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百億市值到項目荒蕪 這家美股上市的武漢企業怎麼了?)

2018年12月末,在遭做空機構狙擊後,武漢新港物流的市值出現了大幅”跳水”,目前縮水至約1億美元。

在武漢新港物流3月2日發佈年報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走訪和調查後發現,公司描繪多年的物流產業園早已停擺多年,所涉及的土地及資產也遭法院輪候凍結,法院文書甚至聲稱其已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更爲重要的是,要想將物流園區的故事講下去,必須要有充足的土地資源,然而,武漢春風村的負責人反覆向記者強調,武漢新港物流對外所宣稱的120萬平方米土地租賃協議根本不存在。事情真相到底如何?

2017年4月19日,武漢長江新港物流有限公司(NASDAQ:YRIV)(下文簡稱武漢新港物流)登陸納斯達克市場,市值一度高過40億美元,其在衆多中概科技網絡股扎堆的納斯達克市場顯得有點另類。然而,2018年12月末,在遭做空機構狙擊後,公司市值大幅“跳水”,目前縮水至約1億美元,近幾個交易日也出現10%以上的大幅波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股價大幅“跳水”源於外界對武漢新港物流財務的質疑。在武漢新港物流3月2日正常發佈年報後,記者再次深入走訪和調查後發現,公司引以爲傲的物流產業園早已停擺多年,所涉及的土地及資產也遭法院輪候凍結,法院文書甚至聲稱其已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更爲重要的是,要想將物流園區的故事講下去,必須要有充足的土地資源。然而,武漢春風村的村支部書記及村委會委員反覆向記者強調:“武漢新港物流對外所宣稱與村子的120萬平方米的土地租賃協議根本不存在。”

在投資者起訴且面臨國外監管機構調查風險的情況下,武漢新港物流的命運又將如何?相關的美股律師介紹:“目前已經有投資者在美國法院提起訴訟,另外(公司)可能面臨國外監管機構的調查。”

這家美股上市的武漢企業怎麼了?

2019年3月7日,春風村村委會?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鋼貿富豪的“棄子”變成納斯達克中概股

2009年12月23日,武漢新港物流所借的殼的前身在美國內華達州註冊成立,名爲Ciglarette?International,主要經營無煙型香菸,但彼時的業務基本沒有盈利。2011年3月1日,公司通過與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麒麟中國控股的股份交換完成了反向收購交易,涉足國內的房地產經營和開發,並在美國OTC證券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2015年12月19日,公司再次經過換股操作,成爲富盈資本(香港)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而富盈資本(香港)有限公司又持有武漢長江新港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通過巧妙的“反向收購+轉板上市”正式成爲納斯達克市場上的“物流”概念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武漢新港物流的前身爲武漢華中鋼鐵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其股東爲武漢知名的綜合經營性質的企業集團武漢人和集團有限公司,其控制人正是湖北省晉商商會會長王耿,曾一度被媒體稱之爲中國鋼鐵貿易四大富豪。

據多家媒體報道,上世紀90年代初,王耿選擇下海,投身鋼材物流貿易,靠做武鋼的代理商撈到了第一桶金,之後觸角延伸至地產、文教、冶鋼、能源和高科技開發等領域,以鋼貿產業爲依託一手打造了資產號稱50億元、年銷售額達100億元的武漢人和集團有限公司。

在武漢人和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上,外界仍然可以看到有關武漢華中鋼鐵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開業入市的信息。如一則2012年2月22日的消息稱,華中地區最大鋼鐵物流基地——華中鋼鐵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即將“開門納客”,將與上海寶山鋼鐵交易中心、廣東順德鋼鐵交易中心並列全國三大鋼材物流基地。

3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驅車前往位於武漢市新洲區的華中鋼鐵交易中心現場走訪,門口值守人員告訴記者:“這裏以前確實叫‘華中鋼鐵’,但鋼材市場不景氣,這裏就沒以鋼鐵物貿對外經營過,後來賣給了一家香港公司。”

這家美股上市的武漢企業怎麼了?

