果你的"主標題"沒有起到這個作用,那你就失敗了。所以第一步,你必須通過"主標題"在顏色或文字上的衝擊力,來"抓取"讀者的注意力。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激發興趣"要靠你銷售信的第一段文字。這一段必須是你的主標題內容的一個"延伸"。如果你能"瞄準"客戶的需求或者他的價值,那他就更有興趣讀。但是這時候他讀你的信也僅僅是因爲興趣,所以他對你的信任很少,你不要在這做出太多的承諾,你需要慢慢地引導他,你需要讓他繼續有興趣,保持好奇心,然後你開始做……

只要客戶對你感興趣,他喜歡讀你的"第一段",那自然他會讀你的"第二段"。但他怎麼才能信任你呢?你要讓他意識到"你是一個真實的人",你要講講自己的故事(比如你也有血有肉……你也有夢想……你也有挫折……但後來你通過不斷地奮鬥,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夢想),講講過去家長的成功故事。這些都是幫助你建立信任的手段和工具。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你之所以寫客戶證言,是因爲你希望借"客戶的嘴"來獲得潛在客戶對你的信任。讓他認爲你不是躲在背後騙人的,你是有成功案例的。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後,確實得到很好的發展,你需要證明這些人是真實的。

你對這些人的描述要真實,這些人的證言之所以能夠幫你,是因爲他們的背景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你需要強調這些人和你潛在客戶的"共性",而不是他們的特殊性。

{!-- PGC_COLUMN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還有,你要教老客戶怎麼去描繪結果,不要說"某某幼兒園太好了!某某幼兒園太好了!某某幼兒園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幼兒園",沒有用!應該說:"某某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臉上都掛着笑容,我們孩子可喜歡了。某某幼兒園的《億童家園共育》課程非常好,上個星期我孩子回家都開始教我們生活常識了。"

總而言之,結果越具體越好。你越給他籠統的東西,他越認爲你是假的。具體的東西就不一樣,不容易做假。在銷售信中,"子彈頭"段落的作用就是"刺激慾望"。它們的寫法有一定的講究,比如句子要短要精彩,要"聚焦"在潛在客戶最需要的利益點上。"子彈頭"段落需要一定的量,一般至少要10段以上,纔有效果。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當然有時也看情況,比如說,我的信是爲了收集客戶名單的,那我可以寫的少一些,比如5、6個。但對於一封長信來講,你需要寫十幾個,這樣纔有效果。

你需要用家長習慣的語言去描述,最重要的是"描繪結果"。我所有的"子彈頭"都是在描繪結果。每一段都是給你一個"結果"。1個"子彈頭"也有效果,但是10個疊加起來的威力就更巨大了。很多人讀到"子彈頭",往往還沒讀完就已經做出購買決定了,爲什麼?因爲他的慾望被刺激了,這非常重要!

當然你也需要把握一個平衡:在吸引力和可信度之間的平衡。千萬不要,把這個東西的價值塑造得如此之高,以至於不可信,那就是在"傷害"自己了。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如果客戶沒有行動,你這封信就等於白寫。同時,你讓客戶採取的行動要"越簡單越好,越具體越好,越明確越好"。你千萬不能讓他做很多的"努力",才能夠購買你的產品;如果你這樣做,那你是在剝奪自己賺更多錢的權利!

幼兒園從收入上看,除了學費,伙食費,一般在教材折扣、辦特長班上還有些進帳。

我反對在伙食上剋扣孩子獲得辦園利潤。我贊成圍繞"客戶價值觀"去創新,去追加銷售(簡稱"追銷")。

如果你不能滿足家長的夢想,如果你不能幫家長創造價值,你的幼兒園既不能很好地招生,也不可能持續地追銷。我希望你作爲園長,能描繪藍圖。描繪誰的藍圖?描繪家長的藍圖。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家長之所以把他的寶寶送到你的幼兒園,是因爲在他的背後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更大的藍圖,但是90%的家長無法用語言描繪出心中的藍圖……作爲園長,如果你能夠用語言幫家長描繪出他心中一直想表達,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夢想和藍圖,那他不但會感激你,也會更信任你。

這樣他下一步的購買也不成問題了,爲什麼?因爲他看到的不僅是這次的購買,他知道你是有能力幫他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因爲你給他描繪了一個藍圖,這是他心中一直想要的,只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而已。

現在他終於知道自己的夢想是這樣的,而且你在描繪藍圖的過程中,給了他一步一步實現夢想的臺階,這樣,他的購買就變成了一種必然,所以如果你的幼兒園果真像你所說的一樣,甚至更好,那他下一步的購買就幾乎不成問題了。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描繪藍圖"應該在招生前就開始,包括家長跟你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當你給他"價值"的時候,你不要只聚焦在一個很小的問題上,你要給他一個"宏觀"的感覺,讓他覺得"跟你在一起,他可以做更大的夢",這很重要!每個人感覺都不一樣,這是一種思維模式。"跟你在一起,能有什麼樣的結果?結果有多大?"你需要在招生前就給他。

