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5%的返工率是這樣換來的

   

近年來,在浙江溫州的康奈集團,員工返工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這是怎麼做到的?9月的一天,記者到康奈集團一探究竟。

“企業最怕員工像走馬燈似的,來來去去,不穩定,影響企業生產。”接待記者採訪的集團黨委書記、工會主席蔡發榮說。他帶着記者下車間,記者發現,蔡發榮時不時地就拿出手機快速地刷一下屏幕。

老蔡是個手機控?面對記者疑惑的眼神,老蔡笑了:“我在看微信,看孩子們在學校有沒有事,老師有沒有找我。”

老蔡打開手機微信給記者看,果真收到好幾條溫州鞋都第一小學幾位班主任發來的信息。有的說孩子家庭作業質量不佳,希望家長督促一下;有的說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影響周圍同學等。老蔡一一回復。

“老師說的學生都是我們企業員工的孩子。”老蔡笑着解釋道,爲幫助員工子女上學,企業工會幹部經常跑學校,工會幹部和員工子女的班主任都加了微信好友。很多員工工作繁忙,子女有什麼表現或是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員工就請班主任直接跟工會幹部溝通。溝通次數多了,蔡發榮和工會幹部漸漸成了一些員工子女的“大家長”。

這是康奈集團留人舉措中的一件實事。康奈集團是一家以製鞋爲主業的勞動密集型民營企業,溫州總部3000多名員工中90%以上是青壯年,90%是外地戶籍。爲了留住員工,近年來,康奈集團黨委、行政及工會根據員工需求推出了一項項貼心舉措。解決外來務工員工子女入學問題就是其中一項。企業幫助員工聯繫新居民管理局、轄區派出所等,保證員工完成子女入學所需的社保積分,按時準備好所有相關材料。

“老家孩子臨時沒人帶,能不能幫忙安排孩子在這邊插班入學?”就在今年臨近開學前幾天,集團車隊的李師傅找到工會求助。工會立即與康奈掛鉤的片區幾所學校聯繫,把李師傅的孩子成功送進了課堂。

康奈集團每年至少幫助15名以上員工子女入學,今年就解決了19名。近6年來,有近百名員工子女順利入學。

抓住員工的“胃”,是該企業留人的又一祕訣。今年開春以來,爲滿足員工對伙食的更高需求,後勤服務部門要求食堂早餐在包子、麪條、油條、稀飯四大樣的基礎上,引入炒粉幹、豬油膏、打繩巷米麪等溫州特色早點,使早餐增至35個品種;相應的午餐品種也通過引入、創新增至45種。同時,集團還新打造了一個“匠心廚房”,提供小炒、海鮮等特色菜,以滿足員工不同層次需求。

除了改善伙食,企業還改造了集體宿舍,特別提供便捷貼心的夫妻房,現有405對夫妻員工享受到這一福利。

康奈集團留人還有一招,就是“情感交流站”,最初成員只有25人,現在拓展到85人,成立11年來已爲職工解決了1800多例心理問題。

這些爲員工帶來實惠的舉措,把員工牢牢地“吸附”在企業,保證了企業穩定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