2019年3月7日,華中鋼鐵交易中心現場外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佔地數百畝的園區幾無企業入駐

資料顯示,武漢新港物流原名武漢華中鋼鐵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華中鋼鐵交易中心項目於2011年正式啓動並對外預售。

據新華網2011年6月份的報道,該項目規劃面積3200畝,總投資30億元,集合鋼鐵加工、倉儲、電子商務、物流、交易“五位一體”,由交易市場、室內外倉儲、鋼材深加工、物流分撥配送、專用碼頭、鐵路專用線、商務辦公中心和生活服務八個部分組成,將採用“大棚式”“門市攤位式”“前店後庫式”等初級鋼材專業市場格局。

媒體報道進一步顯示,按規劃,華中鋼鐵交易中心年鋼材吞吐量可達1200萬噸、加工量120萬噸的經營規模,能夠接納近2000家鋼材經銷商入駐,新增1.5萬個就業崗位。

據瞭解,2006年之前,全國的鋼材市場都非常紅火,許多鋼材市場都到了一鋪難求的地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華中鋼鐵交易中心項目於2008年立項,欲建成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鋼鐵交易市場,該市場的定位是全國三大鋼材物流基地,當時的鋼貿大王王耿也對此項目寄予厚望。

然而,湖北媒體《楚天金報》及法院判決書顯示,武漢新港物流項目(即華中鋼鐵交易中心項目)本該在2012年12月18日開業運營,但鋼貿企業一直未能進場,購買了地產商鋪的投資者更是未得分文,也直接引發衆多業主與公司方面的訴訟。僅2018年底,就有數起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訴訟。

綜合來看,早在2015年,公司已經注意到了轉型的問題,將經營方向轉向“物流”,將鋼鐵交易中心變身爲長江港物流中心。武漢新港物流官網介紹,公司致力於爲國內外相關客戶提供辦公場所、專業物流、保稅物流,水路、鐵路、公路聯運,集疏轉運輸、倉儲加工、信息處理、商貿流通、物流金融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

3月7日,記者在武漢新港物流位於陽邏經濟開發區漢施路以南、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對面的商業地產項目及土地上看到,公司所提到的房地產項目早已空置多年,大部分樓棟的大門被鏽跡斑斑的鐵鏈鎖住。走進園區旁邊的銷售中心,長江新港物流中心幾個大字進入視野,但記者卻沒看到一個銷售人員,有部分地面木板甚至出現了破裂的情況,空曠的大廳只剩下規劃圖及宣傳牌向外界展示着其建設時的願景。

這家美股上市的武漢企業怎麼了?

2019年3月7日,長江新港物流中心銷售中心大廳?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法院文書聲稱其已無可執行財產

事實上,不僅佔地數百畝的物流園區幾近停滯,更爲糟糕的是,公司捲入多起訴訟,且已經被法院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法院在2018年12月份發佈的數份執行實施類執行裁定書顯示:法院到村委會調查瞭解到,被執行人長期不在家,武漢新港物流目前已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土地房產等其他財產被法院輪候凍結,且無可供執行的財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武漢新港物流所涉及的執行案件標的從幾十萬元到數億元不等,武漢某熟悉該項目的律師告訴記者:“這家公司所涉及的債務糾紛有部分是原股東所產生,且金額比較大,情況比較複雜。”

法院判決書及工商資料顯示,除武漢新港物流自身的債務問題外,公司多次捲入前股東武漢人和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債務糾紛。如在2017年12月8日法院已作出判決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城支行與武漢人和置業有限公司、武漢長江新港物流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城支行於2014年5月28日至2014年10月31日依約向武漢人和置業有限公司發放了5筆、共計1.8億元的貸款。武漢新港物流則對上述借款提供擔保,約定武漢新港物流以其名下位於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區漢施路以南的土地使用權作爲武漢人和置業有限公司債務的抵押,擔保範圍爲主合同項下全部債務。

儘管武漢新港物流在信息披露裏也聲稱,前股東已書面承諾在不向武漢新港物流求助的情況下單獨對所有這些貸款承擔全部責任,並已與其債權人簽訂了償還計劃。不過,從法院及工商信息來看,武漢人和置業有限公司、武漢人和集團有限公司等自身都債務纏身,其因衆多債務已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金額則從數百萬元到數億元不等,這些股東是否能夠履行承諾值得進一步關注。

