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圈總會出現一些極具爭論,卻總也爭論不出結果的事情,比如:照片格式是“JPG格式”好還是“RAW格式”好、相機是微單好還是單反好等等。

而對於這些爭論的答案,我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這對於經歷過的人來說簡單,因爲知道自己要啥。但是對於沒有經歷過的初學者來說就難了,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啥。

今天給大家聊聊攝影圈另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定焦頭、變焦頭如何選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鏡頭重量

變焦頭的結構設計要比定焦複雜,內部的鏡片也比定焦頭多;所以在同等焦段上,變焦頭的重量要高於定焦頭,體積也比定焦頭大。

比如:佳能的EF 24-70mm f/2.8L,重量大概爲800g,而佳能的EF 50mm f/1.8,重量只有159g。就算再加上35mm f/2和85mm f/1.8,也只比EF 24-70mm f/2.8L重一點而已。

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他們需要學習,所以變焦頭肯定是更加適合的。另外,有一些人喜歡用長槍短炮來突顯自己專業,所以鏡頭的體積越大越好。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用不了那麼多焦段,他們只是拍拍人、拍拍景,所以會選擇定焦頭。另外,還有一些經常外出拍照的,他們會相近辦法減輕自己的負擔,所以器材體積越小越好。

二、價格/質量

關於價格這東西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了,大三元肯定就不用說了;無論是哪一家的大三元,其價格基本都在一萬左右。而像佳能、尼康的50mm f/1.8鏡頭只要幾百元就可以,就算你升級到f/1.4,其價格也是能接受的。

如果你把佳能的28mm、50mm、85mm三支f/1.8光圈的鏡頭都買了,它們加起來的價格也要比24-70mm f/2.8鏡頭的價格低。

看鏡頭當然不能只看重量和價格,還得看鏡頭的質量。在質量這塊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攝影人從來都沒看好過變焦頭,定焦頭纔是永遠的標準配置。

因爲定焦頭只需要對某一個焦段進行重點優化就行了,而變焦頭則要兼顧整體,就不會去重點優化某個焦段,所以焦段都是平均的質量。

一個平均的質量肯定比不過一個重點突出的,但是這個所謂的平均質量對大多數人來說是能接受的,並不是不能接受的。就拿18mm-55mm這種套機頭來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質量是夠了的,大不了光圈小一點而已。

變焦鏡頭要做出大光圈很難,我們見到的大光圈變焦頭應該是大三元的f/2.8 了。其實f/2.8的光圈已經夠大了,無論是你要拍散景還是控制光量,f/2.8足夠出彩。但是f/2.8光圈的變焦頭很貴,所以很多人基本不考慮這個。

如果要說變焦頭比定焦頭優秀的地方,那就只有“輕便”和“靈活”了。一隻24mm-70mm的鏡頭覆蓋了廣角端到中長焦段,能滿足大多數拍攝。另外,還有像18mm-200mm這種鏡頭,拿它基本可以一鏡走天下,根本不用考慮更換鏡頭的事。

總結:其實無論是變焦頭還是定焦頭,它們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比如:變焦頭靈活、方便,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質量相對比較平均。而定焦頭雖然沒那麼方便、靈活,但是其質量高、性價比高。

如果你只是日常拍攝、旅行拍攝、街拍等等,那麼變焦頭肯定是不二選擇。如果你只喜歡拍人像、或者室內拍攝之類的話,定焦頭是個不錯的選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