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掌握更多的犯罪證據,民警一一電話回訪了100多名有手機交易的寄件人,確認了徐某另外詐騙全國37名受害人的犯罪事實。經耐心宣傳教育,犯罪嫌疑人 徐某的家屬通過民警向受害人全額退還詐騙的手機款。

近年來

隨着電商平臺的蓬勃發展

利用網絡平臺實施犯罪的活動日漸猖獗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給人民羣衆的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

日前,通山警方破獲一起利用“閒魚”網絡平臺實施詐騙犯罪的案件,抓獲犯罪分子1名,挽回羣衆損失近4萬元。

一個從安徽打來的報警電話

4月10日,通山縣東城派出所接到一通從安徽省蕪湖市打來的報警電話。報警人小吳稱:其在“閒魚”交易平臺上出售一部黑色蘋果手機,今年3月下旬,有一淘寶賬戶爲“TB6634431***”,自稱咸寧市高級技工學校的徐姓學生, 在購買手機後稱手機質量有問題,要求退款退貨。小吳見對方如此要求,便 將手機交易款1200元全額退還,但徐姓學生並沒有寄還手機。感覺被騙的小吳心有不甘,通過查詢物流信息,發現收件地點爲“順豐速運”湖北通山廈鋪聯繫點。於是,便跨省向通山警方報警,並舉報了 嫌疑人以同樣手段騙走另外兩名受害人手機的信息。

案件發生後,通山東城派出所順藤摸瓜,在廈鋪派出所的協助下,確認了該名青年真實身份是廈鋪鎮的徐某,並依法對其傳喚調查。徐某見事實無法隱瞞,不得不承認違法犯罪事實。

一張可疑的快遞流水清單

通過打印出徐某的“順豐速運”收貨流水清單,民警發現,徐某早已是慣犯。自2018年來,他在網上手機的買賣交易十分頻繁,涉及十多個省市,數量達100多次。

徐某更多的詐騙犯罪疑點浮現出來,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爲掌握更多的犯罪證據,民警一一電話回訪了100多名有手機交易的寄件人,確認了徐某另外詐騙全國37名受害人的犯罪事實。經耐心宣傳教育,犯罪嫌疑人 徐某的家屬通過民警向受害人全額退還詐騙的手機款。

一個妄想不勞而獲的詐騙分子

經瞭解,犯罪嫌疑人徐某曾在廣東深圳務工多年,深諳電商平臺的交易規則,一直夢想着不勞而獲發大財,便利用自己熟悉電商平臺交易規則的“長處”,向網絡電商平臺伸出了罪惡的黑手。

經查,自2018年以來,徐某虛擬自己是在校學生身份,通過“閒魚”平臺購買到手機後,以手機質量有問題、室友要求退款等爲藉口,要求退款退貨。在徵得賣家同意將手機款退還後,不將手機寄還給手機對方,並失去聯繫。對詐騙得手的手機,徐某則同樣在“閒魚”平臺賣給下家,獲取不法得利。

經統計,徐某共實施詐騙案件40起,騙得手機40部,摺合價值38219元。8月5日,嫌疑人徐某被移送起訴,案件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網絡交易陷阱多

市民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

謹防上當受騙

記者:陳藝夫 通訊員:柯國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