土地租賃羅生門

武漢新港物流的財務信息顯示,依據美國會計準則,公司當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達約1.71億美元,從其組成來看,主要是已經建成的商業房地產及尚未開發的土地價值,公司聲稱在土地升值的背景下,其價值已經達近6億美元。此外,武漢新港物流在回應做空報告中所提到與“湖北省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區春風村”簽訂過120萬平方米的20年土地租賃協議也備受關注。

公司在澄清公告中指出,最初總計515600平方米的這6塊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登記費用爲3.08億美元,然而由於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大幅升值,公司估計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並按成本價值計算的515600平方米土地,價值達到近6億美元。從地理位置來看,項目並不處於陽邏開發區的商業地帶。據土地轉讓網今年1月8日發佈的一則產權達70年的“武漢新洲陽邏667畝(約爲44.42萬平方米)商住用地”出讓信息顯示,其報價爲9.1億元。

此外,武漢新港物流還在2018年年報中稱,武漢新港物流於2016年10月8日對此前與武漢春風村簽訂的編號爲HZ20150427的協議進行過修正,公司將在2017年6月3日或者是公司港口碼頭獲得政府批准後5日內,向春風村支付第一年的租金,租賃期爲20年,所涉及的土地面積爲120萬平方米,租賃土地不僅包括春風村的,還包括通過春風村進行代理的軍民村和江堤村的。

然而,與武漢新港物流對外所宣稱大相徑庭的是,在春風村村委會里,武漢春風村書記及村民在看了武漢新港物流的工商信息及法定代表人信息後對記者強調:“村裏從未與該公司簽訂任何協議,也從未出租過土地給這家公司,沒必要幫着任何公司弄虛作假,村裏有部分土地早已被其他公司使用,如電廠和‘武鋼’等。”

事實上,外界不僅僅關注武漢新港物流資產的真實性和真實價值,更爲糟糕的是,在武漢新港物流深陷債務糾紛的情況下,公司的土地房產等均被法院輪候凍結,這些公司賬面的高價值資產未來又將如何被盤活,體現出公司所聲稱的價值?

資產受質疑市值“縮水”

回到武漢新港物流在納斯達克市場的表現來看,在武漢新港物流頂着“物流”光環登陸納斯達克市場後,公司股價在2017年四季度飆升至25.47美元/股,總市值一度衝破40億美元關口。

然而,隨着2018年12月,興登堡研究等相關機構指控公司存在着重要信息未披露、大股東及管理層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況後,公司股價大幅“跳水”。截至北京時間今日(3月19日)4時,公司股價已跌至0.621美元/股,總市值爲1.0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武漢新港物流的股價長期在12美元/股上下波動,總市值達到約20億美元。照此測算,其市值已縮水超過九成。

而不同於A股需要事先處罰爲依據的證券訴訟索賠,美股投資者可在監管部門未作出結論的情況下先行向法院提起訴訟,專注美股證券索賠的郝俊波律師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有投資者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武漢新港物流在3月2日的年度報告裏表示:針對興登堡研究,公司2019年1月23日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起誹謗訴訟,控告相關機構及券商在過程中的市場操縱行爲,認爲這些機構的目的是爲了造成公司聲譽損害。

郝俊波表示:“有時候確實有所提起訴訟的依據最後被推翻的情況,因爲現在大家掌握的都是初步證據,比如像這種做空報告。如果要提起訴訟,就需要有更多、更準確的,公司違反美國證券法律證據(財務造假、重要信息未披露等)。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現原來的指控站不住腳,那麼就有可能被駁回或者投資者方面撤訴。”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漢新港物流市值大幅“跳水”的同時,今年1月至2月公司執行董事、駐美國的首席代表COLEMAN?JAMES也選擇大量拋售股票,拋售價格在0.33美元/股~2.04美元/股。

3月8日,記者就包括土地租賃懸疑、土地價值及投資者訴訟等相關問題,向武漢新港物流尋求採訪,在公司披露的武漢的辦公地點,記者未能見到任何一名上市公司方面的工作人員,僅有幾位號稱留守人員的人士表現得非常警惕,反問記者:“你找他們幹什麼?你到底有什麼目的?”之後,記者又通過電話及電子郵件尋求採訪,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這家美股上市的武漢企業怎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