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中如是說:

漢興,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高祖子弟同姓爲王者九國,唯獨長沙異姓……

楚漢相爭之時,時爲漢王的劉邦雖然遵從張良的勸說不立六國王室後裔,但是封建(封邦建國)的制度並不會因爲主觀上的想法而終止,這是因爲恰如張良勸說劉邦所說的『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也就是說無論是劉邦軍中的將士還是劉邦的盟友合作伙伴,之所以輾轉南北爲劉邦的勝利浴血奮戰,就是因爲在他們的心目中期望着他日勝利之時能夠分茅裂土封王封侯。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張良(右一)是劉邦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從劉邦的角度,與其說是因爲有鑑於亡秦不封建子弟因而孤立而亡的教訓,或者希望學習周朝親親尊賢的先例,不如說實在是不得不封王封侯,來滿足合作伙伴的期待。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楚漢相爭時期各方勢力形勢圖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詳細介紹了漢初的諸侯王。

西漢初期封王的一共有8人:

韓信初封爲齊王,都臨淄,後來又改封爲楚王,封地在淮北,都下邳(今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

張耳爲趙王,都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

英布爲淮南王,都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西古城)。

彭越爲梁王,封地在魏國故地,都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韓王信爲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後徙封至太原,都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

盧綰爲燕王,都薊。

吳芮爲長沙王,封地包括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諸地,都臨湘。

無諸爲閩粵王,封地是閩中地,都冶(今福建省福州市一帶)。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劉邦分封的異姓功臣諸侯王

劉邦雖然這樣分封,但是其中仍然包括了不得已承認現狀的因素,因此心中當然擔憂異姓諸侯王的反側,所以功高如韓信、彭越,親厚如盧綰、張敖(張耳子,劉邦的女婿),都不得不次第設法剪除。

我們仔細考察劉邦晚年時期的諸侯王情況,大致如下:

楚王劉交,劉邦之弟,高祖六年(前201)封。

齊王劉肥,劉邦之子,高祖六年(前201)封。

趙王劉如意,劉邦之子,高祖九年(前198)封。

淮南王劉長,劉邦之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封。

梁王劉恢,劉邦之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封。

代王劉恆,劉邦之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封。

吳王劉濞,劉邦二哥劉仲之子,劉邦之侄,高祖十二年(前195)封。

燕王劉建,劉邦子,高祖十二年(前195)封。

長沙王吳臣,長沙王吳芮的後裔。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馬王堆漢墓帛畫其實就是長沙國的物品

我們不難發現,劉邦晚年的10個諸侯王除了長沙王是異姓諸侯王之外,剩下的9個諸侯王都是劉姓諸王,但是這9個諸侯王並不是在劉邦剪除韓信、英布等異姓功臣諸侯王之後才封建的,事實上,早在高祖六年(前201),劉交、劉肥已經被封爲王,而趙王劉如意也是在3年後被封爲王的,在這個意義上其實可以說劉邦是在邊剪除異姓功臣諸侯王邊在培植劉姓諸侯王。

我們也發現,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的封建劉姓諸王相對比較密集,這一年封了淮南王、梁王和代王,也就是在這一年,劉邦在攻擊盧綰時,與大臣誓曰: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這也就是所謂的白馬之盟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劉邦分封的同姓諸侯王

如果站在文帝、景帝、武帝或者賈誼、晁錯、主父偃等人的立場,劉邦的封建同姓諸侯王似乎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換句話說,也就是說既然封建同姓諸侯王最後也會導致中央實際控制地域和財政的薄弱微小,甚至最終引發諸侯王和朝廷之間的軍事衝突,那麼劉邦何以不在剪除異姓諸侯王的同時索性以天下爲郡縣,而要走封劉姓爲王這一條彎路?!

其實,《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中倒是提到了這個問題:

自雁門、太原以東至遼陽,爲燕、代國;常山以南,大行左轉,度河、濟,阿、甄以東薄海,爲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谷、泗,薄會稽,爲梁、楚、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

司馬遷很清楚地指出當時漢朝朝廷實際控制的郡縣數目並不大,只有15個郡——清朝歷史學家全祖望曾經在《漢書地理志稽疑》中指出漢初天子自有者有18郡,無論是15郡還是18郡,都說明西漢皇帝控制的區域不大,但是爲什麼劉邦寧可讓諸侯王享有膏腴之地,而自我削減地盤呢?!

司馬遷同樣在《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做出了回答:

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強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

劉邦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廣建同姓諸侯王的選擇,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到太史公所謂的『廣強庶孽,以鎮撫四海』,這其中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爲在當時,各地的民衆和地方勢力都對本地域的王具有一定的忠誠度,而這種忠誠度本身是樸素的誠樸的,和桑梓之情、地方利益密不可分,比如項羽曾被楚懷王封爲魯公,魯地在項羽死後始終不肯歸降(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就是這一類型的感情。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爲其守禮義,爲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

當時的劉邦只能用自己的同姓親族爲王來迎合和順應這種樸素的忠誠度,這也就是劉邦不得不封建諸王的根本原因,即使由此引發的問題未來需要後世子孫來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