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亞萍和他們的教學團隊八年來一直在青少年兒童水上運動的領域研究教學,在杭州、湖州有幾家青少年兒童水上運動俱樂部,送孩子來學習的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不安全。2個小時細細聊下來,已經被水上運動所代表的“海洋文化”深深吸引,以至於最後,我覺得我們不是在聊運動,而是在聊孩子的成長比起課堂上的學習,孩子太需要一個 “像模像樣”的成長環境了。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這是Parents父母世界體育運動專題第6篇推文

我們採訪到皮划艇世界冠軍許亞萍,去年參加《奔跑吧,兄弟》的錄製,網友說因爲她的加入,彈幕差點爆掉,許亞萍自此有了“麻辣教練”的稱號。

在國家體育總局附近的一個咖啡廳,我跟“麻辣教練”聊起時下很潮的水上運動。

2個小時細細聊下來,已經被水上運動所代表的“海洋文化”深深吸引,以至於最後,我覺得我們不是在聊運動,而是在聊孩子的成長比起課堂上的學習,孩子太需要一個 “像模像樣”的成長環境了!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從恐懼里長出的自信

“不會游泳,能玩水上運動嗎?會不會不安全?”

許亞萍:可以

“4歲就玩水上運動,會不會太小?”

許亞萍:沒問題

孩子真的能做到嗎?

許亞萍:當然!

許亞萍和他們的教學團隊八年來一直在青少年兒童水上運動的領域研究教學,在杭州、湖州有幾家青少年兒童水上運動俱樂部,送孩子來學習的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不安全。

習慣了在陸地上生活,大多數人對水的第一反應是恐懼,尤其是在戶外水域。

水上運動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失控!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當孩子置身於水中,他面對的是一個看不到邊際的湖,還有流速、水、風、樹,現場處處是恐懼的氛圍。雖然有一隻艇作爲媒介物,但也是漂浮不定的,好像安全?又好像不安全。

水是沒辦法被抓住的,一切在陸地上那些穩固踏實的東西都消失……

“孩子在水裏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自己無法操控的,非常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世界。”許亞萍說,“這跟在室內游泳有着本質的區別,很多本來已經學會游泳的孩子,仍然不敢下水,不是孩子游泳不好,是從來沒有面對過恐懼。”

孩子上水上運動課的第一個動作,練習爬板。很多孩子練上好久,才能成功爬上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面對環境的變化和內心的恐懼,他必須讓自己時刻處於緊張狀態,集中所有精力,操控自己的手、腳、四肢、軀幹——

一次次用盡全力,體力消耗,會讓孩子感覺到心臟累、四肢痠痛、身體麻木……是完成還是放棄,也在時刻考驗孩子的毅力。

很多運動的本質,是把孩子逼到最原始的生存狀態。孩子必須不斷地突破恐懼,突破不可能的事情,突破自己心理上的障礙,才能完成任務。

當一個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被完成,孩子會變得更強大、更自信,這是運動給孩子最大的褒獎。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中國孩子需要冒險精神,探索、勇敢、獨立

女兒幾個月的時候,許亞萍就把她放到水裏,讓她感受平衡,在水裏的時候,船動不動就會晃,女兒很緊張。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等到大一點,許亞萍把女兒抱在懷裏劃;再大一點,她和女兒划雙人艇,一人一個獨立的座位,女兒看得見媽媽,又離開了媽媽;到3歲的時候,女兒已經可以獨立劃小船了。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女兒害怕時,許亞萍會鼓勵女兒:“寶貝你看,你想要去抓魚,你想要去荷花池,你想要去小洞,你必須有獨立操控這個船的能力,才能探索這個大世界,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不讓孩子接觸危險,纔是最大的危險,很多事情不是孩子做不到,是家長不肯放手。”許亞萍說。

我們是一個農耕文化大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更保守,能紮根學習,是一個好孩子必備的標準。我們國家有70%的水域,我們的海洋麪積也不小,但我們缺少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所代表的探索、冒險、創新、勇敢、獨立這些精神,是未來我們的孩子要跟全世界孩子競爭,必不可少的素質。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把孩子放到大自然裏,讓他經歷痛苦、恐懼、折磨,不必經歷這些建立起的自信,都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裏,風一吹就倒掉。

孩子真正的自信必須來自於從哪裏跌倒,從哪裏爬起來。自已面對恐懼和無助,面對心理上的波動。無數次這種經歷,透過運動和自己身體的體悟,來悟出來這些道理。時間長了,孩子一定會是一個落落大方、積極樂觀、勇於挑戰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纔有能力掌舵自己的人生,纔有能力在好奇心驅使下,探索未知事物和無限可能。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責任、集體榮譽感,是孩子身上的稀缺資源

許亞萍參與的那期跑男錄製,幾位明星經過兩天的訓練,要與國內外的十五支名校龍舟隊一起比賽.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圖片 @《奔跑吧》

雖然訓練的過程很“麻辣”,但真正到了比賽那一刻,每位明星都拿出了200%的自己去拼。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圖片 @《奔跑吧》