當然你在家長報名時更應該"描繪藍圖",報名後也應該描繪。你記住,別人是生活在他的夢想裏,別人是因爲他的夢想而採取措施,因爲他的夢想才決定把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而你也應該爲了他的夢想去努力貢獻,所以你要不停地、不斷地提醒他"我們是在爲一個共同的夢想而努力"。如果可以,你在每一次和他的溝通中,你都應該提醒他"我們在做什麼"。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描繪藍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描繪藍圖的同時,你也奠定了他下一步的購買。沒有這一步,你後續的每一次的銷售,都需要很強的銷售力,而且沒有一個整體的感覺。

所以你需要在這裏想清楚,"我能不能用語言幫別人描繪出他的夢想,他的藍圖?"99%的潛在客戶是沒有能力去描繪自己的藍圖的,所以他們困惑。所以你的第一個基本功就是:你必須用語言去幫助客戶描繪出"心中的藍圖"。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學會生活在客戶的世界裏,你必須感受到他的"一切"。

如果你幼兒園有很多外來打工仔子弟,外來打工仔一個月掙一千多,你覺得他們的夢想是什麼?你怎麼用他們明白的語言去描述?還有,不管你描繪的畫卷多麼的宏偉,多麼的美麗,如果你用的詞彙讓對方聽不懂,那等於沒用。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不要認爲用的詞越大,顯得水平越高。你的水平是"高",但對方聽不懂,沒用。這是"聊天",不是宣言。

既然你必須"生活"在家長的世界裏,你就得學會用他的語言。有時候,看兩個人有沒有感覺,能不能做朋友,也很簡單,看雙方的"用詞"。見面五分鐘,一看他用的詞不一樣,就知道不是一路子的。

信的"溝通"也是一模一樣的。人家一讀就知道"你是我這個路子的人"。如果連續三行詞語他都不認識,你認爲他還會繼續讀嗎?所以,你需要實實在在地去感受家長的世界: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渴望,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困惑,他們的挑戰,他們的苦惱,他們的心態……

當你瞭解了家長的夢想,你所設計的任何追銷、任何課程,不管是家長的還是孩子的都是圍繞這根主線設計的。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拿出一張白紙,讓家長寫5個夢想。告訴他,如果你只能幫他實現3個,去掉哪2個?剩下這三個就是你馬上要開設的特長班。沒有比開設這三個特長班更重要的了!

開什麼樣的特長班定下來之後,你一定不要把價格定低,應該定高,因爲這三個特長班價值很大,它凝聚了家長最希望實現的夢想。同時,你招的人不要太多!造成稀缺性。

比如,未來社會,孩子口才很重要。

大聲問家長,什麼叫團隊?

"團"字怎麼寫?"隊"字怎麼寫?

"團"字外邊是"口",裏面是"才"!

"隊"左邊是"阝",右邊是"人"。

什麼叫團隊?

"團隊""團隊",是指一個有口才的人在領導着一羣有耳朵的人。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21世紀的領導需要口才!

把自己的思想變成別人的思想,中間過渡的橋樑就是"演講"。

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影響力就是演講力!

你這些話一講,家長的熱血馬上開始沸騰了。

如果你此時推出"幼兒口才特訓班",一定效果很好。

請問你在幼兒園辦過類似"幼兒口才特訓班"嗎?

你或許辦過"經典誦讀班"、"早期閱讀識字班",但你就沒有辦過"幼兒口才特訓班"。

你當時辦班是根據社會時髦什麼,你就辦什麼。你忽略的恰恰就是家長的夢想。

出發點不同,家長響應自然就不同。

你辦"經典誦讀班",肯定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更多的是漠然;

如果你辦"幼兒口才特訓班",那效果肯定不同。因爲,希望未來自己家的孩子口才好,是所有家長共同的夢想。你爲了別人的夢想在服務,

在設計,家長就會毫不猶豫地爲你買單。你的追銷,因爲你的爲他人帶來價值而變得如此輕鬆。談到追銷,還有一些小策略。

比如,本來家長想報100塊錢的特長班,但你告訴他,你還有另外一個特長班比這個好一倍,而且價格只有150元。這時候可能30%-70%的人就會買"更好的"。

設想一下,你去商店買一套意大利西服花了兩千塊,你剛要付錢的時候,售貨員說:"我看你挺喜歡這款意大利的西服,剛好我這有一批意大利的領帶,是同一個設計師的作品,我還沒來得及上架,你要的話我給你40%的折扣,因爲你買了西服,所以我給你這個優惠。"

有30%到70%的人都會買,爲什麼?因爲他已經想象了"自己穿西服"的這種感覺,這種狀態……比如在晚會上,或者遇見他重要客戶的情景……他已經在想象這個領帶爲他西服增值的可能性,所以他很容易購買。所以你千萬不要放棄這種增銷的機會,當然你也是在給他提供價值。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我的老師在麗江度假的時候,教過一個小商店的人。麗江有很多小商店,其中有一個商店是賣當地藝術家的一種雕刻,做得非常好,他有各種各樣的雕刻。便宜的五百塊,貴的五千塊。但店主發現來的人都只買便宜的,不買貴的。

