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公安部官網消息,日前,在公安部統一指揮部署下,天津、北京、廣西等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成功打掉了一個編造“慈善富民總部”機構,以“民族資產解凍”爲由發展會員、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慈善富民總部”核心人員以及此次“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的組織策劃者全部落網。中新網報道表示,據瞭解,針對當前假借“民族資產解凍”等名義實施詐騙犯罪蔓延的情況,從2016年10月開始,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專項打擊工作。

騙了30年仍有人上當!“民族資產解凍”是什麼項目?

據公安部官網消息,日前,在公安部統一指揮部署下,天津、北京、廣西等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成功打掉了一個編造“慈善富民總部”機構,以“民族資產解凍”爲由發展會員、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慈善富民總部”核心人員以及此次“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的組織策劃者全部落網。公安部提醒,所有涉及“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騙局,切勿相信,發現被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日前,數萬名老人前往北京鳥巢體育館,參加所謂“民族資產解凍大會”。組織者宣稱,每人收取10元胸牌製作費,到現場就可以領取5萬元現金並報銷來回食宿費。

這些老人後來得知,這個由名爲“慈善富民總部”所組織的活動,其實完全是一場違法騙局。4月23日,“慈善富民總部”陳玉英、陳春雨、李娜等3名核心人員全部落網。

據警方偵查,在成立“慈善富民團隊”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陳玉英接觸了近40個自稱可以解凍“海外民族資產”的機構或個人的項目。

這些“上線”通過QQ郵箱向陳玉英發送僞造的國家公文,證明“解凍民族資產”是合法的,並提供賬戶和項目投資金額。主要行騙口徑是:在國外銀行有我國被凍結的民族資產,需要通過會員出資予以解凍,解凍後資金的60%上交國家,剩餘40%由資金持有者和出資會員共享。

公安機關查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有上億資金彙集到陳玉英處。陳玉英將這些費用匯入不同項目的賬戶,企圖撬動“民族資產解凍”大業獲得鉅額回報。

中新網報道表示,據瞭解,針對當前假借“民族資產解凍”等名義實施詐騙犯罪蔓延的情況,從2016年10月開始,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專項打擊工作。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團伙1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05名,初步查證涉案金額超過9.5億元,成功破獲了“慈善富民總部”“三民城”“巨龍國際”“5A級扶貧養老項目”等一批重大詐騙案件,封停涉案微信羣9000餘個、微信號1200餘個,有效遏制了此類犯罪高發勢頭,專項打擊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央視網指出,據調查警方介紹,“民族資產解凍騙局”在大概三十年前就出現了,而這些年騙人的手法一直在演變進化,最近幾個月,甚至有了統一的組織、任務部署。這樣的騙局,自始至終都是抓準了一般人想要高額回報的心態。

騙術之一:高額回報誘餌

100萬、500萬、1000萬,在民族資產解凍大業騙局中,不用交錢,或是隻需要交一點會員費,就能拿到這麼大額的回報,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誘餌。

騙術之二:冒充權威僞造公文

在每一起民族資產解凍大業詐騙案件裏,都有很多僞造政府文件,或是金融機構相關證明。

騙術之三:組織化管理

在民族資產解凍大業騙局裏,騙子的管理是很有組織的,在現實中,有大總管、地區負責人,大組長、小組長,以及招納的會員,微羣則分爲收費較低的基礎會員入門羣,之後是收費高達幾千的項目羣,再高級還有一些羣主和管理層才能進入的管理羣。而這些微信羣還分有報名、財務、宣傳培訓、升旗手等多個崗位。

騙術之四:賊喊捉賊

隨着警方成功偵破多起“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案件,衆多打着“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旗號的詐騙微信羣裏風聲鶴唳,羣主紛紛要求成員改頭像、暱稱,不準與外人交談大業,相關視頻也都被髮布人加密。

還有一些詐騙微信羣裏的骨幹成員在羣裏聲稱,被警方查辦的都是假借“民族資產解凍大業”名義行騙,而他們自己是真正的“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有功人員,是受到保護的。如此“賊喊捉賊”,企圖繼續矇騙羣裏的受害者。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是一種藉助互聯網傳播,集返利、傳銷、詐騙爲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羣衆財產安全,損害政府公信力,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影響社會安定。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對此類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全鏈條打擊違法犯罪人員,切實保障人民羣衆合法權益。同時,公安機關提醒廣大人民羣衆要切實增強識騙防騙意識,所有涉及“民族資產解凍”的項目都是虛假騙局,切勿相信,發現被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