比賽結束,鼓手王祖藍吼得嗓子沒了:“救命,太感動了”,李晨、陳赫、鄭愷、惠若琪也都紛紛落淚。

隊長鄧超更是抑制不住自責:“我劃失了三槳,劃得太臭了……”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圖片 @《奔跑吧》

如果沒有在一個團隊裏拼過,你可能很難體會,什麼是集體榮譽。

在跑男訓練中,許亞萍反覆跟大家強調:如果累了,不要表現出累的樣子,要用喊來表達出來。如果你有累的表情,隊友會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影響整個隊伍的士氣。在龍舟比賽的進行中,她也叮囑大家,要用“蹬腿”“下腰”這樣的技術動作要領作爲大家鼓勵詞語,鼓勵全組人員,時刻保持全組高昂的競技狀態。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圖片 @《奔跑吧》

1個人比賽拼的是自己,10個人比賽拼的是集體榮辱,是責任心,是擔當,是使命感。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這些重要品質都是最閃光的部分。

許亞萍回憶自己在國家隊訓練的時候,如果哪位運動員因爲生病感冒,不能訓練,首先想到不是休息,而是深深的自責。一個有機會在運動團體裏成長起來的孩子,便有機會在身上培養起這些優秀且稀缺的品質,這樣的孩子有福了!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愛運動的孩子都很自律

每逢暑假,西方的家長就都忙活開了,其他別的可以耽誤一下,運動可不行。

如果說拼學習、拼成績是中國孩子的正面特徵,那麼,在美國、歐洲等地區,拼體育則是全民孩子的共同特點。

歐美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運動隊。一個學生學習好,不見得有那麼多人誇讚,但如果是校隊成員,就會有很多人崇拜。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因爲在西方,已經建立起一種文化,讀書是不可能開後門的,如果一個孩子在讀書的同時,還能堅持一種運動,他可能需要白天上課、下午打工、早上起來去訓練,晚上還要去健身房去練力量。

爲什麼會被人崇拜?因爲這樣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自律、更刻苦、更懂得規則,更刻苦努力地去發展一樣別人沒可能做到的事。這樣的孩子,纔是衆人眼中的“牛娃”,也更容易交到朋友。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在許亞萍指導的兒童水上運動俱樂部,經常有孩子因爲對水上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變得很自律。別的小朋友在玩手機的時候,他們可能在寫作業,別的孩子還在遊戲,他們已經熄燈睡覺了,因爲第二天訓練到晚了,會被教訓和隊友指責。

熱愛運動的孩子,爲了保持自己的運動狀態,在飲食上都會很自律,所有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正面的、積極的。你不用擔心一個愛運動的孩子有手機癮、網癮,因爲運動,已經讓他們上癮。

有很多父母擔心,運動與學習衝突。

事實上,我們從不缺學霸和富有的腦袋,我們缺的是人格健全、靈魂豐滿、身體強大、內心勇敢的孩子。

拿出拼學習的勁兒來拼體育,這樣的孩子後勁十足!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Q1:水上運動就是指皮划艇嗎?

A:這是大多數人的誤解,其實水上運動的項目很多,適合孩子玩的就有兒童皮艇、槳板、賽艇、皮艇球、競技皮艇、海洋舟、槳板瑜伽等。

Q2:孩子多大可以接觸水上運動?

A:一般4歲就可以。孩子一開始接觸水上運動,以啓蒙爲主,可以多讓孩子體驗幾個項目,經過2-3年,有孩子特別喜歡的,在專注玩1-2種。

Q3:水上運動主要是用手臂力量嗎?

A:不是,水上運動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項目,比如在做划船這個動作時,是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背-大臂-前臂-手,共同完成的,整套動作都是在緩慢柔和用力,不會傷到膝蓋。

Q4:水上運動的最大魅力是什麼?

A:水上運動考驗的是孩子的體能、技巧、腦力,還培養孩子冒險、探索、獨立精神和勇氣,會讓孩子看到一個更強大的自己,玩水上運動,孩子會上癮。

Q5:怎麼參與水上運動訓練?

A:全國現在有300多家水上運動俱樂部,可以找到離自己比較近的俱樂部嘗試。

Q6:家庭中如何進行水上運動?

A:水上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國外,一家人帶着帳篷、食物、皮划艇,去野外很享受地度過週末,開啓假期都很常見,期待更多的家庭將水上運動融入到生活中,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這項運動。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跑男”教練許亞萍|拿出拼學習勁兒拼體育,孩子後勁十足

Parents父母世界體育運動專題,往期推薦

羅雪娟,滕海濱,何姿,許亞萍,張丹 |世界冠軍,帶你重新認識運動課

不同年齡適合什麼運動?熱門體育項目一次說清楚

運動如何改造孩子的大腦?被這組圖和數字驚到了

從沒上過補習班,但6年來堅持體育鍛煉,我們收穫了什麼?

只專注一項運動,對孩子的傷害居然這麼大

相關文章