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橫掃六國,秦軍的戰鬥力有多麼恐怖?一句話看到腦袋就兩眼放光。秦國軍功制是秦軍激勵士兵的有效手段,秦軍的普通士兵也是秦朝的百姓,有戰爭時應召入軍作戰,戰後任然進行耕耘生活。秦朝普通人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積累軍功,奮勇殺敵。連秦朝的氏族子弟也必須要有軍功,沒有軍功甚至不允許繼承祖業。在戰場上秦軍作戰前會飲一定量的酒,這樣上陣殺敵會陷入一種輕微的癲狂狀態,秦軍主將對將士說:誰能在戰場殺敵最多,賞金千兩,封侯爵,這隻軍隊還不得把對方咬個稀巴爛。普通秦軍赤膊上身,腰上掛着敵人首級,奔跑着追擊逃跑的敵人。勇猛的不怕死的戰士當然讓敵人膽寒。

當時還有一個政策,每次衝鋒,都讓一幫有家小且犯了誅族的死囚衝在最前,死囚戰死則族人可免罪,若死囚沒有戰死則族人全殺掉,可想而知,這幫死囚衝鋒時是如何的瘋狂。那個年代生產力低下,平頭百姓能喫飽穿暖的有多少,軍隊好歹有飯喫,那時候又沒科舉,窮人想要翻身,想要往上爬,只有建軍功一條,秦國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別的國家連這條路都沒有呢。秦國開始了國家機器全面戰爭化,一切爲了戰爭,戰爭年代會爆發出強大的能量,而這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商鞅。

商鞅當時的變法就是解放秦國戰鬥力,古代攻城不下,只要主將下令破城後,可以任意掠奪,第二天基本破城,秦代奴隸制很多人生下來就是奴隸,以後的子女世世代代也是奴隸,軍功制一出,只要你肯拼殺拿人頭,就可以變平民升官喫好住好全家自由身,以後子孫也不再是奴隸,反之當逃兵全家都要死,這種重利重罰的情況下能不拼命麼,對秦人來說戰爭意味着得到更多的資源戰爭越多,軍功越多,土地越多。

秦國之所以強,是因爲綜合性的強,經濟基礎,社會制度,執政能力,政治風氣,內政外交,軍隊戰力,武器裝備,民族性格,人口數量素質等等,都要強大,事實上也比六國先進強大。戰國七雄,最終是秦國統一全國,是尤其必然性的。六國也曾經強大過,但都是瞬息繁華,換了國君,就基本上前功盡棄,只有秦國可持續發展,並不斷打好基礎。即使中間出了武王,異人這幾個不太合格的君主,但大局不變,商君法作爲秦國憲法的地位沒變,秦國也在一步步穩打穩紮做好統一全國的準備。秦國變法的深徹性和連續性,在整個戰國時期,是獨一無二的。

秦國成也法家,敗也法家,戰爭時期這樣做可以激發最大限度的戰爭潛力,在當時殺就是解決戰爭最好的辦法,他對敵人殘暴讓人不敢反他,秦國人民在當時生活的很不錯。但是和平事情要還是這樣,國家就會變成一種純消耗狀態,政權會陷入轉型尷尬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