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菊兰的牡丹情结

马菊兰,1989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一直从事药品监督检验工作,绘画虽然是她的业余爱好,但可算作是一个专业级的发烧友,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她曾多次参加各种书画比赛活动并获得奖励。2015-2017年连续3荣获甘肃省广电系统职工书画比赛三等奖,作品《盛世花香》《富贵花开》获省总工、 省文联举办的“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职工书画优秀奖并入选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巡展

认识马菊兰是一次比较偶然的机会,可以用撞见这个词来形容。那时一个冬天的傍晚,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我正在公交车站等车,不经意间一辆黑色轿车嘎然而止,停在了我的眼前,副架驶室的车窗玻璃旋即放了下来,就听到车里人向我招呼:回百合家园吗?我一看开车的是个一女的,就一边答应着,一边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上了车,她自我介绍说:我是XXX的爱人,我在小区见过你,我一听才知道原来是公司机关一位处长的夫人,连忙道谢,并由此推断她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也是一个乐意助人的人。

有一次在省上举办的书画展览上又遇见了她,她就拉我到一幅作品面前,我一看是一幅四尺牡丹,落款是马菊兰。我问她:这个人你认识?她说这就是我画的,一时间我非常尴尬,因为上次搭车没有问人家姓甚名谁。但从此知道了她喜欢画画。

后来慢慢地接触多了,又几次相约参加了省市举办的书画展览和书友笔会,才知道她已经是省美协的会员。相互熟悉了,谈论的话题也就多起来了,从中了解到,早在通渭县马营镇上小学时她就对美术非常感兴趣,(说到这里笔者自然而然地想说几句题外话:估计现在对书画稍有一点爱好的人,一听到通渭这个地名,会立马和书画艺术联想起来。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截至2018年,全县有画廊30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达4千人之众,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近500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70多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几千万元以上,形成了独特的“通渭现象”。当然在外地人眼里最具影响力的就是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的“通渭县农民书画展”,这在国内实属翎毛凤角,当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还有就是进入通渭县城最先映入眼帘并留下深刻记忆的是矗立在广场的巨碑上刻着书法大师沈鹏老先生题写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八个大字。)可在六十年代,马菊兰所处的乡村仍然十分闭塞,接触的范围依旧非常的狭小,加之家里又比较贫困,买不起专业的书籍,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学,唯有的就是美术课本,她翻来复去地看,以至于把书都翻烂了,心中不时泛起一种渴望,但苦于没有颜料和画笔,只是陷于乌托邦式的幻想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自小她的血液里就流淌着艺术的细胞,潜质里孕育着艺术的魂魄。此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也。

读大学时,她又喜欢上了素描,但没有钱买,就经常到书店蹭阅,曾和同学聊起这个话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的一位高中男同学,当时在外地读大学,就慷慨地买了一本寄给她,后来这位同学就成了她的另一半。有道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她俩的姻缘却靠的是书本牵。每当谈起此事,她总是显得有点激动,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大学毕业后,她和她的那位男同学都分配到了同一个地区,于是就进入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的人生最繁忙的阶段,不仅要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而且承担起照顾双方老人的繁重义务,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直到2012年,她才正式拿起画笔,开始进入到绘画的行道,并且一上手就非常有感觉,于是放弃了逛街购物的乐趣,一门心思花在伏案学习,大量地临写名家精品,反复地阅读历代绘画专集,再加上原有的素描基础,很快就上路了。仅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参加了多次省市画展,拿到了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资格证书,真可谓进步神速啊。

看似平淡实奇崛,得如容易却艰辛。这些年来,她一边要照顾病槢上的老人,输液买药跑医院,医学院毕业的她可算是派上了大用场,一边要洗衣做饭干家务,还没有放弃钻研业务提升职称,忙里忙外从未消停,留给绘画的时间只有晚上,因而常常不得不起鸡叫睡半夜,总是难以割舍。期间也曾有过动摇,也遇到过瓶颈,但当她在新闻上看到一个老大妈退休后才开始学画画,居然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还参加国际性的展览,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心。同时,还有来自另一方面的压力和动力,就是经常有同学同事朋友索要作品,迫使她欲罢不能,一直坚持走到今天。

她的绘画以牡丹为主,兼顾梅兰菊竹荷花等花鸟画。当问及她为什么专攻牡丹时,她认为,花鸟画牡丹最难,寓意最丰富,喜庆、祥和、典雅、高贵、国色天香、繁荣昌盛,比较接地气,为大众所喜爱。我毎年画几十幅小品、几百把扇子,都很抢手,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也乐此不疲。还有一个原因,从中国绘画史来看,花鸟画中画牡丹的人最多,可画的好的人不多,我是一钻进去就出不来了,这多少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固执,也许这与我的性格有关。

马菊兰画牡丹以小写意为多。在她看来,小写意是介于大写意与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相对于大写意而言,它更加注重于局部的刻画,既有工笔的细腻、严谨,又有大写意的气韵、意象。看她的画,总给人感受到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内在境界,又充满着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

问她师从何人时,她说,我还没有真正的拜过师,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基本上是靠自学,主要是没有时间。我学画画得益于如今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学习的渠道和资源一是书本、二是视频,这在时间、场合上都不受限制。在画作上,我侧重于海派的风格,临习最多的是任伯年、董其昌、王雪涛、梅若的牡丹,注重画的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力求使每一幅作品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雅俗共赏。

一谈起画牡丹,马菊兰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牡丹画的构图,花蕾、茎叶、枝干在不同季节的变化,S型、三角型、如意形以及纵向、横向的穿插布局,红、黄、蓝、白、黑代表的不同寓意等等,讲得头头是道,不一而足,让听者感同身受她的那种酷爱、那种熟稔、那种踏实认真、那种刻苦钻研、那种执着追求!

目前,她正在创作牡丹百米长卷,已经画了近80米。在交谈中,她用手机粗略地演放了其中的一些画作,感觉就像到了牡丹园,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特别震撼。非常期待她的大作早日问世,一睹为快!

对于未来,她憧憬过,向往过,也思索过,但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她的想法是先精一门,兼学别样,等把花鸟画画熟了,再循序渐进,逐步拓宽路子,一步一个脚印,从素描到花鸟再到山水,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

最难忘的相遇,将成为永远的记忆。衷心祝愿马菊兰在她的牡丹王国里尽情挥洒,在绘画艺术的天地里自由徜徉!

作者简介:王月娥,笔名王玥,自号上善玉人。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公司文学协会主席、书美协会理事。

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