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揪出“保護傘”,調查組挑了一個特殊的日子

昨天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爲了找出這把“保護傘”,汕頭市潮陽區紀委監委成立了專案調查組,還專門挑了一個“黃道吉日”。 

  教唆企業主應對執法檢查

2018年,爲了查出練江整治不利的背後,是否存在着執法不力,甚至辦“人情案”“金錢案”,充當“保護傘”的現象,汕頭市潮陽區紀委監委成立了專案調查組。

調查組將排查環保執法卷宗及巡查記錄作爲切入點,輪番把近年來的執法檔案翻了數遍之後發現,不少污染企業被輕罰或不處罰,甚至沒有依法關停取締。

其中,兩宗處罰案件引起他們的注意:

2013年,區環保局查處谷饒某針織廠私設印花工廠,原擬罰款20萬元並責令停產,但最終卻作出“暫不處罰”決定;西臚鎮陂頭村某非法石材廠被區環保局取締後,仍長期違法生產。

這種“不正常”的行爲引起了調查組的注意,並前往摸排。

調查期間有一個背景。

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並於7月6日結束進駐離開。

督察組進駐期間,違法企業會選擇停產避查,督察組一走,這些企業必定會急於復產,而潮汕民俗通常是擇日開工。調查組發現,在7月6日前後幾天只有7月5日是“黃道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出擊。

果不其然,兩宗“不正常”案件的涉事企業確實在當日復產。

調查企業主通訊往來及轉賬記錄時,調查組發現,時任汕頭市潮陽區環保局副局長陳洪平多次教唆谷饒某針織廠經營者鄭某民如何應對環保執法檢查,鄭某民還保存有給陳洪平的轉賬記錄。

環保局的腐敗系列案

今年5月,汕頭市檢察院將陳洪平案件作爲“典型案例”公佈。

案例顯示,從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陳洪平利用其擔任汕頭市潮陽區環保局副局長職務的便利,先後收受潮陽區環保局管理對象汕頭市德某華服飾有限公司、潮陽區某星紙品實業有限公司、汕頭市新某泰印染實業有限公司、廣東省粵某紡織有限公司、潮陽區谷饒某華針織廠、潮陽區谷饒港某彩針織廠等企業的“節日禮金”,並承諾將給予關照。

2013年至2018年,陳洪平在環保行政管理和執法過程中,幫助企業免除或減輕行政處罰、承接業務、通過驗收、逃避查處,非法收受環保案件關係人及被管理對象“好處費”。經監察機關查明,其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人民幣244551.92元,爲他人謀取非法利益。

在“典型案例”指導意義中,陳洪平被稱爲環境違法企業“保護傘”。

他在《懺悔書》中寫道,“黨和政府賦予我保護潮陽環境、打擊違法行爲的神聖職責,但我卻辜負了黨和人民的重託,自甘墮落,與環境污染違法分子‘同流合污’,徹底忘記了入黨初心,喪失了一名黨員幹部的底線。”

陳洪平案還只是汕頭市潮陽區環保局腐敗系列案其中之一。

據《南方日報》披露,此案共查處環保、公安執法人員及村居黨員等違紀違法人員19人,其中立案10人(移送司法2人),組織處理1人,責成相關單位處置8人。是十八大以來,潮陽區紀委監委查處涉案人數最多、案情最複雜、問題最嚴重、問責最嚴厲的環保領域案件。 

因爲這些腐敗問題,練江沿線的環境違法行爲屢禁不止,長期持續受到污染。

被督察組盯上的練江

但是,環境違法行爲屢禁不止只是練江環境問題遲遲未解決的原因之一。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發現,2016年起,練江頻頻被中央督察組點名。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兩次作爲督察組副組長進駐廣東,還曾在廣東撂下過這樣一句話:“練江的問題不解決,督察組會盯下去的。”

2016年11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進駐廣東。

在練江揭陽普寧段,翟青讓工作人員打上了一桶水,遞到時任揭陽市委、市政府領導面前,讓其聞聞水體有多臭。因爲在練江污染治理工作中不作爲、慢作爲等問題,廣東省政協外僑委副主任陳茂輝(時任汕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被問責。

2018年5月底,中央環保督察啓動整改情況“回頭看”,廣東是第一批被“回頭看”的省份之一。時間過去近兩年,練江整治進展依然緩慢,仍是廣東省污染最重的河流,水質繼續呈下降趨勢。

這次,不等督察結束,環境部直接以《治污光說不練,問題依然如故 汕頭市對督察整改的漠視程度令人震驚》爲標題在官網發文,稱廣東省督察整改方案涉及練江污染整治的項目進展嚴重滯後,於2015年出臺的練江污染整治實施方案計劃基本落空。汕頭市各級黨委、政府對練江污染問題熟視無睹,對治污工作能拖則拖。

“回頭看”時,督察組副組長翟青還給汕頭市領導提“建議”,讓市領導帶頭住到臭水邊,直到水不黑不臭。一週後,汕頭市市長鄭劍戈就帶隊住到了谷饒溪邊,谷饒溪是練江綜合整治的幾條重點河流之一。

按照汕頭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汕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每天安排班子成員到潮陽區或潮南區練江流域黑臭水體邊上開展練江整治駐點工作,駐點時間直至這些領導包乾的支流水體穩定消除劣V類。

資料 | 南方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法制日報、澎湃新聞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