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阜山红佛寺

文/周学亮

曹村镇以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陕西省评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可喜可贺。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是进一步发挥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示范作用的重要工作。

被古人赞为“金龟翘首朝玉带”的金阜山,不光是它埋葬过清朝顺治年间的户部尚书王象天的金壳银首,更重要的金阜山上曾有座红佛寺。‌

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朝代,在京城长安就建了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等八大寺院,在全国一些名山上也都相继筑建不少寺院,而金阜山上的红佛寺就是此时修建的,在渭北除了玉华宫以外,还很少听说过有其它佛教寺庙,金阜山其金龟似的地貌无疑是一个长治久安的风水宝地。在唐五陵之间有一座佛教寺院,对于唐王朝来说,那是垫根基的大事,而金阜山就是最佳的地方。

据传说红佛寺建起几百年间周边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很多,香火很旺。一直到了清代,由于周围经常有妇女进入寺庙丢失,经查为僧人所害,引起民愤,在朝廷的支持下,将其寺院焚烧。

历史上由于曹村处于民族战乱地带,红佛寺在史书上也无详细记载,人们对红佛寺的记忆只有传说留下来的东西,地面上已看不见什么了,但地下面人们却不时的有所发现,笔者生活在金阜山上,长期以来耳闻目睹了一些关于红佛寺所发现的蛛丝马迹,本人也无力进一步调研,现只能把它写出来,让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请对此有调研的专家们就红佛寺的情况进一步调研发掘。

1.原在寺庙前有一大碑子。碑子上刻的什么现无人知道。此碑后来被砸烂用于修造土坡学校。学校现在改为柿饼棚,那破碑也不知去哪了?

2.南山观景亭下有一个洞,洞直通红佛寺方向,据说有人进去过,但因很深又退回来,山顶上敲击时会有下面空洞的声音,猜测下面是不是有暗室地道和红佛寺相通。

3.在北山上,寺庙遗址北边在挖淋灰坑时, 挖出一个约3米长。2米高,2米宽的土窑。离地面约I.5米,内有陶罐等,并有洞直通红佛寺方向。

4.遗址的东边是公坟,据村内人传在挖墓炕时曾挖到石门上,也有挖着石羊, 但都掩埋没有再挖。

5.红佛寺存续了几百年,从新近挖出的土窰和发生妇女进寺丢失来看,那些和尚很有可能修了地下工程来遮天日。

6.红佛寺是被大火烧毁的,寺内的文物有很多可能还在地下掩埋,需进一步考古发掘。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现在的一切去想象数千年前的人和事,但我们可以从古人留下的文物中看到社会的发展 ,我县是唐朝古都的北大门,但唐代的历史文物却很少,红佛寺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吗?祝愿金阜山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