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大家想到的就是光榮和受人尊敬,教師是我們很多人成長道路上的有引路人,教師的辛辛教導在我們的以後的生活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作爲教育的先行者,是推動教育發展的主力軍,而教師隊伍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我國我國下一代人的發展,甚至影響國家的興衰!

基層教師子在整個教育系統中,佔據了大部門的職位,沒有了他們,山區裏的孩子誰去教,誰去擔當起這個教書育人的任務,如今,在基層,鮮有教師的子女去從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在今天,教師的社會地位以及受人尊敬的程度已經大不如從前了,不想以前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是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而且也非常受人尊敬,而現在呢,則成爲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教師稍微做錯了一點,就被無限放大,某個老師的不道德行爲,就被映射到全體教師身上,對於孩子的管教也是不敢下手,因爲現在的孩子是打不得罵不得的,因爲家長都很疼自己的小孩,小孩子稍微被教育嚴格一點,家長就很可能前來投訴老師,讓教師的平常教學很難推進,這就是現在的家教關係,學生不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連學生的家長也不配合老師來一起教育孩子,這是讓教師感到非常無助的,你說這樣的孩子,不教嘛,又說你沒盡到責任,教了,又說你管理嚴格!

對於基層教師而言,他們知道如今教師行業的酸鐵苦辣,教師表面上是比較體面的一個工作,但其實是非常勞累的一個職業,會受到很多委屈和不理解,這些都要自己獨自忍受很承擔,所以當他們在爲兒女提供專業選擇建議的時候,大部分都不會讓自己的兒女選擇師範去就讀,不希望自己的兒女以後出來還是做老師,走自己的老路,就是因爲教師這個行業的社會地位大不如從前了,還不如去考取公務員,這也是很多人寧願去考公務員,也不願意來考教師的原因之一。

記得有一位老教師在閒聊的時候談到,他們班建有一個家長的微信羣,當初是因爲想通過微信羣向家長告知今天學生的作業是什麼,到了晚上的時候,家長順便檢查和監督一下,這樣的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沒過多久,家長們就開始在微信羣上討論一些不符合場合的話題了,甚至開始出現有些家長在微信羣上教老師怎樣來教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師多管一下自己的孩子,因爲自己沒時間!

作爲一名家長,在微信羣上擅自發關於全班的消息,甚至教老師怎麼做的問題,兼職是非常的可笑,既然有時間發信息說這說那的,爲什麼平時不抽點時間來管一下孩子呢?

這樣的情況,對於基層教師來說,已經是見慣不慣的問題了,老師面對這樣的命令只能裝作看那不見,教師如今的處境,讓他們不敢去應聘教師,不會將教師作爲自己畢業之後的工作首選,更不會有很多教師的子女也去從事教師這樣一個職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