後來我的老師教他,每次有人購買的時候,不要先急於成交,要跟他講這個畫家的歷史和雕刻風格,"爲什麼這個藝術家要這麼雕刻的?跟別人有什麼區別?"這就是塑造價值。你先讓對方購買便宜的產品,你要讓他先喜歡,接受你的東西。

如果對方已經決定要購買時,你再向他推薦貴的。你告訴他,"如果你確實喜歡這個藝術家,我這裏有他另外一個更珍貴的雕刻,但價格比較貴,如果你確實想看,我可以給你看看。"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很多人都願意看,然後你說:"這個雕塑價值五千塊,但是你已經購買了一個小的產品,所以我可以幫你優惠一千塊,然後這個500塊的也可以白送你"。後來他真的賣了很多……

所以你需要知道對方的決策過程,對方決策的第一步是非常難的,他需要知道你是"可信的",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走過"掏錢"的這個門檻,一旦走過,他再做決定就變得容易。所以這就是"爲什麼你要一定追銷,要增銷"的原因。

當然並不是所有客戶都願意馬上接受你的"增銷",因爲有些人希望慢一點的節奏,這一點值得注意!如果對方說"不要",你必須堅決停止!你不能再"推",再"推"他連前一個產品也不要了。你記住,你是從"爲對方創造價值"的角度去思考的,你不是要強賣,你是很輕鬆的問他"要不要",如果他不要,你必須立即停止銷售,很簡單。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設想一下,一個人要付款買一件意大利西服,然後你向他推銷領帶,但他不要,如果你還繼續說,那這時候他很可能連西服也不要了。爲什麼不要?不是那個西服對他沒價值,是因爲你讓他煩了。只要你有客戶的聯絡信息,你就還有"追銷"的機會。

一、不要爲了追銷去聯絡。你千萬不要說,"我有東西,你要不要買?"這樣過不了多久,人家就煩了。你的每一次的聯絡,必須給人家創造價值,否則人家就希望你"消失",因爲你在干擾他的生活。"我要送你一個禮物"。 "我把我所有的育兒經驗設計成了一個課程,如果你需要了解細節,這裏是鏈接",如此而已。如果你的禮物、

你的課程對他人有價值,追銷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都說幼兒園招生難,可是隔壁的同行家長爲什麼排隊去報名?

二、你接觸家長的目的,就是給他價值。我反覆強調:不要考慮"說什麼才能讓對方購買",要考慮"給對方什麼才能讓對方明白購買

你的產品是最正確的選擇"。這很深刻!總而言之,不提供價值你就不應該跟客戶聯絡。

第一、你的所有經營活動,都必須100%從家長角度思考。

第二、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幫助家長最輕鬆最快速地實現夢想,是你一切經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三、你必須保證結果,提供零風險承諾是你的責任,更是你的義務。

第四、你永遠不要考慮如何說服對方,你始終問自己,"給對方什麼才能讓他明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最正確的選擇"。

第五、你永遠不要等到家長把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後,纔開始對他的人生和夢想貢獻價值。

第六、你永遠不要因爲家長已經把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就停止對他人生和夢想貢獻價值。

第七、你爲家長創造10倍的價值,才索取1倍的回報。

第八、你必須讓對方發自內心地感到,認識你、和你交往是幸運的,也是快樂的。

◆ 心態決定狀態、思路決定出路、心胸決定格局、眼光決定方向。

◆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後的歸宿。

◆ 目標管理情緒、目標管理行爲、目標管理矛盾、目標管理團隊。

◆ 業績爲王、成長爲大。

◆ 實幹長實力,實力就是資本。

◆ 目標明確、行動果斷、注重效果、不拘一格。

◆ 反求諸己、積極主動;

善用資源、不斷突破;尋求共贏、彼此支持。

◆ 合適就是最好的。

◆ 方法總比困難多。

◆ 效果比道理重要。

◆ 激情是點燃事業的火把,信念是點燃火把的火種。

◆ 人才放錯了地方就是普通人,普通人放對了地方就是人才。

◆ 成功的人總在找方法,失敗的人總在找藉口。

◆ 起初是我們養成了習慣 後來是習慣造就了我們。

◆ 創新將改變歷史、不創新將成爲歷史。

◆ 機遇的降臨是偶然的,但降臨在誰的頭上是必然的。

◆ 人生有三飽:肚子要喫飽,情感要喫飽,精神要喫飽。

◆ 每個人都在爲自己打工,我們因工作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 寶劍只有在大俠的手裏才能成爲利器。

◆ 一切困難和挫折是我們學習的契機和成長的階梯。

◆ "聽了、聽到、聽進"是三個層次;"做了、做到、做好"也是三個層次。

◆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往哪裏,整個世界會爲你開路。

已經購買專欄的朋友請私信聯繫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