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注意找出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個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這個段落的層次結構。文章中還有一些過渡句、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們答題的重要依據,要充分利用。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現形式,它包括文中句與句的聯繫,段與段的關係,整體謀篇佈局等,準確的分析文章結構,是把握文章脈絡的重要手段,更是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

二、知識講授:1、文章語段的特點:(1)段落中心的單一性;(2)內容上的相對完整;(3)結構上的相對獨立。2、分析文章結構的注意事項:(1注意不同文體的結構思路;記敘文:包括小說、散文等,常按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情感等結構全文。議論文:常按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結構全文。說明文:常按時間、空間、邏輯等順序結構全文。(2)注意文章常用的結構方式;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總三種形式,是文章最常見的一種結構方式。2)並列式3)遞進式4)對照式(3)注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1)文章中的關鍵的標誌詞包括:a銜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b表遞進關係的:如“更、而且”c錶轉折的:如“但是、相反、與此不同”d表總結的:如“因此、總之、由此可見”e表態度的:如“我認爲、我覺得、應該”2)文中的關鍵句:如過渡句;前後照應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覆出現的語句。(4)注意文中的標點,特別是分號。(5)注意文中表達方式的變換。(6)注意語句間的聯繫,看其是否圍繞同一中心話題。3、常用的文章結構層次分析法:1)時間推移分段法:注意抓住時間詞。2)空間轉換分段法:注意文中空間方位、地點的變換。3)內容性質分段法:主要根據文中所寫人、物、事等內容的不同劃分。4)情節過程分段法:按情節的展開過程分段。5)結構特點分段法:注意文體的結構特點、方式。

題型1:指出畫線語句或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題技巧:(1)根據句段所在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文章開頭的句子或段落起到總領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結尾的段落一般起到總結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間部分的句段的作用則有預設伏筆、承上啓下、照應上文的作用。

(2)根據句段所採用的表達方式。運用記敘或描寫的句段的作用是交代故事內容,使筆下的人物或情節更加形象、完整;運用抒情或議論的句段則是爲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觀點,常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⑶分析句段的作用,要把在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綜合起來分析。例如,《背影》的結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一句,它既回扣了題目,和開頭形成呼應(結構上),也寫出了父愛在作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之深,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內容上)。

題型2:根據提示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或段落。答題指導:根據題幹中所提供的關鍵詞,明確命題者的意圖,然後結合選文內容進行仔細地推敲,然後從中找到相應的語句或段落。題型3:根據上下文之間的關係補寫出恰當的內容。答題技巧:(1)在熟讀文章的基礎上,對上下文的內,容理解到位,使所補寫的句子與上下文連貫,符合文章的原意;(2)對文段的概括要做到全面、準確,所補寫的句子能與文段相對應;(3)注意語言的表達形式,按照上句或下句修辭與結構去寫,做到語言流暢,語意明確。

常用的文章結構層次分析法:

①時間推移分段法:注意抓住時間詞。

②空間轉換分段法:注意文中空間方位、地點的變換。

③內容性質分段法:主要根據文中所寫人、物、事等內容的不同劃分。

④情節過程分段法:按情節的展開過程分段。

⑤結構特點分段法:注意文體的結構特點、方式。

如何分析文章結構

分析語段結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綱帶目。中心句是語段的“總綱”。分析語段結構,如果語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須找準中心句。

凡屬先擺觀點然後分析論證,或者先擺情況後解釋說明,或者先總說後分說之類的語段,第一層都劃在始發句與後續句之間。與此相反,屬於先分析論證後得出結論,或先分述後總結之類的語段,第一層則劃在終止句前面。如果是照應式語段,第一層則劃在始發句後,第二層則劃在終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結構。語段的結構形式不外乎兩種:一是縱向結構,一是橫向結構。弄清結構形式,語段的層次便基本明晰了。

3)抓標誌,分析結構。語段裏常運用一些關聯詞語或關鍵詞語表示句與句間的邏輯關係,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或問題的幾個方面,是並列關係;“總之”、“由此可見”表示結論,一般是分總關係;“所謂”表示有所解釋,是解說關係;此外,對應的詞語、相似的句式、語意的分合、方位的順序等,都是分析語段層次的突破口。

理解一篇文章,必須劃分出意義段。有了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篇章的結構。怎樣劃分意義段呢?

1)辨明文體,選準角度。劃分層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標準進行內容上的歸類合併。不同文體用以劃分歸類的標準不同,如記敘文體,可根據人或事的不同,根據時間、空間的變換來劃分;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來切分,理清行文思路,並分析其內在邏輯關係、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並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件發展順序,或按事理邏輯(輕到重、簡單到複雜)來劃分。

而科技文一般屬消息一類,其結構一般爲“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話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見解、新成果,後邊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發展、現狀、評價等等。

2)辨明重要的文句。文意中的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起句、過渡句、前呼後應句(包括文中反覆出現的文句),往往能體現文章思路,爲我們劃分文章結構提供了重要參考。

3)審辨標誌性詞語。有些文章,爲了表達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標誌性的詞語來表明前後上下內容間的關係。找出這些詞語並仔細區別其代表的意思,有助於我們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可以作爲標誌性詞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範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覆出現的同義詞或近義詞語。

3、分析文章結構層次必須注意的問題

1、文章層次雖是形式方面的問題,但形式是內容的外在物化,因此必須以對內容的把握爲前提。同時文章的具體結構是複雜多樣的,在分析時不能死搬硬套,削足適履。在劃分意義段時,常常遇到一些位於結合部位的自然段,既可歸入前面,又可歸入後邊。這種段多是承前啓後的過渡段。在這種情況下,應看它的內容側重於哪一個方面。側重於前,則歸附於前;側重於後,則歸附於後。

劃分意義段,要防止兩種不恰當的做法,一種是不該劃開的地方,硬給切開;一種是不論什麼樣的文章,一律分成三大部分:開頭、中間、結尾。這樣劃分,對理解文章沒什麼益處。

2)整理文中被打亂的語言材料,與語言基礎知識考查一般的語言的銜接題有所不同。除了要注意這組語言的銜接以外,還要把它放在原文的語言環境中考查其思路與行文習慣是否一致。特別要注意這組語言與上下文銜接的對接點,從而找到這組語言材料的支撐點。

3)將從原文中抽出的句子還原時,先研究文中空缺處的上下文(講的什麼內容,語言形式有何特點),再看被抽出的句子,根據內在的語脈語流的連貫,或根據語言外部特點的接近來敲定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