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因爲反歧視訴訟停止對三類廣告的精準投放,這是第一次

3 月 19 日,Facebook 宣佈要停止幾類廣告——住房、貸款、就業——的精準投放功能。

所謂的數字廣告精準投放可以根據用戶的年齡、性別、郵政編碼來區分廣告商想要接觸的受衆。但同樣的功能應用在這幾類廣告上就會有歧視性的問題。

Facebook 週二的決定是和一些民權組織訴訟的和解結果,包括 ACLU(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國家公平住房聯盟等。協議內容覆蓋 Facebook 和旗下 Instagram、Messenger 上的所有廣告內容。Facebook 爲解決這些訴訟支付了不到 500 萬美元。

“住房、就業和信貸領域存在着長期的歧視歷史,這種有害的行爲不應該通過 Facebook 廣告發生。”首席運營官 Sheryl Sandberg 在一篇新聞稿中寫道。Facebook 還在開發一個工具,方便用戶搜索查看美國針對全國不同地區的所有住房廣告,無論這條廣告的預算有沒有多到可以讓你看到。

關於精準廣告投放的歧視性,其實就跟騙子電話用拙劣的騙術篩選對象一樣。這個話題多年來一直圍繞在數字媒體平臺。只不過過去的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虛假的醫療廣告信息上。隨着過去一年 Facebook 關於數據隱私方面的醜聞讓公衆越來越敏感,在這個時機對廣告做一些調整多少能贏得一些好評。

事實上,美國的聯邦法律一直有針對這三類廣告不得包含歧視的規定,但這在數字平臺上變得難以執行。勞工法律師事務所 Outten & Golden 的合夥人 Peter Romer-Friedman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這就是法律自 1960、1970 年代以來所要求的,現在是廣告業趕上的時候了。互聯網不應該是一個沒有民權的空間。”

2016 年時,就曾有報道稱Facebook 的廣告系統可以讓廣告主把黑人、西班牙裔和其他種族排除在外。

用戶在社交網絡上輸入自己的生日、打卡地點、興趣愛好,很多可能是無意間的瀏覽中產生的。這些廣告標識符爲 Facebook 和 Google 帶來每年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廣告收入。打開 Google “廣告個性化”的網站並登陸,就能看到科技巨頭用幾十個標籤對你進行了描述。

以招聘廣告來說,這類歧視從來沒有停止過,只不過過去人們在招聘要求裏寫上“限男性”、“女,身高 160 以上”這類文字,而科技巨頭的廣告投放系統讓這些要求直接變成了前提,廣告直接篩掉不符合的人。而且科技公司自己也是如此。2018 年 4 月,騰訊、百度、阿里的招聘廣告就曾被指出包含性別歧視。

而針對金融、租房廣告的類別,取消精準投放的影響還未可知。WPP 廣告集團旗下媒介公司羣邑的全球社交主管 Kieley Taylor 表示,她會密切關注新的變化會如何影響 Facebook 上的金融業廣告客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